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为1800万江苏老年人谋高质量幸福晚年

时间:2019-05-09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冯 佳

  老人有什么需求?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堵点难点问题?

  江苏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05.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03%,比全国高5.13%。因此,在发展中,江苏也更早遇到老龄化问题。

  “当前是江苏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我们把老年人晚年生活好不好、满意不满意作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内容由满足温饱型物质需求向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延伸,开展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践,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努力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广大老年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表示。

  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发展导向,18项配套政策实现为老保障全方位

  89岁的蒋爷爷前几年不慎跌断左腿,导致长期卧床,背部、臀部出现褥疮。老人的家人说:“我们不懂护理,医院又不让长住,看着老人家难受,我们干着急没办法。”

  在朋友的介绍下,蒋爷爷来到了泰兴市九久乐护理院。因为长时间的疼痛、孤独,老人性格比较古怪,一直拒绝翻身护理,该院院长徐珍女知道此事后,把其褥疮部位拍下来,让老人自己看,并进一步向老人说明拒绝治疗和护理的利害关系……通过苦口婆心的劝导,老人终于接受治疗。

  半个月后,老人褥疮好了,搀扶着还能下地走两步,因此,老人决定不走了,从护理床位转移到养老床位。泰兴市民政局局长唐晓伟说:“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入住率普遍较高,现在的养老院还可提供智慧养老和一些居家养老服务,很受老人欢迎。”

  目前,江苏省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150万,全省共有养老床位65.2万张,持证养老护理员2.2万人。这就意味着,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不管是入住养老机构,还是在社区和居家享受专业护理,需求与供给都无法满足。

  为此,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护理型床位占比”和“享受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占比”两项指标列为人民生活高质量监测内容,评价结果计入对各地的综合考核,直接与绩效奖励、干部任用挂钩;将护理型床位建设、老年人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颐养社区建设等纳入地方个性化考核指标体系;将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作为必须配备到位的基本服务设施,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江苏省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比例由2015年的30%,提高到2018年底的54.12%。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我们理解,新时代的‘探路’就是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前列,包括养老服务在内。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全省老年人也对幸福晚年寄予厚望。因此,我们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医养融合发展、金融支持等方面先后出台18项配套政策,形成涵盖各方、相互衔接的支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细化举措。”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表示,江苏省委、省政府还从老人最需要、最急迫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民生小事抓起,“十二五”以来,省政府每年都将养老服务有关内容纳入民生实事,设置2-3个具体指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人大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地方综合性养老服务法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省政府先后在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老年人照顾服务等方面出台7项政策文件,顶层设计更加完善。2014年和2018年,省政府分别召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暨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现场推进会,具体部署养老服务工作。江苏养老工作实现了全方位政策保障。

  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万余处养老设施实现服务布局立体化

  “有什么事我就给日间照料中心打电话,他们能送饭、洗澡、按摩等。孩子出远门不放心,我就去那里住,离家近,孩子安心,我也觉得方便。”常州市金坛区文荟苑小区的李奶奶所夸赞的日间照料中心是桑榆堂日间照料中心,既是日间照料中心,又具有嵌入式养老机构功能。护理部主任唐美兰介绍,无论日托还是长住,这里的老人都能享受医护康养等各项服务,附近社区老人也可享受中心提供的24小时居家照护、紧急救助等上门服务。

  城市街道建有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有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或助餐点;农村乡镇级建有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行政村有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然村有农村幸福小院。功能齐全、层级分明的常州立体养老设施布局也是江苏养老体系建设的缩影。在江苏,老人可以根据不同身体情况、经济条件、生活需求,就近自愿到相关养老服务单位,选择相应的养老服务。

  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共有2375家养老机构、167家护理院。建成1.93万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13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094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省本级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各县(市、区)均建成1个以上虚拟养老院。同时,江苏还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紧密的医养结合关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无锡、徐州、常州、南通、苏州、扬州等地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为了让老人更近、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养老服务,在养老设施建设时,全省所有设区市均编制实施了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按照人均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并建立完善新建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的“四同步”机制。2018年,全省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划拨用地共129宗,总面积3816亩。

  让全社会参与推动高质量发展,200多亿元投入实现为老服务多元化

  “江苏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层次性与多样性。我们大力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并形成了家庭、政府、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沙维伟表示,江苏省一方面不断提高兜底标准,另一方面在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上下功夫。

  江苏省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或就近居住,出台家庭养老支持系列政策举措。开展适宜养老住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为老年人家庭进行生活设施无障碍改造,对于有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进行生活设施无障碍改造的,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全省已建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116个。

  政府部门切实履行“保基本”职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就医、福利、教育、维权等服务。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平均标准分别为15938元/年、12378元/年,共发放养老服务、护理补贴9.26亿元,惠及121万人。

  江苏省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打破品牌连锁、举办人奖励、产权转让赠予等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制度瓶颈,引导养老服务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在全国率先统一公办、民办,内资、外资设立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标准。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开展养老服务,在土地使用性质、规划审核、消防审验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采取一次性奖补的方式,支持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连续6年举办江苏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科学引导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建成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1家、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5家、省级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6家。

  此外,养老人才培养也特别受江苏重视,在省内8所院校开设老年管理与服务等相关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超过2000人;累计免费培训养老护理员4.5万余人次;对具备国家养老护理员资质的给予一次性补贴;南京、无锡、徐州、淮安等地还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3万-6万元的入职奖励金。

  目前,江苏省共有养老床位65.2万张,其中,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达42.9万张,占65.8%。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发放养老服务、护理补贴14.33亿元,高龄津贴70亿元。“十三五”前3年,省级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超过24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过5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发放健康养老行业政策性贷款超过10亿元,全省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超过240亿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5.9)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