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祝 闯
“要先把寻亲甄别这事看透,拿准了受助人员的心理,找到甄别的裉节儿(关键),问的话要能打动他的心灵,接下来就好办了……”谈到救助寻亲工作,操着天津口音的闫世威侃侃而谈且头头是道。
闫世威,今年58岁,是天津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站内安置教育科负责受助人员的寻亲甄别工作。作为有着21年党龄、31年救助工作经验的资深民政人,他已连续多年被评为站、处、局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并且每年都会收到十几封(面)表扬信和锦旗。
能得到同事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以及众多受助人员亲属的深情谢意,这让人不禁要问,他是如何把救助寻亲服务做到这个境界的呢?闫世威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给出了答案。
缘起——
一个遗憾,坚定了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
在救助管理工作中,把自愿接受救助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称之为受助人员。自从在天津市救助管理站负责救助寻亲工作以来,闫世威已经帮助4000多名受助人员找到了亲人,而这就意味着4000多个家庭得以团圆。
这个成绩对于一个在平凡的救助岗位工作的民政人而言,的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能够做出这样不凡的成绩,闫世威在工作中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但同时,在他的心底始终有一股力量在推着他向前进。这股力量源于早年工作时的一个遗憾。
1987年,闫世威入职在当时的收容所工作,风华正茂的他跟着师傅负责审查、核实服务对象的身份。当时,电话和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核实服务对象身份的唯一方法就是书信,向服务对象家乡政府发函核实其身份,核实成功就可以顺利送返,否则不予离开。
“那时,我和师傅的服务对象中有一个老大爷,他看上去挺正常的,但就是所提供的身份信息无法核实。”闫世威回忆道,“我们几次按照老大爷所说的地址信息发信件问询,但回信都说查无此人。”因为没有核实身份,直到最后那位老大爷也没能回成家。
“怎么就解决不了呢。”老大爷没有回成家的遗憾,闫世威的内心有着些许的自责。他经常扪心自问,如果当时自己有着更加高超的甄别本领,如果有更多途径可以核实身份,或许结果就会截然相反。也就是从那时起,闫世威坚定了锤炼甄别本领的信念,不为别的,只为帮那些受助人员早日与亲人团聚。
锤炼——
在与受助人员海聊中练就“听声辨位”好耳力
不当光说不练的假把式,闫世威说做就做。通过向师傅请教和自己分析思考,他决定先从耳力练起。殊不知,在寻亲甄别工作中,耳力是指通过听方言、辨口音,从而确定受助人员所属的大致地域。这是最实用的基本功,也是最难练就的真本领。
起初,为了迫使自己练耳力,上班时闫世威一有时间就去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受助人员沟通交流,下班后就反复揣摩方言特点、发音方式,并进行模仿,让家人和同事听像不像。每隔一段时间还会专门向老师傅们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闫世威听方言、辨口音的本领运用得越来越娴熟。如今,只要受助人员开口讲方言,他就能迅速地判断出此人的家乡地域。
2011年,天津市救助管理站曾救助过一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妇女,当工作人员问那位妇女怎么来到天津的,她回答道:“村里有个老陈把我领出来的,领出来之后把我给办(ban二声)了。” 就在旁人听了都疑惑不解的时候,闫世威当场斩钉截铁地说:“她应该是安徽人。”因为在闫世威的记忆里“办(ban二声)了”是安徽的方言,是被抛弃、扔了的意思。顺着这个线索,大家很快就帮这位妇女找到了家。
精进——
重拾“望闻问切”基本功,提炼“听查寻辨”新方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03年天津市救助管理站正式成立,闫世威开始在寻亲甄别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久而久之,他发现要想发挥救助管理站的更大效能,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寻亲甄别方法,可以让更多的工作人员掌握、运用。
萌生了寻找寻亲甄别方法的念头,闫世威想起了曾经在师傅那里学习的审查技巧——“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观察受助人员的外貌身材长相衣着神志等情况;“闻”是听方言、辨口音;“问”是询问受助人员的基本情况、外出原因等;“切”则是在分析辨别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
