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通讯员 常俊卓
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深圳市民政局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呼就应”机制,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用实际行动让每一名遇到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帮助。
异乡享关爱
“我是一名从甘肃来到深圳务工的听力障碍人士,现在交不起房租,因为疫情也回不了家……”3月17日上午,生活陷入困境的温先生在“深圳民政”微信公众号上的求助留言,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请您提供一下联系方式,相关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工作人员回复的同时,把他的求助信息转发到深圳市民政局“疫情期间群众紧急求助信息处理工作群”。
“温先生听力不好,只能用手机短信沟通。当天16时左右获知他的住址后,罗湖区民政局立即与街道对接,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慰问,18时便见到了温先生。”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陈姝桦介绍,上门慰问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文字与温先生沟通。经过交流了解到,因为家庭矛盾,温先生从去年离家来到深圳一家工厂务工,之后因生病花光所有积蓄,目前没有工作和收入,生活难以为继。
“我们核实了温先生的残疾人证,也了解到他近期一直没有工作,生活很困难。本着应助尽助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为他发放了1000元的急难临时救助金,希望帮他渡过难关。”陈姝桦说,当天22时,温先生就收到了工作人员转来的1000元临时救助金,让孤身一人在深圳的温先生感受到了来自异乡的关怀与温暖。“我本来只是想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泄一下情绪,没想到工作人员当天就上门来看望我,给我提供了救助金,这就是深圳的速度和温度!”温先生说。
微信“群”守护
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更及时地解决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诉求,市民政局建立了“疫情期间群众紧急求助信息处理工作群”,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瑛担任“群主”,市民政局领导、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各区民政局局长都是“群友”。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留言及其他方式留下的求助信息,都会在群里即时发布,各单位根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要求,在30分钟内回应求助信息,24小时内完成求助信息处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每一位困难群众。
在畅通求助渠道,全天候听取解决群众诉求的同时,深圳市民政局还推出多项临时救助措施,帮助群众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据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因医学隔离、居家隔离、延迟复工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人员;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因突发急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或个人,都可以申请救助金、物品等临时救助。户籍居民可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非户籍居民可向居住地或急难发生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熊瑛表示,深圳民政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情怀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基本权益作为第一要务。疫情期间,深圳民政系统时刻关注群众安危冷暖,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坚持“万无一失”的标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民政服务不打折、民政保障不间断,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圳有爱”再升级
“我们被隔离了,宝宝需要的尿不湿不够用了怎么办”“我是一名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现在家里的孩子急需奶粉”……为实现疫情防控和关爱帮扶双重保障,深圳市民政局发起了“深守护·民暖心”防疫关爱项目,助力社区开展陪伴关爱,并根据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以下简称“三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居家需要发放“圳有爱”暖心包。3月13日项目正式启动后,首批“圳有爱”暖心包已送达全市80多个社区,为近200户困难群众送去了关爱物资。
“圳有爱”暖心包活动开展以来,深圳民政部门陆续接到来自“三区”特殊困难群众尤其是老人、儿童等特殊且急迫的需求。为精准聚焦困难群众需求,市民政局在开展首批“圳有爱”暖心包的基础上,针对“三区”困境儿童和老人等群体的需求给予特别响应。3月17日,一名协助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在外支援防疫工作,家中孩子急需奶粉无法购买。接到需求后,市民政局工作组迅速响应,第一时间采买所需物资,对“圳有爱”暖心包进行了个性化定制升级。18日,物资采购到货,工作人员快速装箱,将特殊关爱包送抵群众家中,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圳有爱”暖心包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3月18日,深圳市鹏瑞公益基金会捐助100万元增设“圳有爱”特殊关爱包,对一线抗疫人员进行慰问。深圳市社会捐助中心、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联动20余家爱心机构,募集爱心物资逾12万件,款物合计210余万元。据介绍,深圳市将继续深入开展“圳有爱”暖心包活动,并根据“三区”实际情况以及特殊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调整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