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技高护健康 情真暖人心——吉林省颐乐构建医、康、养、护四位一体运行体制

时间:2018-06-22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孙彦川

在开业不到两年的吉林省颐乐康复中心(以下简称颐乐),工作人员以朴实的职业精神悉心服务着每一位老人。而老人的言行也时时感动着他们,甚至很多患有认知症的老人虽然忘记了自己叫什么、家住何处,也看不懂报纸,听不懂问候,却能记住照顾他们的护理员。

百般用心塑环境 千般爱心献老人

有位老人刚来的时候,10分钟内按了20次呼叫铃,还假摔、半夜喊救命。“这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不适应。”社工于海洋说,通过心理疏导等措施,消除了老人的不安心理。

在颐乐,每个房间都有个小阳台,老人们称之为“小阳光房”。楼内配备了全自动座式洗浴机器和全自动仰卧式洗浴,失能老人也能舒舒服服地洗澡。

除了换鞋套、认真洗手、定期体检,老人的床上用品、衣物和便器也要定期进行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机器消毒,老人的内衣由护理员手洗……为预防院内感染,颐乐武装到了牙齿。

颐乐还很在意老人的生活品质,给老人办生日会、化装舞会,还给老人拍婚纱照,贴在照片墙上。

“这是小鸡,这是兔子。”每天下午,社工都会拿着图片耐心地教患有认知症的老人,不断强化老人的认知能力。

孙碧荣老人的衣服破了,天气突然转冷黄爷爷没有冬鞋,家人来不及送,护理员就从家里带。老人需要棉垫,护理员就动手给做。

真心实意换来了爱护惦记。

“春节期间,我做了个胆囊炎手术。回来后,患有认知症的姜爷爷说‘苏茜,你有21天没来了。’一天不差。”苏茜高兴地说。

有时候,儿女来看望,碰到老人和护理员说话,会插上两句话,老人还会不高兴地说:“别打岔。”

有位家属说:“这里的员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他们不可能虐待老人。”

老人和护理员就是彼此的亲人、朋友。

每次有老人故去,护理员都会很难过,以致社工要及时为他们做心理疏导。

练就火眼金睛,响应快如疾风

一天晚上,护理员查房时发现明爷爷表情不对劲,一摸身体发热,呼叫医生检查后,通过绿色通道将明爷爷送往协作医院,第一时间安排手术,将已经出现了肠坏死症状的老人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这样的反应速度,全是练出来的。晚上老年人的血压低、血流慢,是犯病的高危时段,于是颐乐规定每晚各楼层都要有两名护理员值班,不允许睡觉。医生、护士、护理员要随身带着步话机,以免因手机信号不好耽误急救。

为提高护理专业化水平,颐乐鼓励临床护理专业毕业的人员从事护理员工作,并给他们远高于非护理专业护理员的待遇。

“我们定期开展考核。发现短板,马上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加强培训。”苏茜说。现如今,怎么样护理切开气管、下鼻饲的老人,颐乐都有专业的护理操作流程。

颐乐是吉林省民政厅重点打造的失能、患有认知症、半失能老人专业养护示范基地,是医、康、养、护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龙头示范单位。面对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生理和心理需求,颐乐已经打造出医和养相互介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依托、共同负责的运行机制。

截至今年5月底,颐乐共收养了211名老人,平均年龄79岁,其中失能老人154人,患有认知症老人36人,占总人数的90%。

根据老人的评估结果及其功能状态,颐乐为其开发了器械体操、口腔体操等个性化的预防性康复项目,并采取渐进式改进的办法避免老人产生厌烦心理。

一年多来,中心下属康复医院为老人开展预防性康复训练1万余人次。

拿出绣花功夫 救回病危老人

“他这怕是要得血栓!”

2017年10月23日早上8点,护理员查房时突然发现赵爷爷行动有些迟缓,细看发现鼻唇沟歪了。护理员立即为其测血压,并告知医生。做完头部CT检查,在与住养担保人取得一致意见后,颐乐联系急救车将其转至省人民医院进行溶栓治疗。医生说:“幸亏发现及时来得早,错过溶栓时间,就得偏瘫了。”

给失能患有认知症老人喂药怎么避免出错?除了医院常见的“三查七对”制度,颐乐规定由护士喂老人服药,还建立了护士接药不喂药,喂药不接药的交叉检查规矩。

为了贯彻中心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中心主任李艳梅要求所有员工参加护理员的岗前技能培训,而且带头参与了护理实践,“领导如果不懂怎样护理,就难以及时指导、监督下属。”

运营近两年的时间里,颐乐承担了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全省1500名养老机构负责人开展了专业培训;为全省350名养老护理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98%通过了国家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

年轻时在影视界颇有名气的演员吕阿姨刚从某三甲医院转到颐乐的时候,背后的压疮达到3度,肉眼可见骨膜,医院为其下了病危通知书,说“不可治愈”。然而,颐乐康复医院的于淑华院长和护士们却不肯放弃,他们拿出绣花功夫一次次为其清创、换药,并寻觅良方,为其配药,这一坚持就是几个月。渐渐地,吕阿姨的压疮基本愈合了,只留下个小疤痕。

“当时,我们每次换药得带着好几层医用口罩。换完药一开门满走廊都是异味,衣服上也都是味道。”于淑华回忆。

遭遇烫伤却做不起植皮手术的徐爷爷,经颐乐医护人员的治疗也完全康复了。

颐养天年是每个老年人最美好的期盼,如今在颐乐,一切皆有可能。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6.22)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