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俊 王正玲
正月初八,阴雨绵绵。中午时分,曲阳路街道玉田路430号的“驿站老年食堂”饭菜飘香,热气腾腾,80多个就餐座位的老年食堂坐得满满当当。午饭过后用餐的老人逐渐散去,有一部分老人还留下来继续活动,下棋、打牌、编织、看报、聊天。
老年食堂全年提供早中晚三餐,有各类炒菜、面食及特色点心等,既可堂食,还可外卖,价格实惠,早餐3元以内,午餐或晚餐一荤一素也仅十二三元,与周边饭店相比价格相当“亲民”。“驿站老年食堂”由附近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饮食中心提供助餐服务,不仅食品安全有保证,还充分考虑到老人身体、口味等需求,记者发现,这里有专门为糖尿病老人准备的无糖餐、为吞咽困难的老人准备的软食餐,点滴之间充满了对老人的关爱。驿站站长叶女士告诉记者,来就餐的还不只是老人,在附近工作的清洁工、交警、物业公司职员等都是驿站食堂的“粉丝”。
据了解,玉田路“驿站老年食堂”于2008年2月建成,为曲阳路街道的首家“老年食堂”,目前该街道已建成了4家这样的老年食堂。街道不断探索“十五分钟养老服务综合服务圈”站点布局,推行“离得近、叫得应”的服务模式。“驿站老年食堂”除提供一日三餐外,闲时还作为公共活动的空间,提供休闲活动、服务配送等项目服务。目前,平均每个市民食堂每月提供就餐服务24583人次,休闲活动2305人次,生活服务790人次。这4家“驿站老年食堂”的硬件全部是政府投资,采用第三方日常运营模式,即:街道负责场地建设、设备添置及房屋租金,运营方负责日常运营、人员开支等,自负盈亏,街道每年对运营方进行财务审计,并补贴其部分水电开支,这样既坚持了公益性,又使运营方取得微利,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像曲阳路街道这样的老年食堂在上海越来越多。记者又来到浦东新区“洋泾社区食堂”,一年前这里重新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社区食堂,加宽了取餐通道、加装了取餐通道沿线的固定扶手,餐桌桌腿在居中位置以防止老人绊倒,定制了可根据老人身高调节的椅子靠背……每一个细节都为老年人考虑,精心设计。就餐区的布置、色彩,时尚且温馨, 60个座位每天总是座无虚席。
洋泾街道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洋泾社区食堂定位为“居民家中的小厨房”。社区食堂每天提供午晚餐,周末正常营业,每天有不少于30个品种的菜品供选用。除现场就餐外,社区食堂还为老人提供居民养老送餐服务。目前,社区食堂每天为居家养老送餐量约270份,堂吃量约400份。社区食堂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给予相应的优惠。
在上海,社区为老助餐服务一直广受老人欢迎,在去年上海全市大调研中不少老人期望增加更多的就餐服务网点,希望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社区食堂的实惠饭菜。为此,2019年“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再次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不仅如此,自今年起四年,上海将力推社区助餐点建设,以每年增加200个社区老年助餐点的速度,到2022年实现助餐点数量和服务供给能力“双翻番”,并让“社区助餐服务网络”成为“上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标配。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就餐服务需求,市民政局最近制定了《体球网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四年上海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到2022年,上海市助餐服务点数量,将在现有800余个基础上实现“翻番”,即不少于1600个;助餐服务供给能力,也将在现有日均服务约8万人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即达到日均16万人,从而覆盖该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还将进一步健全“多元主体参与,且送餐到居(村)到户的助餐配送体系”,使之成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基本配置内容。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