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爱玲
近年来,山东省庆云县坚持以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为目标,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建立短、平、快的临时救助工作模式,织密扎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
把好入口关
实现“智慧救助、精准画像”
突出智慧监管。建立智慧救助管理平台,对因突发情况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体,根据经济收入、家庭构成、就业状况、困难类型及性质等多维度指标精准研判,量身定制救助方案。目前,已精准监测150名突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
突出堵漏扩面。将符合临时救助条件困难群众的困难情形划分为急难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以缓解突发问题为关键,将刑满释放2个月以内人员纳入急难型救助范围;支出型救助聚焦教育与医疗两大刚性支出激增家庭,施以过渡性资金援助。今年以来,为20名困难群众发放急难型救助金10万余元,为77名困难群众发放支出型救助金30余万元。
突出精准施策。建立健全救助评估机制,构建对象明确、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临时救助格局,实施精细化分类救助,困难群众救助率达100%。
把好审核关
实现“多个诉求、集成办理”
立足现时现地。对急难型临时救助打破地域壁垒,取消户籍地申请限制,目前已对19名外来遇困群众先行救助,开展困难程度认定,针对外来人员实际状况开展个性化救助,救助金发放率较去年增加10%。
立足提速干预。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允许乡镇(街道)在24小时内先行救助,在5个工作日内登记救助相关信息,补齐相关手续,档案资料上传至德州市社会大救助体系服务平台。
立足一件事一次办。坚持“一次告知、统一反馈”的原则,全面整合并优化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信息,构建“救助一件事”创新主题集成服务场景,目前已开展集成服务200余次,编制临时救助服务指南1万余册,推行“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提交”便捷机制,困难群众在申请救助过程中所需填写表格和提交材料数量较去年减少30%。
把好给付关
实现“一次申请、分批救助”
改变发放时间。对于符合急难型救助条件,困难程度较轻的,在未得到补偿及赔偿或得到各种补偿及赔偿后,财产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根据救助对象困难情形,及时给予1000元及以下临时救助。
转变发放方式。摒弃传统“一刀切”的模式,按照分批精准发放策略,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发放实物和提供转介服务三种方式给予救助,目前已累计发放救助金50余万元,救助160余人次。
丰富发放形式。针对不同的急难情况,通过现金、微信、支付宝等便捷渠道进行发放,实现救助资金即时到账。
改变监管手段。所有备用金发放过程全程留痕,确保救助工作公开透明,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把好服务关
实现“机动灵活、项目赋能”
形成部门联动合力。将困难救助与医疗、教育、司法、就业、住房等部门专项救助相衔接,建立救助跟踪服务机制,将困难群众的多方诉求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对诉求办理情况定期调度,形成综合救助闭环管理,使临时救助与相关制度、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物质帮扶与救助服务密切衔接,形成救助合力。
发挥社工介入作用。链接8支社工队伍深入社区、走访家庭,全面了解困难群众实际情况与需求,目前已为800余名困难群众制订了个性化的救助方案,并运用专业评估工具对300名困难群众困难情况进行精准识别与量化分析。
发挥“兜底+发展”功能。坚决守住民生底线,目前已为300名身处困境群众及时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帮助10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