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当依靠田地生存的农民身份发生转变,成为居民、进入社区,他们的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将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
2020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出台《体球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广海安市雅周镇兴雅社区农村集中安置区治理的成功经验,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
村民变居民后的安居乐业
“家里原有三间旧瓦房,拆迁后,不但拿到了121平方米的安置房,还获得10万元补偿款。”兴雅社区特困人员老刘高兴地说,“不花一分钱,住上新房,装修之后还有结余!”
像老刘这样搬入新型农村社区,身份从“村民”变成“居民”的不在少数,据统计,南通市共有新型农村社区336个,总人口约406.6万人。
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打破了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地域、宗族、产业架构,重塑了乡村人际关系,催生了新的农村社区治理格局;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管理机制不畅、文化认同不足、社区服务短缺、物业管理缺位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点?
据南通市民政局局长汤雄介绍,该市出台的《体球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坚持“基层首创、南通特色”,立足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大着力点,用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治理内容、治理平台、治理力量、治理方式改革,探索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南通样板。
作为南通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兴雅社区在成立之初便因地制宜探索“3+1”社区治理体系。
“2015年,兴雅社区建立,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的‘3+1’社区治理体系。3+1即社区、小区、网格以及公共空间。”兴雅社区党委书记尤兴彪介绍道。
社区党建亮旗帜,“党委+居委”紧密合作,开展“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活动,建立社区党员认岗定责制度,党员每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不少于25个小时。
小区做活“微自治”,“支部+邻里”通力合作,开展“五微六有”居民小组“微自治”,即围绕微单元、微力量、微平台、微服务、微机制要求,实现有平台、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有特色、有标识。
网格以协商见成效,“网格+楼栋”上下贯通,针对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发挥自治功能,如通过居民大会制定慈善资金救助标准、邀请居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对社区低保建档立卡户进行评审等,有效化解矛盾。
公共空间“自治+共治”为社区赋能,构建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管理以及自媒体信息平台的一体化社区共治平台。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组建支部网、物业网、业主网、党建联盟网,实现网上互联互通。
送到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危机之时伸援手,关爱老人似亲人。”在雅周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面挂在墙上的锦旗,背后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2020年9月的一天,70多岁的丁老太太在服务中心和老伙伴们打完牌,骑上电动车准备回家,刚走没两步就觉得身体不适,忙往回折返。没等回到服务中心,丁老太太猛地咳出一口鲜血,倒在了地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老人见状,赶忙上前搀扶。其中一位老人是退休医生,为丁老太太进行急救,之后工作人员把她送进医院。
“幸亏送医及时,医生说晚到一步,老太太的命就救不回来了。”雅周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姜旭红回忆道。雅周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扎根社区的十多个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之一,采用“政府搭台+社会力量运营”的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娱乐休闲、健康养生、医疗助浴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每天能服务老人200余人次。
南通市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提高新型农村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其中居民服务和活动空间不低于70%。“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时,我们考虑到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农村熟人社会的交际习惯,在集中居住区规划设置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南通市民政局副局长沈华说。
丁老太太所在的兴雅社区是海安市最大的农村居民安置社区,入住居民从不同村易地搬迁而来。刚搬来的时候,装修作业噪声刺耳,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破坏绿化栽葱种菜,见缝插针打谷晒粮,安置区属地管不了,居民户籍所在村又管不到,社区陷入混乱状态。
而如今,南通市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不同特色需求,因地制宜配套农具存放、作物晾晒、红白喜事集中办理点、电瓶车集中充电桩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把贴心的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宜业宜居的理想家园
在“村民变居民”过程中,就业难、增收难是突出问题。“村民们很多年龄偏大,缺乏工作技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尤兴彪说。
如何促就业、助增收、保稳定?兴雅社区摸索出“社区联合企业,社区联建合作社,社区联系居民”横向联建方式,实现共建、共享、共发展,让居民获得劳动收入。
政府建立雅周工业园,适龄居民能就近打工;雅周农业园优先录用社区居民参与种植养殖,入园工作的老年居民每天可获得超过100元的收入;社区设立了公益性岗位,录用部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各渠道分流实现了社区居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近年来,兴雅社区共帮助年龄偏大尚有劳动能力的360多位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月收入均在2000元左右。
在提高了“硬实力”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及时跟进。
“社区里建了文明大舞台,每个月排两次节目,定期搞活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等政策精神被编排进节目里,潜移默化融入了村民日常的文化生活中。”尤兴彪指着社区里的“文化中心”介绍道。兴雅社区引导、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培养文化骨干,培育优秀团队。建立老区书画院和老区艺术团,扶持卢艺兰戏曲文化演出队,培植“四季家园”主持表演服务团体等,在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实现社区居民的价值认同。
此外,利用社区资源建设居民文化活动场所。开辟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引入“幸福蓝海”影院,同时建立特色文化碑、墙、廊、园,使社区居民向美、向善蔚然成风。在社区内建设了居民道德教育的文化墙、民主法制教育的法制文化园,楼道公益文化小品达78处。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