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 群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在这个关键节点,有效保障留守和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困难残疾人群体,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今年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进一步呵护留守和困境儿童身心健康
“当前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还存在简单以物质帮扶代替心理抚慰,他们最需要的‘情感陪伴’往往被忽略。”四川省政协委员张荣表示,“三重三轻”目前广泛存在,除重物质帮扶轻心理抚慰外,还存在重短期活动轻长期联系,重资源募集轻优化配置的问题。他建议,政府部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向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倾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
“期待全社会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不断探索建立更多更好的管理模式,让这些孩子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关爱。”湖北省人大代表王芳说。
“童伴计划”在关爱留守儿童“最后一公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省政协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启米翁姆表示,应进一步推广、拓展“童伴计划”,解决留守儿童陪伴问题。
青海省政协常委、中汇国瑞(青海)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认为,应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针对特殊留守儿童还应给予特殊帮助和关怀,如对儿童或其家庭进行低保、特困、医疗及临时救助。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儿童,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侨留守儿童”,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上的贫乏和父母直接关爱的缺失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
浙江省政协常委郭胜华呼吁,社会公益组织、华侨青年志愿者、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参与帮扶行动,甚至担任“侨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给予他们多方面关爱。
在浙江省政协委员金爱武看来,可推广建设“侨杏学堂”“侨留守儿童快乐之家”等“侨留守儿童”关爱基地,以心理辅导和关爱教育为重心,帮助他们健全心理,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处于政策边缘的困境儿童同样得到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上海市政协委员王敏建议加强此类群体以及家庭的社会化、项目化援助。
湖南省政协委员邓建英表示,应成立困境儿童救助机构,建立困境儿童动态档案,将核查落实困境儿童家庭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在助学帮扶、生活帮扶、兜底保障等方面加大综合帮扶力度。
“困境儿童的精神世界同样需要关注,甚至更为重要!”邓建英说,可深入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让爱与温暖滋养他们的心灵。
“期望这个特殊的群体特殊而不特殊化,在给他们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更多地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湖南省娄底市政协委员邓一琳如是说。
大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转移人口的增多,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代表委员们对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关注度颇高。
“缺乏保障的物质生活,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令人堪忧的身体状况是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三个问题。” 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毕善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晴提出,应大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让农村留守老人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江西省人大代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樟坪畲族村党支部书记雷相贵认为,可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捐资、家属付费的模式,在中心村一级设立养老机构,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集中供养,满足山区农村留守和孤寡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应建立起农村留守老人基础服务数据库,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民办养老’新模式。”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提出。
“在农村开老年食堂很有必要。”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说,利用村里闲置的活动场所,以村庄为单位建立老年食堂,不仅可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社交场所。吃饭时,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解闷,一举多得。
河北省人大代表、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幼儿教师杨会芳长期关注空巢老人,她提出将农村空闲土地进行整合建成养老院,由有空闲的留守妇女照看空巢老人,既合理利用土地,又增加了就业。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留守老人权益保障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梁淑琴表示。她建议,在农村牧区广泛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法律进农村牧区,同时对经济困难的留守老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使农村牧区留守老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乐”。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
为了让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
“应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托养服务体系。”安徽省政协委员洪爱敏建议,可参照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帮扶系列,或比照民政部门扶持养老机构按床位补贴政策予以机构建设或租赁资金支持。
河北省政协委员、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苏小云提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减轻1—2级残疾人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在享受医保的同时享有政府给予的更多托底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切实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就业面很窄,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山西省人大代表、长治市光宇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宏提出,应考虑残疾人群体对社会保障需求的特殊性,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和机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代表尤良英认为,全社会都要重视残疾人工作,关心关爱残疾人,不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本报记者 胡 群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在这个关键节点,有效保障留守和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困难残疾人群体,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今年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进一步呵护留守和困境儿童身心健康
“当前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还存在简单以物质帮扶代替心理抚慰,他们最需要的‘情感陪伴’往往被忽略。”四川省政协委员张荣表示,“三重三轻”目前广泛存在,除重物质帮扶轻心理抚慰外,还存在重短期活动轻长期联系,重资源募集轻优化配置的问题。他建议,政府部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向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倾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
“期待全社会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不断探索建立更多更好的管理模式,让这些孩子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关爱。”湖北省人大代表王芳说。
“童伴计划”在关爱留守儿童“最后一公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省政协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启米翁姆表示,应进一步推广、拓展“童伴计划”,解决留守儿童陪伴问题。
青海省政协常委、中汇国瑞(青海)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认为,应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针对特殊留守儿童还应给予特殊帮助和关怀,如对儿童或其家庭进行低保、特困、医疗及临时救助。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儿童,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侨留守儿童”,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上的贫乏和父母直接关爱的缺失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
浙江省政协常委郭胜华呼吁,社会公益组织、华侨青年志愿者、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参与帮扶行动,甚至担任“侨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给予他们多方面关爱。
在浙江省政协委员金爱武看来,可推广建设“侨杏学堂”“侨留守儿童快乐之家”等“侨留守儿童”关爱基地,以心理辅导和关爱教育为重心,帮助他们健全心理,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处于政策边缘的困境儿童同样得到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上海市政协委员王敏建议加强此类群体以及家庭的社会化、项目化援助。
湖南省政协委员邓建英表示,应成立困境儿童救助机构,建立困境儿童动态档案,将核查落实困境儿童家庭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在助学帮扶、生活帮扶、兜底保障等方面加大综合帮扶力度。
“困境儿童的精神世界同样需要关注,甚至更为重要!”邓建英说,可深入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让爱与温暖滋养他们的心灵。
“期望这个特殊的群体特殊而不特殊化,在给他们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更多地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湖南省娄底市政协委员邓一琳如是说。
大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转移人口的增多,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代表委员们对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关注度颇高。
“缺乏保障的物质生活,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令人堪忧的身体状况是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三个问题。” 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毕善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晴提出,应大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让农村留守老人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江西省人大代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樟坪畲族村党支部书记雷相贵认为,可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捐资、家属付费的模式,在中心村一级设立养老机构,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集中供养,满足山区农村留守和孤寡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应建立起农村留守老人基础服务数据库,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民办养老’新模式。”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提出。
“在农村开老年食堂很有必要。”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说,利用村里闲置的活动场所,以村庄为单位建立老年食堂,不仅可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社交场所。吃饭时,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解闷,一举多得。
河北省人大代表、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幼儿教师杨会芳长期关注空巢老人,她提出将农村空闲土地进行整合建成养老院,由有空闲的留守妇女照看空巢老人,既合理利用土地,又增加了就业。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留守老人权益保障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梁淑琴表示。她建议,在农村牧区广泛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法律进农村牧区,同时对经济困难的留守老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使农村牧区留守老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乐”。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
为了让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
“应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托养服务体系。”安徽省政协委员洪爱敏建议,可参照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帮扶系列,或比照民政部门扶持养老机构按床位补贴政策予以机构建设或租赁资金支持。
河北省政协委员、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苏小云提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减轻1-2级残疾人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在享受医保的同时享有政府给予的更多托底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切实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就业面很窄,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山西省人大代表、长治市光宇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宏提出,应考虑残疾人群体对社会保障需求的特殊性,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和机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代表尤良英认为,全社会都要重视残疾人工作,关心关爱残疾人,不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