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一弯黄河东入海,金黄与碧蓝在此碰撞,为东营这块大河之洲带来了活力与机遇。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民政局紧扣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抢抓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机遇,制定东营民政共富措施;探索建立“救联体”,聚多部门之力兜牢民生底线;发展小微慈善,让随手做好事融入生活;推进甜蜜经济、“乡村著名行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民政力量。
在这里,“共富共享、幸福东营”理念贯穿民政工作全流程,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凝聚着同心同向同行的力量。
一家难,多方援——
“救急难”聚力兜牢民生底线
5月10日,一个让刘洋(化名)难以忘记的日子。沉甸甸的20万元慈善救助金送到了他的手上,让因他患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重燃希望。自查出急性白血病以来,刘洋已花费了100多万元的治疗费,后续养护治疗的开销更让他难以为继。
得知他的情况后,利津县汀罗镇民政办主动上门服务,通过低保绿色通道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对其进行了临时救助。同时,利津县民政局还启动“一事一议”程序,发放1.3万元救助金,市县两级慈善总会“救急难”专项基金又给予20万元慈善救助金。
2022年6月,东营民政制定特困群众急难专项救助办法,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急难救助综合兜底行动。目前,“救急难”专项基金对同一家庭年度内救助额度提高到28万元。同时,东营实施了特困群众商业保险项目,实现了急难救助“短平快”提档升级。自急难专项救助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进一步兜牢。
家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的低保对象刘某明,因白血病复发进行了骨髓移植,近一年住院9次,住院花费73万余元。经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及医保等报销后,个人自付了3.5万余元。几天前,在家休养的刘某明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其再次获得商业保险补偿1万元,已全数打入银行卡内。
刘某明的这笔“意外之喜”,得益于东营市从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特困群众急难专项救助商业保险项目。
“经乡镇(街道)或县(区)民政部门审核认定,符合支出型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或个人,均可得到商业保险补偿。”东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魏峰介绍,商业保险补偿的内容主要是医疗费用保险补偿和住院护理保险补偿,其中医疗费用保险补偿最高不超过1万元。
公益事,随手做——
小微慈善奉献大爱心
钩花朵、织叶子、缠花枝……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苑社区的慈善空间,几名穿着红马甲的妇女正在“流水线作业”,钩织一朵朵毛线小葵花。“这叫一举夺‘葵’,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一支售价12元,我们一人一天能做五六支。”原来,这些穿红马甲的妇女是锦苑社区的志愿者,除了钩织工艺品,18元一份的手工水饺、3元一次的剪发、2元一次的磨菜刀,都由社区志愿者提供服务。“服务所获收益的30%进入社区微基金,以慈善、自治、互助方式破解居民身边的‘小急难’问题。”锦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杜文秋说。
截至目前,东营市已设立19只乡镇(街道)社区慈善基金、113只社区微基金,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开展了104个微慈善项目,解决居民身边“小急难”问题300余件,服务辐射居民38.79万人。
在东营,慈善事业还与“甜蜜事业”牵手。当传统七夕节遇到“为爱不打烊”的利津县婚姻登记处,在悠悠黄河水旁的古渡东津黄河书屋户外巡回登记点,一场“为爱而来、与七夕相遇”的浪漫主题活动开始了。
黄河书屋内布置了众多新颖的爱情打卡景观,供新人们拍照留念,户外有趣的投壶游戏吸引着前来登记的新人们。现场设置的“甜蜜捐”打卡点格外吸引人。“一手结婚证,一手捐赠证,双证在手幸福加倍。”一对新人举着两张证书在此合影留念。
在东营区婚姻登记处,“慈善喜事坊”古色古香的招牌引人注目。各著名景点的剪影印章供人打卡,古风婚书、桃木梳子、喜帕喜杯等产品供人挑选,所有销售收入均进入东营区慈善总会的账户,随手做善事,助力喜上加喜。
地名清,邮路通——
“著名”工作赋能乡村振兴
岳爱玲是利津县十里八村有名的草莓种植大户,她今年解决了一桩销售不畅的烦心事。
“以前种几亩地草莓,要拉到几十里外的市集去卖。后来电商发展起来,但想从村里发货寄快递很难。有些人想来现场采摘的,常常进了村也找不到地方。”岳爱玲喜滋滋地介绍,“现在路名清楚了,邮路畅通了,现场采摘和网上直销都便利了,一到成熟期草莓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今年,东营市开展“乡村著名、邮路畅通”工作,推进乡村地名建设与邮政寄递优势互补,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数字乡村打造等多个领域发挥地名“数据底座”作用,畅通邮路,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记者了解到,利津县以“为民利津·河海记忆”作为“乡村著名”品牌,计划分3年完成全县499个行政村的“著名”工作。“2024年以黄河为轴,完成100个沿黄及近黄村的‘著名’;2025年以突出历史文化、特色产业为主,完成县域200个村的‘著名’;2026年完成199个产业相对传统、位置相对偏远村的‘著名’。”利津县民政局局长刘静介绍道。
在利津县,快递包裹也能“乘坐”公交车。民政部门联合交通部门、邮政部门共同推进邮路畅通、快递进村工作,将部分公交车改装为“客货邮”多功能车用于运输,同时建成1个县级快递园区、5个乡镇物流中转站和425个村级综合服务点,地址全部上传百度地图,让群众购买的物品能准确送达。
“以前各村快递零散,最多送到乡镇,最远的村民要走十公里路来自取。现在我们能送到各村服务点,取件方便了,大家买东西更积极了。”中国邮政利津县寄递事业部经理扈献伟以北宋镇举例,“目前每天约有500件快递,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增长了32%。”
而快递员们,也凭借走街串巷的优势,被赋予了“一员多职”的身份,即无名道路巡查员、地名信息采集员、村碑路牌维护员、地名规范使用引导员、地名文化宣传员,帮助乡镇(街道)、县民政部门收集群众反映的地名信息问题。
老传统,新业态——
打造甜蜜生态链
8月盛夏的一天,广饶县的张浩和王莉早早来到位于西关小镇的婚姻登记巡回点,打算办理结婚登记。
在顺利取得结婚证后,工作人员小李详细询问了这对新人体球网婚礼筹备的情况。得知他们刚来广饶工作,正在为婚礼承办、婚宴酒店以及婚纱摄影店选择等问题烦恼时,小李笑着拿出一本精美的手册递给他们:“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甜蜜便民手册》,帮助新人们解决婚礼筹备中的各种问题,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一本便民手册,开启甜蜜旅程。广饶县民政局依托西关小镇,将婚恋元素巧妙融入古街优质文旅资源,打造了西关小镇甜蜜经济示范街和婚姻登记巡回点,设置祈福打卡、爱心墙深情告白等一系列婚恋打卡点,探索举办抛绣球、明制婚礼研学、集体婚礼等特色婚恋活动,在更好地为新人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的同时,充分满足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已有45家商铺在西关小镇安家落户,形成了“一站式”服务的甜蜜生态链,打造了“服务+产业+文化+旅游”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