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区划地名工作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24-10-22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路曦

区划地名工作是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区划地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大势的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体球网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出和推动了许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做好统筹规划。

民政部根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好行政区划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检查,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行政区划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各地也不断健全加强党领导行政区划工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和措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行政区划在协调、畅通、赋能等方面的重要资源作用,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显现。

2019年1月1日,《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施行,2020年1月1日,《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施行,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体球网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为在新起点做好行政区划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

此外,民政部还不断加强系统研究、整体谋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分区域、分领域行政区划设置战略研究。强化行政区划设置与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有效衔接,发挥行政区划重要资源作用,并指导各地制定出台设镇、设街道标准,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撤镇设市。此次区划调整,不仅培育发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提供载体支撑,更促进了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撤镇设市5年来,龙港实现以40%的行政资源高效承接100%的行政管理职能,并探索建立了全域统一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建立起教共体、医共体、文共体,将每年节约出的10亿元行政支出全部用于民生事业和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民生实事项目。

地名工作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

近5年来,我国地名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公共服务更加高效,文化保护更加有力,地名工作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地发挥出地名的政治、文化、社会功能,地名工作在新时代发展道路上不断提质增效。

大力推进完善法治建设——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了地名管理的基本遵循,规定地名管理应当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此后,先后配套出台《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地名备案公告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政策,为推进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持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民政部公布三批共56个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并联合自然资源部公布658个我国南海岛礁和海底地名;落实地名备案公告制度,实现全国备案公告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截至2024年9月,全国共备案公告地名15.2万余个;加强地名工作国际交流,组团参加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分部会议,宣传我国地名标准化和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成果,为世界各国加强地名标准化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规范地名罗马字母拼写。

加大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民政部联合央视总台制播《中国地名大会》系列节目,电视端观众突破11亿人次,全网跨媒体触达受众超30亿人次;2024年,联合央视频推出《中国地名故事》系列地名文化短视频,在央视网、人民网等平台同步播出,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5.6亿次;指导各地持续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地名文化宣传路径,打造地名文化矩阵,形成地名天府、地名中的云南等地名文化品牌,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依法管界治界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构建边界治理新格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体球网社会治理部署要求的重要任务。

近5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持续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平安边界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开展睦邻友好活动,着力防范化解边界治理重大风险,凝聚跨区域、跨部门工作合力,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是法治政府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在体球网法治思想指引下,各地全面依法管界治界、颁布施行若干地方法规规章,划定“楚河汉界”,为边界地区和谐稳定提供了法治保障。

近5年来,民政部在组织完成全国第四轮省界联检后,又有序推进第五轮省界联检,完成了68条省界、6800多条县界的难点协调、埋桩测绘、资料汇总和协议签订工作,切实维护了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定性、严肃性、稳定性。

此外,界线管理法治化建设、科学化进程也成效卓著。5批次新型省界界桩更换,以及互联网、无人机、智能芯片等技术和装备的运用,不但提升了界桩定位的精准度,还探索了远距离界桩巡查模式。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民政部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改革创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打造完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5月,民政部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试点的基础上,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地名采集上图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设标、文化保护、信息服务、应用赋能,积极发挥地名的当下价值和传承作用,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地名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界首镇,以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新命名的40多个地名,将湘江战役中有关界首的历史和新时代人民群众接续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融入其中。

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霍堡村,因村中多数村民从事牛肉加工和经营,当地便“量身定制”一批新地名,如“犇牛巷”“伏牛巷”“执耳巷”等,为当地农特产品的网络销售提供了附加值。

在山东省利津县,民政部门联合交通、邮政等部门,推进全县8个乡镇(街道)形成地名管理服务邮递网,切实解决群众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

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命名乡村地名45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5万块,安装楼门牌1450万块,乡村地区“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等问题得到持续改善。同时,在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规范标注地名信息900余万条,织密了乡村地名网,有效赋能了乡村全面振兴。

民政部还通过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维护地名信息工作机制,推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从“年版制”转变为“日更新”。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已收录国内、国外、极地、海底地名等1400余万条,成为类型齐全、要素完备、标准规范的权威地名信息发布平台。推动将“标准地名数据”“地名变更审核信息”纳入国务院部门共享数据责任清单,通过国务院一体化数据平台共享区划地名和界线界桩数据,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智慧城市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共享区划地名信息,有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民政部及各地民政部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区划地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依法管界治界,深化区划地名成果应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