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让孩子们找到属于他们真正的家』
——六安市社会福利院探索教养康一体化模式

时间:2019-07-0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苏天真

  当下,福利院收养的儿童90%以上为脑瘫或重病患儿,尽管有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但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和心理创伤,导致孤弃儿童自我认同感低、社会适应能力差,成长过程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针对普遍存在的短板,安徽省六安市社会福利院自去年以来,以“一路同行·成长护航”社工服务项目为平台,积极探索“1+1”社工服务模式,营造“类家庭”环境,为孤弃儿童提供稳定的情感庇护,提升孤弃儿童的归属感。这一教养康一体化模式效果究竟如何?记者深入其中进行了探访。

  建立评估机制,探索“1+1”服务模式

  “阿爸、阿妈,我……我爱你!”正在康复训练的小慧(化名)见到记者一行,激动得手舞足蹈,打着手势,大声说着。

  随行的社工师滕光霞告诉记者,12岁的小慧是个脑瘫患儿,伴有大腿外展困难,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肢体协调能力差,发音困难,渴望他人的关注认同,但情绪易起伏,面对困难挫折时,缺乏耐心,以发脾气、摔东西来发泄愤怒。社工刚介入的前几天,她很排斥滕光霞的关爱帮助,送给她水果,她一脸不屑地扔一边,给她扎头发,她把头发揉搓成鸡窝状。通过几天的交往,滕光霞发现这孩子特别喜欢音乐,就有意识地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来调动情绪,缓解她的压力。小慧逐渐轻松起来。时间一长,她逐渐接纳了滕光霞。在前几天的生日送蛋糕活动中,她笑容满面地将第一块蛋糕送给了滕光霞,这足以说明,通过三个多月一对一精准帮扶,社工师的努力是成功的。

  六安市社会福利院针对孤弃儿童情感关爱、学业指导、职业规划需求等,自去年起,以“一路同行·成长护航”社工服务项目为平台,实施“1+1”社工服务模式,即院内16名社工师分别与16名孤弃儿童结成一对一爱心帮扶。结对帮扶前,社工通过医疗结果的鉴定,与护理员交流、与服务对象沟通等方式,形成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兴趣爱好及当前困境的完整档案,结成“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通过耐心倾听、讲故事、亲子接触(回应微笑、牵手、拥抱、亲亲等),满足服务对象的微心愿,辅助完成特教康复引导目标、给予持续长久性的情感支撑,疏导情绪,解决生活困难。

  滕光霞介绍:“一年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目标达成后,再进行总结性评估,对实用、有效的做法进行推广,对未达到既定目标的案例调整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福利院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心理成长特点,以爱抚、按摩、拥抱等接触性方式,融入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开设抛接球、堆积木、画画、串珠、故事会等教学和活动课,将康复训练由被动转为主动。借助平行杠杆、助行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矫正。与此同时,开设特色手工训练班,通过手工刺绣、串珠、制作丝网花、点钻画和水彩涂色等课程,增强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

  营造“类家庭”环境,促进教养康整合

  为我们打开房门的脑瘫儿童东东(化名)满脸笑容地说:“叔叔好!阿姨好!”“东东在打扫卫生啊,真勤快!晚上开班会让张老师表扬你噢!”院长汪波涛怜爱地抚摸着东东的头,孩子乖巧地依偎在院长的怀中。

  为营造更适应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生活环境,六安市社会福利院在儿童生活区,设置迷你之家,有家的生活设施、环境布局、色彩搭配等,探索“类家庭”养育模式,即由护理员承担父母角色,与2 — 4名儿童组成一个家庭,“妈妈”负责照顾学习教育、康复训练等,构建父(母)子依恋关系,帮助孤弃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今年48岁的孙敏(化名),是首批爱心妈妈。她的“类家庭”有两男、两女,最大的是一名13岁的脑瘫患儿,最小的小彩(化名)今年才5岁,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

  每天早上7点,孙敏把早餐做好后叫孩子们起床。9点30分,把孩子们送到特教班学习,下午4点30分接孩子们回“家”。“周末我们会带着孩子一起唱歌、做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里,快乐成长。”孙敏说,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会记录在他们的成长手册上。

  汪波涛介绍,目前在“类家庭”生活的孩子,以唐氏综合征、脑瘫、癫痫等智力低下儿童居多。“类家庭”生活帮残疾孩子建立亲情关系,情感世界更完整,身心更健康。“小彩进步很快,从不会走、不会说,到现在基本能用肢体语言表达简单想法,走路的平衡性也越来越稳。能‘呀呀’地发音,还会用动作让‘妈妈’坐着歇会儿。”

  “一年来,‘1+1’社工服务模式和‘类家庭’环境,从最初的7人9户发展到现在的16人20户,孩子增加到49名(共计78人次),今年6月准备扩大范围。将困境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纳入收养范围,让孩子们找到属于他们真正的家,愿阳光与我们同行,爱心与我们同在。”汪波涛欣慰地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7.5)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