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旭
“把肢残患者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这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康复工程学院院长方新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
从教27年,方新始终希望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假肢装配只是技术手段,最终目标是让服务对象更好生活、融入社会。
在方新看来,当好一名民政教师离不开信念、情怀以及全身心投入,而这正是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不可或缺的品质。
一切从零开始
方新大学的专业是机械制造,他告诉记者,过去国内没有假肢矫形专业,不少从业人员都是学机械的。1991年,他研究生毕业后正好赶上中德两国政府在湖北武汉共同筹建“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机缘巧合让他成为该校的一名老师,自此在民政教育战线一干就是27年。
由于学校刚刚组建,国内相关学科体系不健全,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最初几年,方新既在学校当老师,又下工厂当学徒,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30%的时间在培训别人,剩下70%的时间都在接受培训。”
1995年,根据合作项目安排,包括方新在内的几名重点培养对象被派往德国进修,主攻假肢装配技术。在他看来,该合作项目对国内假肢矫形康复行业发展意义非凡,结束了长期以来有经验无理论,专业教育不系统的状况,通过引入现代假肢矫形理念,推进了国内相关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22个月后,方新学成回国,这时他对假肢矫形技术及相关专业教学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没多久,根据上级要求,假肢学校要迁离武汉。在搬家整理时,方新看到有的同学对教材和一些珍贵的外国文献资料不够爱护,连扔带甩打包装箱,这让他非常恼火,把那几个学生严厉批评了一顿,田红亮就是其中之一。
田红亮1999年毕业,目前在内蒙古荣誉军人肢残康复中心工作,在校期间方新是他的班主任。在他的印象中,方新为人低调,性格温和,那次对他们发火是极少见的。
“我上学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假肢专业教材,翻译教材数量也不多,上一届用完的书都要留给下一届接着用,因此学校要求大家爱护教材。”田红亮告诉记者,他们的专业课书籍都是从德文版翻译过来的,为避免理解偏差,方新授课前都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反复研究、斟酌、消化,再以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花了不少心血。
从湖北武汉到河北三河,1997年9月,原来的假肢学校整体并入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前身),成为一个院系。当时的新校址还是一片荒凉之地,这种感觉就像国内假肢矫形专业教学领域的空白,但正是这种无拘无束为方新的教育理念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把服务对象请进课堂
“最初干工作主要是挣钱养家,还谈不到什么情怀。”方新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他在六七年间陆续跑了很多地方,一方面给不少假肢、矫形器装配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看到一些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对自己内心触动很大。
在山东临沂一个村,方新看到有的残疾人没有下肢,只能在地上爬,有的残疾人家中没有劳动力,勉强用木棍、竹筒绑在断肢上支撑着身体干农活。那一刻,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这些人的意义。
如何让假肢成为肢残者身体的一部分,既穿着舒适,又易拆装、不松动?由于假肢都是标准化机械部件,但肢残人士的身体情况各异,提高固定假肢与断肢的“接受腔”制作水平,就是这个专业要教给学生们的。
用方新的话说,假肢生产企业提供的是“弹药”,学生毕业后是冲在服务一线的,服务对象不仅对产品质量有要求,更对服务质量有要求,包括言语、行为是否让服务对象感到温暖,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心理慰藉。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方新大胆提出“把服务对象请进课堂”。在他看来,在学校里学生如果只面对老师,不接触服务对象,就无法真正认识这个专业的价值。老师要将服务理念传递给学生,简单说教肯定不行,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感悟、有体验,才能实现精神的升华。
对于方新的想法,有人觉得没必要,可以用其他简便方式替代,有人明确反对,认为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利于校园管理。但这些都没能阻挡方新改革教学方式的决心。他坚信,民政工作必须接触民政对象,假肢装配教学也必须让学生与服务对象面对面。
问题接踵而至,由于行动不便,愿意参与课堂教学的残疾人并不多,来回来去就那几个人,时间长了,他们开始应付事,为了减少工作时间,进行假肢装配实操时也不说学生哪里做得有问题,更不提建议,这让方新很头疼。
“之所以请服务对象到课堂,就是需要他们对学生的装配效果提供真实反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方新进一步提出拓展课堂教学,与有需要的地方残联等机构合作,把学生带出去,为残疾人装配假肢。由于这些服务对象都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学生操作有一点问题,服务对象都会立即指出,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来自服务对象的一句肯定,比老师苦口婆心说半天还管用。”方新认为,作为假肢矫形专业的老师,就是要通过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教学,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根植在学生心中,进而帮助更多残疾人改变生活的轨迹。
27年如一日,内心觉得“值”
对于目前国内假肢矫形专业水平,方新表示,尽管在机械部件制造、专业教育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临床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曾经有位患者选用了比较高档的假肢,企业进行装配后,患者却不满意,企业认为“接受腔”制作没有任何问题,患者到处投诉,双方搞得很不愉快。无奈之下,企业找方新寻求技术支持。
在对“接受腔”和患者断肢仔细分析后,方新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就转换了一种沟通方式。他先和患者聊天,耐心倾听他的感受,并再次进行装配,还耐心嘱咐了使用时的发力技巧,没想到患者非常满意。
这次经历让方新进一步认识到,假肢装配的核心是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不仅是肢体感受,更重要的是心理感受。要多与服务对象交流,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全面考虑功能需要和心理需要。比如,有些残疾人生活在城市,有些生活在农村,有些站立时间长,有些坐着时间长,有些患者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佩戴矫形器,这就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以及对各种地面的适应性,虽然以现有技术也无法完全适配,但在提供服务时必须考虑周全,这就是服务意识。
在方新看来,伴随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假肢矫形康复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不能局限在装配技术,而要定位于如何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
近两年,由于协助学院领导进行管理,方新课堂教学时间少了,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
以假肢矫形康复专业为例,每学期都有专门的“教学周”,短则一两周,长则三四周,组织学生外出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服务。有些老师对此有不同看法,觉得会影响日常教学任务的完成。方新的态度很明确,“老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完成讲课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学到真东西。”
让方新倍感欣慰的是,这些年,在国内、国际多项假肢矫形职业技能竞赛中,他的学生接连取得优异成绩。
27年,方新的学生就像一粒粒饱含养分的种子,把假肢矫形康复的专业精神、为民情怀播撒到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27年,每当方新想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残疾服务对象、对于学生、对于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值!”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