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啃下“硬骨头” 筑牢兜底网
——陕西省凤县民政局聚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8-11-14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雷 耀

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因凤凰而得名的陕西省凤县,总人口11万。这样一个山区小县,近日,却迎来中央20多家媒体的关注。“中央媒体聚焦七彩凤县集中采访活动”,旨在展示凤县奋力追赶超越、聚力脱贫攻坚的成效。

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确保小康路上不掉队一户、不漏一人,凤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探索实施“1221”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打出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体球网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要求,围绕解决长期困扰贫困户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重、脱贫难、管护难、隐患大等“老大难”和“硬骨头”问题,凤县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建县脱贫惠民中心,旨在对全县贫困家庭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和托养,最终达到“救治托养一人、解放一个家庭、脱贫一户群众、维护一方和谐”的目的,并将此项工作列为2018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安排县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合力抓好项目的建设和推进。

瞄准特定贫困人群

精准帮扶 聚焦发力

“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医护人员照顾,非常好,还可以给家里减轻负担。”……11月3日,当参加“中央媒体聚焦七彩凤县集中采访活动”的记者走进位于凤县凤州镇邓家台村的凤县脱贫惠民中心,因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已入住中心半年的41岁的赵志军兴奋地向记者讲述入住中心的感受。

“赵志军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凤县民政局局长董凤林告诉记者,“在我县,像他这样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的共有5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人,低保对象174人,农村特困人员47人,享受易肇事肇祸管护以奖代补补贴134人。建中心就是为了救治托养这一部分人,让他们在小康路上不掉队。自今年4月下旬投入运营以来,中心已陆续入住托管贫困户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人。”

为整合全县政策资源,凤县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政局、财政局、卫计局、扶贫办、综治办、残联、宝鸡市康复医院等单位组成的凤县脱贫惠民中心协调议事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机构运转、重大事项决策等事务,整合各类救助保障政策,确保惠民项目健康持续运行。2017年县政府整合资金投资400万元建设脱贫惠民中心,项目占地30亩,建有2800平方米三层大楼一幢,设置床位100张,基本满足全县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救助、供养需求。

“在中心设立宝鸡市康复医院凤县分院,实行双轨并行运行,由市康复医院负责日常业务管理,中心协助做好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托养管护工作。该医院的入驻弥补了凤县无专业精神医疗机构的空白,也减轻了县财政压力,实现互惠共赢。”据凤县脱贫惠民中心主任刘雪林介绍,“目前,中心集中托养人群主要是针对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城市‘三无’集中托养精神障碍患者,对建档立卡精神障碍患者住院休疗,相关费用由县民政局统筹协调解决。”

“建立脱贫惠民中心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社会兜底政策、加快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也是‘政府建设+社会运营’的一个典型案例。”凤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瑞告诉记者,“更是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为全省、全市探索贫困家庭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脱贫提供了探索性经验。”

精准施策兜底保障

突出重点 分类施保

“今年,是凤县精准扶贫的攻坚之年、品质民生的提升之年,我们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落实分类施保和渐退帮扶政策,确保享受低保家庭受益最大化。”董凤林告诉记者,“发挥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作用,部门联动、信息互通,做到精准核对、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今年以来,凤县新纳入农村低保对象423户、979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19万元,保障对象总数达1556户、35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5户、2410人,占低保总人数的67.1%。低保覆盖率从2017年的3.5%提高至5.5%,低保金每人每月增加38元。全县共保障特困供养人员649人,其中,集中供养324人,集中供养率从2017年底的33%提高到48%。今年,累计发放保障资金465万元,确保无人抚养、赡养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对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实施分类施保,增加一定比例的救助金。对低收入家庭中生活困难,靠家庭、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符合临时救助政策的残疾人予以临时救助,对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纳入集中供养。

对因突发事件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挥“救急难”作用,实现“当月申请、当月审批、当月救助”。截至目前,共对473户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74万余元,有效缓解了一批急难家庭的燃眉之急。民政医疗救助对象由低保、特困人员扩大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全覆盖。困难群众在县内医院报销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结算。今年1-9月,共对3683户农村困难患病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22万元,为他们提供了帮助,减轻了负担。

破解制约脱贫瓶颈

凝聚合力 探索创新

截至2017年12月底,凤县共有社会组织49个,工作人员224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凤县民政局研究制定《凤县社会组织党建促脱贫工作实施方案》,安排3个三星级社会组织党组织结对帮扶3个村,各类社会组织针对扶贫济困、技术教育、产业发展、关爱儿童、志愿服务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全县28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结对帮扶52个村,签订帮扶协议395份,结对帮扶贫困户812户,组织开展各类扶贫培训70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援助30次,送医服务19次,助学帮困187人,累计投入资金62.27万元。同时,扎实推进“百家社会组织进百村扶千户”行动,实施“党建+工匠品牌+电商”扶贫模式。凤县已成立农产品工匠品牌网店5家,落实工匠品牌农产品十余种;联系帮扶电商企业5家,签订帮扶收购协议50余户;建成电商扶贫服务站20处,开展专业技术培训30余次;通过工匠品牌提升农产品溢价,带动200余个贫困户增收20余万元,努力将致富收入增得更实。

“除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工作外,我们还创新方式和理念鼓励支持地名标志参与脱贫攻坚,制订《体球网地名标志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将地名标志和地名故事融入到地方名优农产品牌中,提升县域农产品竞争力。”董凤林告诉记者,“目前,凤州大红袍、黄牛铺豆腐、唐藏苹果、留凤关皇菊等地名标志产品已初见雏形。”

据记者了解,凤县还以“爱心扶贫、用行济困、全民文明”理念,积极探索“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模式,通过建立“以奖代补、多劳多得”脱贫正向奖励机制,以扶志、扶智为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运营55家“爱心超市”,接受社会爱心捐赠34.59万元,受益人数10376人,实现扶志与扶智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

为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扶志作用,凤县还通过树立党员示范户、奖励脱贫典型、讲述脱贫故事等形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目前,全县共表彰树立脱贫示范户40户、脱贫典型300余名、扶贫先进个人129名。

“我们将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建设幸福凤县、民政走在前列’为己任,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兜底保障职能,努力构建兜底民生、服务民生、爱心民生、合力民生的‘四位一体’民生保障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坚强的民政力量。”董凤林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11.14)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