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建在家门口的救助顾问服务站

时间:2024-07-3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   俊

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积极创新探索,依托“我嘉·邻里中心”等为民服务阵地,全面推进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建设,打造社会救助服务实体平台和专业队伍,开展集救助帮扶、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心理疏导、技能提升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救助服务,细化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实现了弱有所扶、难有所帮。

邻里中心里的救助顾问

烟雨入江南,如诗亦如画。夏日的一天,在有着1500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嘉定区南翔镇,由南翔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设的一节蛋糕裱花技能培训课正在东社区“我嘉·邻里中心”举办。这是面向辖区内低保家庭成员、重残无业人员、失业青年等免费开放的一节课,35岁的低保对象娜娜(化名)专注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制作步骤。

记者了解到,娜娜是通过社区救助顾问了解到这次培训机会的,她特别珍惜。近些年来,由于父亲身患重病,她和丈夫需要轮流照顾老人和两个小孩,生活压力很大。他们也想找个像样的工作,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这个课程很有用,有了技能,就业的路就更宽了。”娜娜说。

“我嘉·邻里中心”是嘉定区社会治理的一项特色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已建成53家,平均每个街(镇)4家。如何用好这个为民服务阵地?区里决定在邻里中心打造救助顾问服务站。南翔镇成为首个试点街(镇)。

走进近万平方米的东社区“我嘉·邻里中心”,记者看到,中心分为上下三层,老年日托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区图书馆、邻里健身房、社会组织公益实践园等应有尽有。今年以来,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南翔镇依托邻里中心探索建设了“1+1+N”片区式社会救助体系,即1个救助顾问服务站、1个救助顾问窗口、N个村(居)救助服务点。

在邻里中心一楼的“一网通办”办事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在社区救助服务窗口“坐镇”。办事群众遇到什么难题,想找人咨询,都能到这里得到解答。在这里,群众只需跑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上海市城乡低保申请、低收入认定、重残无业补助申请等17个事项。

对于“前台窗口”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邻里中心三楼的救助顾问服务站则提供“后台支撑”。进门处的“南翔镇救助帮困服务平台”智慧大屏上,展示着辖区内救助帮困服务的数据视图。“我们通过帮扶救助类型、救助服务项目、医疗救助专项、流浪乞讨统计等模块的开发运用,经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各村(居)救助帮扶的数量、类型及困难情况,进一步提升救助服务能力。”南翔镇副镇长钱洁说。

在救助顾问服务站,记者看到,各类救助政策、救助项目已“上墙”,两名社区救助顾问常驻站内,“我们完全开门办公,既直面不同困难人群的需求,也积极链接多元救助资源。”工作人员如是说。

钱洁介绍,在打造“15分钟社会救助服务圈”过程中,南翔镇积极整合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会组织公益实践园等资源,排摸形成片区社会救助服务的资源清单、组织清单、需求清单,越来越多的服务类救助项目涌现出来。今年上半年,南翔镇已为70余名低保家庭成员、重残无业人员、失业青年等开展了咖啡师、裱花师、中式点心师等多项就业技能培训。他们还联合就业辅导、创业指导专家,为困难家庭中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此外,针对困境儿童、高龄独居等群体,还开发了10多个社会救助项目,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救助,南翔镇42个村(居)还设置了救助顾问服务点,并配备社区救助顾问,定期开展社区救助顾问项目培训。

完善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网络

在嘉定区,还有一部分是农村。和城市区域不同,农村地域广、人员分布散,再加上人与人之间比较熟悉,通过主动发现实现及时救助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2022年,我们在嘉定工业区娄塘村试点建成上海市首个村级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发挥村组优势组建村级救助顾问队伍,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嘉定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愿伟说。

家住娄塘村的困难群众汤某是试点的受益者,“2022年,我突发白血病住院,村民组长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娄塘村救助顾问,村救助顾问立刻向街(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汇报情况,镇、村两级联动,经过评估后为我申请了相关救助资金,大大缓解了我家看病医治方面的经济压力。”汤某感激地说,村救助顾问和村民组长经常到家中走访,嘘寒问暖,鼓励他积极面对疾病,让他感到特别温暖。

“日常工作中,村救助顾问还开展政策宣传、解答咨询、及时排摸发现对象等工作。”嘉定工业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村级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作为综合服务窗口,提供社会救助、助残、就业等民生服务,并设有村民活动室、老年助餐点、便民服务站等功能区,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嘉定工业区在农村区域已建成5个村级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两年来,他们发挥各自村组优势,各自组建由本村社区救助顾问、村民组长、专业社工组成的村级救助服务团队,总计接待咨询680多人次,走访服务对象325人次,举办各类活动28场,参加人数达到了850人次。

“街(镇)、村(居)、社会力量三方合作,形成了上下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惠兰介绍,在街(镇)层面,配置7名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救助陷入困境的群众,主动匹配兜底保障政策,提供“救助+就业”“救助+残疾人保障”等多层次救助服务;在村(居)层面,为辖区46个村(居)各配备1名社区救助顾问和若干志愿者,在基层一线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宣传救助政策、服务重点人群;在社会力量层面,引入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开展需求评估、定期走访、小组活动等服务项目,满足救助对象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方便、精准、高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7月17日,嘉定区民政局召开全区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建设推进会。“我们将依托‘我嘉·邻里中心’现有资源,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统一规范、务实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社区救助服务站制度体系,推进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未来两年内基本实现在全区‘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的目标。”嘉定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志军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