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合并“留守困境流浪”三类儿童 整合“兜底维权保护”三种力量
钦州市两个“三合一”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局

时间:2019-01-3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通讯员 李炜霞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民政牵头,联合司法、公安、教育等部门和团市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建立起两个“三合一”工作机制,将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三种对象“三合一”,把民政兜底救助、妇联等成员单位维权教育、社工义工关爱帮扶三股力量“三合一”,着力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局。

关爱保护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目前,钦州市有农村留守儿童29700多名,约占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的3%。农村留守儿童厌学、辍学、自我封闭、监护缺失、生活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安全问题已成各级政府亟须妥善解决的突出问题。

为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有效、有力、有序开展,钦州市各级政府把健全关爱保护体系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人大常委会列入2018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进行跟踪检查,市民政局联合团市委、妇联、教育等部门进行广泛深入的专题调研和对各县(区)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重心下移,对工作调研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紧盯不放,着力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发展地方经济、创造返乡就业机会、减少留守儿童等问题。

完善关爱保护工作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领导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建立两个“三合一”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关爱保护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控辍保学制度,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和“三级联动”防护网络,压实政府、部门、学校、家长控辍保学责任。创新涉案未成年人帮扶机制。市救助管理站联合钦南区检察院实施“灵动海豚”流浪未成年人和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涉案未成年人、部分未成年被伤害人和证人以及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疏导、行为矫治、个案跟踪和家庭监护培训教育等服务,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截至目前,项目共为31组问题少年、7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个案服务,共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74人次。

强化关爱保护体系建设

钦州市多渠道筹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费1390多万元,用于乡村少年宫建设及运转、“儿童之家”运转、留守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儿童福利设施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经费项目。

目前,民政部门挂牌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5个;教育部门建成使用农村寄宿制中小学121所,入住留守儿童5145人。全市所有行政村(居)配备1名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45个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站,450个村(居)民委员会创建“儿童之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指导中心10个,80多个派出所的民警聘任为辖区学校法制副校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完成信息录入、数据更新、审核报送、汇总分析等工作,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电子信息台账。

加快部门资源整合

在钦州市政府主导下,民政、司法等部门和团市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力,29721名登记在册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监护,6573名辍学儿童回归课堂。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辍学人数由241人下降至0人,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办公室文件通报精神,钦州市控辍保学工作排在全区前列。

此外,市民政局联合市妇联,通过政府购买社工专业服务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关爱保护工作,提供农村留守儿童监护责任监督、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专业服务,形成了全社会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局面。

落实关爱保护救助政策

采取农村特困供养、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方式,帮助2913名农村困境留守儿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通过教育救助方式,资助19108名农村困境留守儿童寄宿生活费补助2290多万元,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儿童享受免保教费资助。整合保险、应急救助及慈善援助等资源,形成农村困境儿童医疗保障合力,落实医疗康复保障。加大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创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符合落户条件的农民工,帮助其本人及家属落户;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农民工,通过实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满足其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通过这些措施,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和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减少儿童留守问题。

钦州市还注重加强各级党政干部、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切实履行相关法律责任。市民政局利用“网眼看钦州”网络宣传品牌,开展了“网眼看未保”专题活动,发动和引导全社会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31)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