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红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保障房社区是南京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安置房等最集中的地区,共有99栋、32151套高层住宅,总人口14万,其中户籍人口3万、外来常住人口11万。为解决社区环境脏乱差,破坏公物、宠物扰民、酗酒滋事频发等突出问题,雨花台区以党建定方向、以服务激活力、以“三治”促融合,探索出一条保障房社区系统治理的创新路径,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定”并举
着力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力
以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为引领,统一思想、管好大局、把准方向。
新思想举旗定向。坚持把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保障房社区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重要内容,实时跟进学习总书记体球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新要求。组建80人的“百姓名嘴”宣讲队,采用“南京白局”、小快板、短视频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相关精神。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站”等特色活动310余场次,服务周边居民超过17000人次。
强堡垒把向定标。坚持“拆迁不拆党组织”,发挥原党组织在亲缘、地缘上的纽带作用,把党组织覆盖作为提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拓展建立邻里党小组,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邻里党小组”四级架构。建成网格党支部35个、邻里党小组58个,覆盖片区所有楼栋。
严制度把脉定效。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依托道路运输、维修驾培、快递等行业系统,分领域组建党建联盟,凝聚外来务工党员。争取工作单位支持,完善月对接、季座谈、年会商等共建联建制度,实现在职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全面、常态、有效覆盖。
四项工程
着力提升社区为民服务能力
突出赋权赋能,强保障、强支撑,让社区说话有底气、治理有手段、服务有能力。
实施赋能减负工程。街道层面制订《党建引领保障房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加强政策指导。建立社区“两委”片区职数动态调配、工作人员片区按需流动等制度,将政务综管系统接入党群服务中心,实行10个全科窗口“一窗受理”。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一律取消考核评比纸质台账,专项清理一票否决事项。
实施阵地保障工程。选取位置优、条件好的场所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超1800平方米、每百户均超过30平方米。拓展“初心体验馆”“初见知旅共同体”等6个红色教育基地,利用物业闲置公共场所等,增设17个邻里中心,形成集党建展示、组织生活、政务服务、实境体验、数字互动为一体的“15分钟服务圈”“30分钟党性教育圈”。
实施资金支持工程。明确街道党建经费每年增幅不低于10%,社区党建经费以原有基础的2倍列支。实施“20+X”资金分配模式,在保障20万元基准数的基础上对社区实行差异化补贴。
实施人才建设工程。从现有社区负责人中优选一批,从军转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中培养一批,从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中下派一批,配强社区“领雁”队伍。推行社区工作者与街道行政人员统责统管、同工同酬、共考共评,激励社区工作者扎根社区、履职担当。注重招募党员、热心居民担任志愿者,通过“微创投”进行动态对接、双向认领,精准投放志愿服务资源,凝聚68支超1000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物业“红管家”、邻里和谐“搭把手”、障碍人士服务中心、关爱高龄老人的“爱心敲门”等30余个志愿服务品牌。
“三治”协同
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
注重抓关键人、抓关键事、抓关键治,提升治理实效。
党建领治。健全书记党建项目“立题、解题、结题”闭环,将社区治理的难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年初收集助老、帮困、为小等需求清单,通过社区党员大会票选确定项目实施计划;年中坚持节点化、责任化,定期组织调度、观摩、展示;年底开展“为民服务先锋项目”评比,发挥“抓住一个人、示范一班人、带动一群人”的牵引效应,培育“微商+”、红色集结号、“书香平治”等一批党建品牌,有效化解电动车停车难、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协商共治。搭建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邻里党小组、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美丽家园议事会”,创设“5+N”议事模式,引导带动居民共议共商身边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开辟“民生在线”专栏,及时公开决策决议,拓展意见收集渠道。组织居民代表对社区共建单位进行年终评议与反馈,助推物业管理、社区治理质量跃升。
教育促治。联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结对办学共32班次,先后开讲100余场,超3万人次学生家长进讲堂。注重发挥家教家风作用,将建设“理想教育小镇”作为着力点,通过开办“向善家长学校”,搭建“家长沙龙”“家教论坛”等平台,培养了一批“超级家长”,让他们成为家庭的“领航员”、政策的“宣传员”、治理的“骨干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