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 娜
他,是一名不拿工资的居委会“两委”委员,72岁的他仍像一团火似的活跃在社区一线。她,是一名中级社工师,50岁的她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守候着社区这个“大家”。她,是社区里的一名普通工作者,31岁的她在岗位上既感受过生命诞生的喜悦,也感受过失独家庭的痛苦……
7月12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海淀区老、中、青三代社区工作者。他们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谈奉献、说人生、话理想,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社区的巨大变化,讲述了基层社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动人故事,讲述了他们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
满身煤灰又拖着两条沉重的腿
一份坚持,见证居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的众多社区中,西木楼社区是基础设施最匮乏的一个。2014年,300多家住户的供暖还是传统蜂窝煤搬进居民楼的模式。
回想起几年前这些居民的艰难日子,43岁的社区工作者纪春兰感慨万分,“每到寒冬,我都要挨家挨户给居民发放蜂窝煤,遇到那些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的,我就跟卖煤师傅一起把煤块搬运到他们家里,再三嘱托好燃煤安全等事宜后才能放心回家。”从早忙到晚的纪春兰,经常是满身煤灰又拖着两条沉重的腿。
居民们一家老小和黑黑的蜂窝煤挤在一起度过漫漫寒冬,纪春兰和其他社区居干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社区取暖’的难题,在北京市2016年推动‘农村无煤化’改造进程中得以彻底解决。”纪春兰高兴地回忆道,改造工程启动后,她与同事加班加点,一户一壁挂炉、一户一电表,将“煤改气”和“煤改电”项目在半年内一并落实到位。为平房居民安装电暖气107台,为楼房住户安装煤气壁挂炉222台……两项惠民工程最终落地后,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感谢,纪春兰激动地落了泪。
“凡事只有真心付出和全心投入,才能收获真情和真意!那一刻我很满足,因为我亲眼、亲身见证了居民生活发生的日新月异的改变!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没有丰厚的收入和显赫的社会地位,但是我们有默默拿脚步丈量社区角角落落的真实感,更有用心倾听孤寡弱小的职业荣誉感!”纪春兰说。
三次身份“转变”成为压在肩上的重任
一颗红心,守住社区这个大宅院
2012年,29岁的刘乃嘉以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身份来到香山街道北炮社区。那时的她是一名居委会委员,为居民开各种证明、办理老年优待证等成为她平日的主要工作。2015年,32岁的刘乃嘉担任居委会副主任一职,身份的转变,让她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2019年,36岁的刘乃嘉成为社区党委副书记,身份的再一次转变,使她更加懂得社区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
在刘乃嘉看来,社区工作者应扮演“使能者”的角色。“使能者——使谁能?能做什么?答案是使社区居民能。这就要靠社区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社区居民自身潜力,促使他们发生有效改变。”刘乃嘉说。
居住在北炮社区的李大爷,因长年独居性格有些孤僻,既不参加社区任何活动,也不关心社区事务。为此,刘乃嘉没少往李大爷家里跑。了解到老人喜欢书法,刘乃嘉便试着鼓励老人参加由社区志愿者开办的书法班。一开始,李大爷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吃了闭门羹的刘乃馨坚持不懈地做老人工作,几次下来,老人终于答应到教室和大家一起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叔叔时他开朗多了,看着印在他脸上的笑容,我心里特别欣慰。”刘乃馨开心地回忆道。
“大家小官,播撒着大爱小情。情在左,爱在右。我沉醉其中,十分愉悦,无比自豪。我愿意始终用一颗红心,守住社区这个大宅院!”刘乃馨坚定地说。
把工作热情渗透到一张张A4纸
一个载体,将社区和居民间的桥梁越拓越宽
身材微胖、说话风趣的辛雨,是中关村街道白塔庵社区居委会副主任。2015年7月,他以新人社工的身份来到社区后,得到了居委会“叔叔阿姨”的格外“关照”。
琐碎而平凡的社区工作,首先触动辛雨的却是一张张A4纸。“每次组织居民活动前,‘叔叔阿姨’都要花费半天在社区里张贴通知,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早就渗透到了那一张张A4纸里。”辛雨感慨道。
辛雨在社区的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白塔庵社区是一个刚刚合并的老旧小区。固有的社区界限,使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不小的障碍。工作人员挖空心思地开展活动,参加的居民却寥寥无几。几经思考后,辛雨提议给社区组建居民微信群。四年来,“微信群”从建立之初的20个人,慢慢发展到了8个各类群组,600余名居民加入其中。“我们还在2016年拥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如今,推送阅读量达4万余人次。”辛雨骄傲地说,“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已成为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桥正越拓越宽。”
指着自己身穿的工作服,辛雨一字一顿地念着上面的名字“中关村全科社工”。辛雨解释道:“全科是什么,全科就是全能、全知、全会。这三个‘全’,意味着身上的担子会压得更重。而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分子。有人说苦,有人说累,有人还想退出。但我认为,全科社工,不仅是一个岗位,它更是一个荣誉。”
辛雨坦言,其实有时候他也很愧疚,除热爱的社区工作,家里还有等着他陪伴的父母,还有盼着他回家的妻子,还有黏着他叫爸爸的孩子……“时代楷模黄文秀用她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对贫困群众的初心,而我们在岁月静好的今天又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其实,当我选择了社工这个行业时,8小时内外的界限就早已模糊。”
不拿工资的社区“两委”委员
一团火焰,他始终觉得自己没有老
在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72岁的马志胜可是一个红人。他是社区“爱心有你互助社”社长、社区“合唱团”“民乐团”“话剧团”团长,最重要的是,他在2014年被居民选举为居委会委员,是社区和居民的连心桥。
2009年,离开工作岗位的老马曾十分向往退休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终于能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了!”可是刚一回家,老伴就动员他到社区做志愿者。于是,他先后成为治安巡逻员、楼门长、居民代表,成为社区党委委员和居委会委员。
头衔多了、担子重了,老马的退休生活比上班时更忙了。血压高、血脂高的他,还是椎间盘突出和风湿关节炎患者,忙碌一天回到家后动都动不得。为此,老伴也没少埋怨他。“你心里还有家吗?干脆住居委会得了。”“你一分钱不挣,比上班还忙,图啥?”好在老伴是刀子嘴、豆腐心,什么活儿都不用他干。“说也怪了,只要我一到居委会、活动站,和这帮老哥们、老姐妹一起,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又活蹦乱跳了。”老马“嘿嘿”一笑。
让老马高兴的是,他在社区治理方面也给社区做出不小贡献。曾几何时,社区公共绿地被部分居民占用,有的种菜、有的栽花,甚至有人围上栏杆搭起瓜架,种种乱象在社区内造成极坏影响。物业出面不管用,居委会书记便找到老马,让他发挥群众委员的作用去做这部分居民的工作。老马一方面让物业做出“一视同仁”的承诺,一方面到居民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这些居民被他的诚心感动,主动拆除了违建,小区绿化顺利推进。
“现在啊,我们社区里绿草茵茵、鲜花艳艳,环境越来越优美啦!”老马高兴地说,“别看我今年已经72岁了,但我始终觉得自己没老。对社会来讲,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