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英东 何志文
今年以来,广东省佛山市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在建机制、织网络、强保护、重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助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健全机制
佛山市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与“乡村著名行动”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内容,着力从编制地名规划、印发配套方案、健全审批机制、确定重点镇、召开培训会等方面强化统筹,为“乡村著名行动”打下坚实基础。该市以《佛山市地名规划》为蓝图,推动禅城区、南海区编制当地地名规划,打造了以禅城区河宕村“贝丘遗址”为背景的“贝丘路”、以康有为人物事迹为背景的南海区“有为片区”等一批“地名名片”,切实让优秀地名文化真正“活起来”。
织密网络
佛山市着力织密乡村地名网络,今年经市政府审批命名街路巷已有78条,做到月底报、次月批,为企业注册投产、商品房预售、居民入户等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对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上图等,让“湖文街”“金云路”“明博路”“锦淼路”等一批街路巷更好地发挥地名公共服务价值;针对该市街路巷“有名未批”的存量问题,市民政、公安、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打破数据壁垒,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全面采集“有名未批”的街路巷10万余条,推动各区完成1.9万余条审核,齐心协力推动地名命名审批;通过构建区划地名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地名数字化优势,提供标准、规范、详尽的乡村地名信息,促进乡村人员、货物、信息交往流通,让乡村宜居宜业。
传承保护
佛山市民政局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老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传承好佛山地名文化。编纂该市《标准地名图》《标准地名录》《标准地名志》《标准地名词典》等地名工具书,内容涵盖市、区行政区划图等77张,分10类收录3.2万条地名和6641条标准地名词条,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权威、专业、标准的地名信息。指导南海区民政局扎实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古县、古镇、古村落、古街巷、近现代重要地名及红色地名、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等地名文化遗产进行认定保护,做好编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
上下联动
佛山市民政局统筹编制全市“乡村著名行动”重点镇及辖区内行政村的“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内容涵盖街路巷、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等地名信息并附设“地名+”简介二维码,采用线下张贴,线上扫码阅读的形式让乡村“亮名”;组织开展地名研学、地名文化故事进社区进校园、拍摄地名宣传视频等系列活动,服务覆盖超300万人次,擦亮佛山地名文化底色,让乡村更“扬名”。如南海区推出《廿四节气·写在大地上的历史》系列视频和地名文化研学基地,让群众身边的地名文化“看得见”“听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