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艺术疗法”:为救助服务打开一扇窗

时间:2024-11-0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救助站受助人员(左一、左二)在丹灶镇罗行社区“拐角剧场”参与舞蹈表演,接受艺术疗愈。 供图/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救助站

本报记者   张伟涛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救助站着眼长期滞留的精神障碍等受助对象救助服务形式单一问题,通过引入“艺术疗法”,丰富受助人员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推动救助管理从只关注生活的“生存型救助”向关注人的身心社灵的“发展型救助”转变。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救助站的服务对象海炎辉兴致勃勃地带领2名伙伴练起了舞狮,起步、转身、跳跃、站立……动作虽稍显僵硬,但3人都很认真专注。“我练舞狮很多年了,他俩都是我教的。”海炎辉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还会打咏春拳呢。”

以“救助服务+艺术疗法”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是南海区救助站在今年推出的一项新的服务项目。救助站站长朱远强告诉记者,通过舞蹈、绘画、种植等多个“艺术疗法”项目的开展,站内固定安置的159名服务对象的生活变得丰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变,还增强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有效破解了长期滞留的精神障碍等受助对象救助服务形式单一的问题,推动救助管理向全人发展的目标迈进。

因人施教设计特色课程

走进南海区救助站,不大的院落里干净整洁,沿房屋墙壁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每株植物上都挂着一个标牌。“这是我们开展的园艺活动,由受助对象自愿认领一株花木,负责每天的浇水、修剪等。”工作人员姚健美介绍,为改变以往救助站里色彩单调、环境沉闷的情况,工作人员还带领受助对象在救助站墙壁上“涂鸦”,绘出向日葵等图案,与院内的花草树木交相辉映。

南海区救助站固定安置人员多、残疾人员多。朱远强表示,以前固定安置人员大多不爱说话、不愿参加活动,每天只是呆呆地坐着。“引入‘艺术疗法’的目的,就是改善受助人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能力。” 朱远强介绍,救助站注重课程多样、因人施教,根据受助人员的爱好设置了舞蹈、绘画、种植等一系列课程。一是纵向分层。将长期滞留的精神障碍患者依据心智、肢体活动能力、配合程度等,分成各类特色疗愈小组,以适配的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才艺,设计出舞蹈、绘画和手作等课程。二是横向分类。通过观察救助对象的喜好、特长,有针对性地挖掘与激活受助人员的潜能,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综合分主次。以“艺术疗法”课程为主,兼顾满足其他对象较为简单的需求,如运动休闲、音乐、电影等,努力让每一名受助人员在活动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享受。

学会释放情绪、表达情感

金秋十月,首届罗行艺术墟“墟游记”在南海区丹灶镇罗行社区举办,持续展演的各种艺术活动,让这个曾经因竹编而繁华的古老村庄热闹非凡,处处充溢着文化与艺术的气息。

在一处狭窄的小巷,10多名舞者表演的现代舞蹈吸引了诸多游客观看,来自南海区救助站的几名固定安置人员也参与其中,他们用欢快的跳跃、开怀的呐喊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情感。

“他们的舞蹈跳得非常好,领悟能力也很强。”负责编排、指导舞蹈的一家艺术团队负责人彭宇告诉记者,团队编排的这段现代舞有很强的包容性,注重情绪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具有释放天性、缓解情绪的作用,与救助站安置人员的治愈需求完全契合。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彭宇的艺术团队就开始与南海区救助站合作,在6月19日“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当天,由专业舞蹈演员和受助人员共同演出的《携手相伴》《释放天性》《传递温暖》3段舞蹈都深受好评。

走出去,在专业艺术团队的带领下,努力让受助人员融入社会,是南海区救助站开展“艺术疗法”的一个特点。朱远强介绍,为使“艺术疗法”更加多样化,救助站还积极链接社会爱心资源,通过爱心企业捐赠课程和专业艺术机构的公益课程,把专业师资力量引进来,开展了“我眼中的冰糖葫芦”绘画课程、“分享春天”扎染课程等一系列“艺术疗法”活动,引导服务对象在“救助服务+艺术疗法”模式中释放情绪、表达情感。

“艺术疗法”带来意外收获

通过引入专业的“艺术疗法”,南海区救助站受助人员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40多岁的南七患有中度精神发育迟缓疾病,经治疗后精神状态稳定,但平时无表情、说话无应答,对身边的人和事也不关注。“艺术疗法”项目开展后,他参加了现代舞团的舞蹈疗愈。第一次活动时,南七在专业舞蹈队员的引导下开始与人互动,第二节课时会和舞蹈队队员有眼神交流,面部也呈现发自内心的笑容。几次活动下来,南七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能够与其他受助人员友好相处,并积极参与救助站内日常的浇花、打球等活动。

“在改变受助人员精神状态的同时,我们也通过‘艺术疗法’及时发现他们的身份信息,帮他们寻找亲人。”朱远强说,受助人员在“艺术疗法”活动中最放松、思维最活跃,他们会不经意间回忆并透露出一些与自己身份相关的信息。

南春一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平时不喜欢活动,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在今年年初开展的园艺和绘画活动中,工作人员发现他能较熟练地进行翻土、种植、锄草,每天还会主动帮忙浇花。仔细观察后,工作人员随口问他以前是不是在家里种过蔬菜,他点点头。随后,工作人员拿来纸笔,他随手写了“广东省台山市”等字样,为寻亲提供了重要线索。

朱远强表示,目前,救助站正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艺术疗法”的系统化,并贯穿到日常救助服务活动中。同时,积极引导“双百”社工、志愿者运用“艺术疗法”开展活动,为服务对象带来更多关爱和陪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