武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国汉
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但也是最薄弱、最难突破的领域。自2013年起,湖北省武汉市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突破“虚拟网络与实体服务、家庭养老与机构上门服务”之间的时空界限,着力打造“虚实互通、家院互融”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家庭养老院”,利用现代通信、传感设备、定位终端、电子地图、可视呼叫、APP等,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养老服务以更加精准化、低成本、标准化的形式配送给老人,赢得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老人五方赞誉。
“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通过线下服务网点提供日间照料、术后康复和短期托养等服务,高效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让老年人在家中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照料、看护支持等服务。通过评估,全市将有3.3万名政府补贴老人、近50万名社会老人享受互联网平台带来的精准优质居家养老服务。
精准切入破题。武汉市自2013年起,探索搭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分类别向老年人发放“一键通”手机20余万部,当年即通过终端配送服务400余万人次。经过三年运行和完善,自2016年起,通过出台“互联网+养老”工作实施方案、建设“互联网+养老”云平台、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不断创新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2018年,通过第三方对比供给和需求矛盾的评估显示,武汉市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融合居家和养老院各自优势,把老人的住家打造成“家庭养老院”,实现从“老人到社区接受服务”到“机构到家中服务老人”的转变。
精心设计模式。按照“点-线-面”不同层面,因地施策,探索构建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构架模式。社区嵌入模式,即在社区建设嵌入式服务网点(面积300平方米左右,设立日间照料室),实现专业机构照料向家庭延伸,重点解决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刚需。中心辐射模式,即在街道建设“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床位在30张以下),充分整合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社区为老服务组织等资源,按照1∶5床位规模,重点延伸发展家庭养老床位,为居家老人提供低偿、有偿养老服务。统分结合模式,即鼓励专业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对接、监管网络平台,统一接受老人需求订单,分发给线下服务商分散对接服务。通过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互联数据,实现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的高效联通,初步实现“养老全方位、服务零距离”。
精致服务落地。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区级统分结合模式信息平台,全市建成社区嵌入模式或中心辐射模式服务网点约300个,实现半径1公里内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区级统分结合平台、54个服务网点,签约各类线下服务商1800个,居家老人需求量最高的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服务能够得到及时、高效回应。2018年,已有54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在40个街道落地,“三助一护”服务应答覆盖率达46%,服务老人由2017年的35万余人次跃升到52万余人次。
精确施策支撑。在供给支撑方面,对新建的社区嵌入、中心辐射式“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按照建设费用50%的标准,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和10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连锁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家(含)以上的同一法人主体,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品牌扶持补贴;对居家养老护理人员按照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在需求支撑方面,推行老年人能力评估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按评估等级对困难老人给予每月100元-800元不等的补贴;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减轻老人及家属护理负担。
精细职能边界。按照“党政主导、社会主体、市场主营、家庭主责、个人主动”的原则,将各类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部接入市、区两级养老信息平台,全程监管。同时,制定《武汉市“互联网+居家养老”设施建设标准(试行)》,统一服务网点的功能设置、选址要求、建筑标准和服务规范,依据服务人次、服务满意度等实行差异化补贴。发挥社会主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举办公益创投大赛等方式,培育壮大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引导社工、志愿者、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挥市场主营作用,发展培育2000余家企业和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强调家庭养老主责,营造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引导老人主动融入社会,鼓励老年人积极贡献余热。
在点、片局部探索的基础上,武汉市通过搭建市、区两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规划建设约300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对应社区、街道、区三个空间层次,根据功能设置、覆盖半径和服务内容,创立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的建设模式,实行数据、服务之间的互联共享,老人坐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养老院的专业服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