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旭
30年前,数十封来自海峡对岸的寻亲信被送到浙江省舟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现舟山市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由于收件地址不准确,这些信件成了无法投递的“死信”,一个名叫王建富的年轻人承担了“破译”地址的任务。
30年后,已经成为国内地名圈响当当人物的王建富,在工作之余经常到校园、图书馆、社区为大家讲解地名知识,每周还撰写一篇普及地名文化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地名、热爱家乡。
30年来,为了收集地名信息,王建富跑了近600个岛屿,拍了数以万计的照片,整理了数百万字的地名信息资料,这让他对地名的认识也从最初的“名字、代号”逐渐上升到“文化、精神”层面。
自己谈及的地名,一定要实地勘查
1989年,即将大学毕业的王建富为了写论文,选择到舟山实习,出生在浙西山区的他,在此之前从没去过海岛,更没想过自己今后的日子将与海岛和地名为伴。
当时,地名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久,相关业务刚刚移交给民政部门,非常需要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地理专业的王建富一毕业就通过双向选择到了舟山市民政局。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勤奋好学,参加工作几个月后,王建富就开始承担地图调绘工作。他告诉记者,所谓调绘,就是把地面上实际存在的东西在图纸上标识清楚。比如,补充地名、单位名,以及一些新路、小路、住宅区名称等。
过去,由于没有卫星影像,再加上交通不便,调绘工作基本靠“走”。王建富告诉记者,风吹、日晒、雨淋在调绘工作中是家常便饭。为了获取尽可能丰富、精确的地名信息,王建富经常带着地图走街串巷,对地名和单位名逐个核对、修改,虽然辛苦,但对他尽快了解、熟悉舟山起到了很大作用。
无论地图还是地名资料,一般情况下,都是逐级向上提供基础资料,但在舟山却是反向的,县、区地图不仅要以市里为蓝本,很多基础数据也由市里提供。究其原因,王建富的调绘比县、区更精细,收集的资料也更详实。
舟山有大小岛屿上千个,做地名工作少不了出海考察,这个过程既辛苦又危险。王建富去海岛考察一般都是租用小渔船,风大浪急导致晕船不说,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船只突然失去动力才是最危险的。到达小岛后,同行人员往往都抓紧时间上岸休息,王建富却总要乘船绕岛一周,仔细观察记录后再上岛。
为研究古代海防设施烽火台与地名的关系,王建富翻山越岭逐个搜寻烽火台遗迹,在茅草丛、荆棘丛出没穿行的他经常被刮得到处是伤。因此,每次外出考察,王建富的包里除相机、卷尺等记录、测量工具外,砍刀、园艺剪、工兵铲也成为他的必备工具。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起初因好奇而与王建富同行的人没有能坚持三次以上的,但这些困难在王建富看来都不值一提。他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凡是自己谈及的地名,一定要到实地勘查。“从事地名工作如果没有现场勘查,就无法确认地理实体与地名的真正关联,就无法记录图片,更无法确认准确位置。”王建富说。
老百姓觉得方便,地名工作才算做好了
谈起这些年地名工作的体会,王建富深感:地名工作与老百姓又近又远。之所以说近,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地名,比如收发快递、交通出行等。之所以说远,主要在于地名文化是地名语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以及地名所指代地方的地域文化,这方面公众接触较少。
从2001年开始,王建富在舟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当了15年主任。在任期间,他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地名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要看上级交办的任务是否完成,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于老百姓使用是否方便,如果在使用中没有困难,那就可以说地名工作做好了。
舟山市老城区门牌几十年未更换,破损、缺漏现象严重;住宅小区使用的楼牌为搪瓷质,在海岛潮湿气候条件下容易锈蚀,且有脱落的安全隐患;农村一些地方没有门牌,工商执照、房产证等法定证件无法落实到具体地址;有的地方几十户使用同一个门牌,居民生活诸多不便……
每次发现问题,王建富总是及时向上级汇报,由市里动员全体居委会、村委会干部开展门楼现状调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国家标准更新老城区门牌、街路牌,特别是全面设置农村居民门牌,并对一号多户的进行分号,极大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交往。
地名的形成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地名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情感寄托。在王建富看来,地名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轻易更改地名。
但出于推广特色旅游资源等目的,改地名一度成为热潮。在舟山也有人提议把市名改为普陀山市,并撤销定海区和普陀区,对于这些提议,王建富总是通过科学分析和考证加以说服。他觉得,就算因城市建设需要不得不更改地名,也要通过地名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办理证件变更,免除证件工本费,尽可能减少因地名变更给居民带来的损失与不便。
“要做好地名命名、地名标牌、新地名宣传推广,以及每个事关百姓生活的细节,不让大家因地名问题影响出行,影响经济与社会交往。”王建富说。
在机遇与挑战中突破自我
