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卫霞
为全面加强乡村地名建设,今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民政局根据“乡村著名行动”部署要求,锚定任务目标,强化联动机制,突出关键环节,夯实工作基础,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扎实做好乡村道路命名、地名标志设置等基础性工作,全面发挥地名的文化价值和“名片”作用,探索建立“互联网+地名+农产品+电商+寄递物流”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以乡村地名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淮阳区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乡村著名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印发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区民政局邀请地名专家与地名信息采集员组建专业工作队伍,负责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地名信息采集等工作,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
规范命名设标,筑牢服务基础
为规范地名管理,淮阳区民政局建立地名命名、更名、备案等工作机制,规范地名命名申请、审批、备案、公告等各环节流程,明确加强前置管理,确保乡村道路建设与地名命名同步落实。聘请专家与专业技术人员,围绕有地无名、多地重名、不规范地名等,对地名标志汉语拼音拼写不规范、字迹模糊、路牌损坏和部分路段未命名设标等问题进行整改,科学规范乡村地名标志设置、更新、维护。对新设乡村门牌、路牌、巷牌及地名特色标志牌等赋予智慧“二维码”,用于展示地名信息、地名文化,推介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链接民生服务事项办理指引等。逐步建立融合现代化乡村出行导航、快递进村、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地名标志体系。
传承地名文化,赓续历史文脉
淮阳区民政局组织本地史志、地名文化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工作专班,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评估、论证和审核,确认并申报临蔡镇、鲁台镇2个“千年古镇”,紫荆台村、五谷台村等7个“千年古村落”,以及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30余处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与河南省地图院达成合作,推动地名工作与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深度融合,整理历史沿革、地名故事等地名文化信息,编发《淮阳历史古迹图》《淮阳美食图》等具有特色的“乡村著名行动+”地图,打造乡村地名文化淮阳品牌。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高德、百度等互联网地图,持续推进地名信息小程序采集上图,引导群众自主上传种植养殖基地、快递物流点、超市、卫生室、农家乐等兴趣点信息,进一步织密乡村地名网。
地名赋能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淮阳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地名+农产品推广”工作路径,推动乡村地名与“一村一品”有机融合,培育打造郑集乡西红柿、齐老乡大葱、曹河乡黄花菜、豆门乡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淮阳区郑集乡西红柿产业融合示范园,作为“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乡字号”品牌示范点,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踏勘、征求意见、座谈论证等形式对园区内的12条道路以“西红柿”为特色进行命名,借助采集上图,实现新命名道路与互联网地图共享,助力乡村优质农产品资源推广。挖掘新站镇高跷、豆门乡舞狮、郑集乡舞龙等承载地名文化的文艺节目,通过农村大舞台展示地名变迁、民俗文化、地方风情,以点带面加快推进“乡村著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