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天真 通讯员 阮梦勤 禹贤柱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秉持“制度+”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提升民生工程社会救助工作水平。为此,笔者深入庐阳区,感受“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带来的创新改变。
今年1月,家住庐阳区林店街道菱湖社区的老杨,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就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诊断患有脑出血、高血压三期。住院期间,个人自付部分64397.55元。出院后,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在庐阳区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上得知了老杨的情况,立即开展入户走访,在确定老杨需要救助后,政府及时帮忙解决医药费并帮老杨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上申请了救助。同时告诉老杨,现在民政内部相关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只需提供一次救助材料,就可以申请低保、医疗救助、重大特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相关救助,不需要多次提供材料来申请。6月,老杨就领到了医疗救助金2万元、重特大病救助金9759元;7月领到了临时救助金3680元;9月开始领取低保金,1户3人每月614元,大大缓解了老杨家的经济压力。一说起来,老杨就连声地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和帮助,也感谢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像老杨一样,受益于庐阳区“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的困难群众还有很多。
2017年6月,该区启动了“庐阳特困群体数据库”,由区民政局牵头,通过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将全区社会救助信息和救助数据整合进同一个数据库中,建立起困难群体“大数据”,实现“数据一次采集,信息分级共享”,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精准识别提供了数据和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接,实现了最低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同时,启用了“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将8个单位43项救助资源全部纳入,与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合肥市“一站式”城乡医疗救助平台、合肥市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贯通相连,实现了多个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极大地简化了工作程序,缩短了核对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的准确率,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智慧化管理夯实了基础。
“谢谢党的好政策,谢谢民生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要不然我们这些人都不敢看病,非常感谢。”大杨镇十张村低保户老张说,自己患冠心病十余年,9月又被查出食管癌,医生说要进行手术和持续服药才能维持生命,所有积蓄都用完了。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即上门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后将老张患病期间的相关材料收齐带回社区,上报大杨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镇工作人员核查后,将材料装订、公示并报区社会救助中心,根据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给予其医疗救助金2144元,这对于一个低保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秉承“全区一盘棋”工作思维,该区努力构建“8+1”社会救助制度框架,“8”指最低生活保障等8项救助制度,“1”指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出“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新模式。庐阳区创新工作方式,打造工作品牌,将工作重点放在指导辖区乡镇(街道)结合各自特点与优势,引导支持成立参与社会救助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入外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在具体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领域创新性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努力打造“一乡镇一特色,一街道一品牌”。海棠街道办事处建立了“三合一”社会救助体系,将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救助资金有效融合,形成一股合力,强有力地保障了“救急难”工作;四里河街道办事处开创了“V爱·救急”项目,通过“在路上”“建联盟”“行救助”“助基金”和“救急难”五大模块,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救助工作;逍遥津街道打造“至善逍遥津”项目,标志着“政府+社会+社工+志愿者”的社会救助新模式揭开面纱;杏林街道开创了“助坐标”项目,依托“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窗口,在嵌入式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模式的基础上,以专业社会组织为驻点,以网格信息覆盖为平台,建立动态需求调查体系,给予求助者物质与精神救助。
同时,该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低保无纸化网上审批工作,通过低保信息系统受理、审核、审批低保对象。这是社会救助转变业务管理方式、规范操作、强化监督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庐阳区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该区已于8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无纸化网上审批工作,并在全市推广成功经验,帮助提高低保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困难群众“少跑路、不跑路”。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