王建富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40多岁时,他甚至考虑过转行。对于这个念头,王建富表示,一方面地名工作虽然细碎、繁杂,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人员、经费没有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受自身能力所限,每天重复事务性工作,找不到突破瓶颈的办法,因此非常苦恼。就在这时,一项任务落到王建富肩上。
2010年,王建富受邀参加《中国海岛志》的编纂,担任浙江卷第一册、第二册副主编。虽然根据机构改革方案,2009年之后海岛地名管理职能已由民政部门划归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但舟山市民政局从大局出发,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在局领导的支持下,王建富将日常工作托付给年轻同事,全身心投入志书的编纂。
为了方便工作,王建富收集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单位放一套,家里放一套,家人和同事经常看到他把几十本书同时铺开相互印证。由于编纂工作组成员提交的稿件体例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王建富还要对近50%的稿件进行改写、重写或补写,工作量之浩繁超乎想象,不仅平时每天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从未间断。经过一年半的奋战,王建富带领工作组初步完成了约280万字,100多幅地图、图表的撰稿任务,并收集、整理、补拍了数千幅的海岛照片。
2012年,《中国海岛志》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等级,特别是浙江卷第一册、第二册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地图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2014年,“中国海岛志编纂项目”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王建富成为该项目中唯一一个海洋系统之外的获奖人员。
尽管《中国海岛志》的编纂让王建富历尽千辛万苦,但他也获益良多,既增长了知识,又积累了资料,他觉得自己对地名工作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层次,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正在向他招手。
自2010年以来,王建富以《中国海岛志》编纂过程中积累的资料为基础,撰写并出版了个人论文集《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坐标》,编著了《舟山群岛史话》《群岛老街巷记忆》《海上丝绸之路浙江段地名考释》《地载海山 名志千岛——海岛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舟山群岛新旧地名录》等专著,先后被评为舟山市第五、第六、第七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资深拔尖人才,舟山市宣传文化系统第二批“五个一批”人才,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和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
把地名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体球网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规范地名管理,保护地名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地名唤起更多人对家乡的记忆和热爱?如何将地名中蕴含的各种文化更好地挖掘出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王建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2015年,不到50岁的王建富辞去地名办主任的行政职务,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地名文化的研究和普及中。
王建富的研究与专家学者有所不同,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他更加侧重于地名文化普及,让更多人通过地名故事了解过去的生活状态、社会的发展进程。他表示,《明朝那些事儿》对自己启发很大。“我们的地理、历史知识都不应该是死板的,一定要将这些知识变成鲜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传播。”
从那时起,王建富一有机会就通过舟山当地的媒体平台讲述地名故事。随着自媒体的异军突起,舟山广电邀请王建富在微信公众号以专栏的形式每周刊发一篇与地名文化有关的文章,双方一拍即合。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文稿撰写、照片拍摄……王建富开始在这块地名文化普及的试验田里辛勤耕作。
“在微信平台普及地名知识,漂亮的图片也很重要。”王建富边说边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的作品。在他看来,做地名文化普及不仅要注重文献考证,还要注重实地考察和相关图片的积累。
“我实地考察时都带着照相机,往往天没亮就出发,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等待理想的光线。”王建富告诉记者,之所以对光线要求很高,是因为地名文化普及要想让群众喜闻乐见,选用的照片不仅要体现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特征,还要尽可能具有美感。
经过几年深耕细作,王建富的地名文化专栏已经拥有稳定的读者群,阅读量从最初的单篇几百次,到目前每期文章都在3000次左右。
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建富表示,除了继续开展地名文化普及工作,他还计划以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在浙江省范围内培养一支地名图录典志编纂人才队伍,为地名事业发展再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