鉴于单有“望闻问切”的审查技巧还无法满足当前救助管理工作的需要,于是闫世威一边实践,一边探索新的方法。面对受助人员中的聋哑人或智力障碍患者,不能用言语沟通,他就从其外貌身材长相,种族特征和生活习惯等入手。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地方史记,了解了历史上种族的迁徙、流放及姓氏演变等知识,总结出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的经验式知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适用于一般性。例如,纯正东北人的体型特征是肩窄、单眼皮、尖下颌;山西人的体型特征是肩宽、腰宽;内蒙古人脸色发红;山东德州、兖州一带男子大多络腮胡子;青岛人多瓜子脸等等。
经过几年的归纳总结,闫世威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又创新了口音辨别、种族辨别、历史辨别、地理辨别、生活习惯辨别、携带物品辨别等多种更加适应当前救助管理工作的寻亲甄别方法。正是有了这些寻亲甄别的新方法,为日后天津市提高甄别成功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闫世威创新的甄别方法更加简单高效,但在他看来,“这些方法还是要结合‘望闻问切’的基本功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实践——
用准确的话题化解受助者心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望闻问切”“听查寻辨”的甄别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实用,在救助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一试便知。
2013年,天穆派出所民警送来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据民警介绍,该男子一直坐在派出所门口,问什么都不说。闫世威看到小伙子第一眼就发现他表现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上前打了个招呼,小伙子确实一声不吭。
一旁的民警催促办理救助手续,闫世威端详了一阵,对民警说:“先别着急安排进站救助,我再问问。”见小伙子衣着还算得体,闫世威坐到小伙子身旁,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这委屈大了?”
“可不,他们都不让我回家!”“谁不让你回家?”“我爸爸妈妈把门锁了不让我回家!”“那你找派出所啊?”“派出所也不让我回家!”“哪个派出所不让你回家?”“天穆派出所!”“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晓宁!”……
一句话挑开了心结,一通快问快答得知了小伙子的身份信息。原来,这名小伙子年近三十,因为贪玩整天不务正业,父母恨铁不成钢一气之下把他锁在了门外,小伙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这才有了之后的事情。
“小伙子衣着得体看着像个正常人,这个时候就得用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他可能遇到的困难,看到小伙子一脸愁容闭口不言,直觉告诉我他肯定有一肚子委屈。”闫世威解释说,“先把受助人员遇到的难事看透,问话要拿准,用你的话触碰他的心结,这才是问询甄别的关键所在。”
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先安排进站,之后再甄别呢?闫世威说:“面对这样的准受助人员,我们不建议直接安排进站,因为其有思想负担,如果不及时化解,进站之后很容易继续装聋作哑,反而甄别的难度更大。”
回眸——
对受助人员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
已帮助4000多人找到亲人,闫世威“望闻问切”“听查寻辨”的甄别方法成功实践的案例不胜枚举。面对成绩和荣誉,闫世威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把成绩作为基石,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近两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大寻亲甄别力度,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引进了微信平台、网络平台、交通广播和DNA采集、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新的寻亲技术与闫世威“望闻问切”“听查寻辨”的甄别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衔接,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提升,大大提高了天津市救助寻亲甄别的成功率,这也使得天津市受助人员的滞留人数出现了负增长。
如今,依然坚持在救助寻亲一线的闫世威常以“以情寻家,让爱回家”的座右铭鞭策自己,督促自己每次服务受助人员都要尽全力。因为在他看来,从事这份工作之初就担负了一份责任,责任里有受助人员家人的期盼,还有党和政府的信任。
“将心比心,受助人员也都是爹娘的心头肉,我会对所服务的受助人员负责到底,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寻找亲人,不再让遗憾重演……”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