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瑶
江苏省南京市是长三角地区的特大城市,户籍人口697万,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6.8万,占总人口的21%;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9.65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南京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这样一座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面临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带来的挑战,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显著,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
如何有效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如何填补供需“沟壑”?南京市探寻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大城市养老”破局之道。
用地难、用地贵?
养老服务设施已成小区标配
近年来,南京市进入寸土寸金时代,特别是核心城区,养老用地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资源十分匮乏。
为破解这一困境,《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制定出台,明确养老公共配套设施与住房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确保新建小区养老设施建设落实到位。2017年至2018年,全市共规划新增养老服务设施面积125万平方米,预计增加养老床位约3万张。此外,南京市提出“两无偿一优先”发展养老设施,即40%以上社区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公建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运营,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用房“优先”用于养老设施。
目前,全市共有42万多平方米社区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占社区用房总面积40.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为100%;进驻社区开展养老服务的养老组织从2012年的96个,发展到目前1211个。
根据《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到2020年,南京每个基层社区服务中心都将设置一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全覆盖,在全市打造“15分钟为老服务便民圈”。
“一床难求”?
老人在家也可享受专业服务
大城市养老难的突出表现之一是“一床难求”。由于高龄、失能、失智、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城区养老机构床位供给产生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影响,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在家里养老。但失能、失智老人在家如何实现有质量的养老呢?
2017年,南京市创新推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按照普通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由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的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家庭床位,并建立家庭养老床位综合运营补贴及评估机制。将养老机构的床位设到老人家庭,养老机构通过“互联网+”链接居家老人,实时掌握老人动态和生理指标。
家住鼓楼区祖师庵4号的蒋奶奶率先尝试这一服务后就被“救了一命”。2018年10月的一天,她不慎从床上跌落,智能床垫及时报警,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调用智能摄像头看见老人趴在地上起不来,15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化解了险情。“对于在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而言,这一服务无疑是‘雪中送炭’”。鼓楼区瀚瑞老年人服务中心负责人梁飞说。
家庭养老床位既满足了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又有效节约了养老机构的床位空间和运营成本。目前,全市已发展家庭养老床位3150张。
对于有长期护理需求的家庭而言,“喘息服务”是“及时雨”,也是刚性需求。汤小霞是一位癌症患者,为了照顾80多岁的失智老伴杨大爷,她已身心俱疲,急需喘息的空间和时间。像汤小霞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南京市探索养老机构对老人家庭的专业支持路径,对由家属长期照护的重度失能老人,每年由政府购买养老机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15天的免费照护,让家属得到适当喘息。目前,南京市符合申请“喘息服务”条件的约有1000人,已有200多个家庭享受到了政府埋单的“喘息服务”。
不通过购买,老人也可在家享受互助养老服务。陈阿姨是一名养老服务志愿者,她每天到刘奶奶家服务两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陈阿姨还帮老人做好午饭、收拾屋子,给80多岁的两位老人解决了最棘手的难题。陈阿姨每天工作的这两个小时,都会被记在她“时间银行”的存折里。在她60周岁后,需要别人提供帮助时,就可用原先存储的时间进行兑换,实现互助养老。
目前,南京市正开发完善全市统一通存通兑的“时间银行”信息系统,加强“时间银行”规范化建设,全市1.5万名“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志愿者直接服务2.9万名老人。
养老人才紧缺?
高素质从业人员数量已成倍增长
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养老服务行业“招人难、留人难”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养老人才紧缺问题更加突出。
近年来,南京市出台一系列“拴心留人”举措,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南京对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一次性给予3万元-5万元“入职补贴”,对所有工作满1年的养老从业人员,每月给予100元-800元“岗位补贴”,并纳入“积分落户”条件。市属高校开设养老行业经营管理、老人照护等方面专业班次,民政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老年服务专业学历教育,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储备。建立养老服务褒奖机制,常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优秀者可获市级劳模、“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目前,全市有养老服务专业人员961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员工比2012年增加2.4倍,73.4%的从业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高级以上证书的197人,比2012年增加33倍。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呈现“数量大幅增加,素质全面提升、结构持续优化”的显著特征。
担心服务品质?
养老服务满意度达87%
老年人不仅关心如何养老,同时还关注能否获得质量好且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
2018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南京市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若干意见》,在养老床位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深化医养结合、养老院“适老化”加装电梯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突破性政策举措。据南京市社科院民意调查中心“万人问卷”最新调查,养老服务满意度达到87%。
从2012年开始,南京市10个部门共同推进医养结合工作,逐步形成“养老机构办医疗、医疗机构办养老、两类机构签协议”医养结合模式,并实现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养老院医疗护理医保支付全覆盖。同时将医养结合模式重点向社区居家养老和上门护理延伸。近两年,全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从105家增加到198家,养老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5%。
专业铸就品质。南京市推动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制定《南京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将养老机构分为5个等级,规定4A级以上的养老机构必须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化,出台《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试行)》,对老年人服务分级分类管理,评估人员持证上岗,受评估老人占比达20%。
高品质养老服务离不开监管助力。2018年,南京成立全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对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实施动态监测、综合监管。建立“凡补必评、凡服务必评、凡评必挂钩”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加强养老服务组织的过程监管。在推进“互联网+”养老中,社区助餐、家庭养老等服务试点刷二维码、刷指纹,实现养老服务质量监管“前端有评估、中端有比对、末端有记录”,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此外,为给养老服务业增添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有效满足大城市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旺盛养老需求,南京市大力撬动社会资源,深入推进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提高运营效率,鼓励家政企业、餐饮公司、物业公司等市场组织转型从事养老,明确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不低于50%,用于促进社会力量发展的养老资金不少于总资金的40%,满足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供需对接,引导消费市场,助推养老产业良性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