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彬 赵威超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有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叫马文刚。他文明驾驶、乐于助人,20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坚持做着助老帮残等好人好事500余件,其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举旗——凝聚同行者
2004年,马文刚下岗后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工作中,他发现个别出租车存在拒载、议价、不打表等违规现象。久而久之,出租车行业的口碑不断下滑,极大地影响了包头的城市形象。
“如何改变这一乱象?靠什么凝聚同行把形象立起来呢?”马文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来想去,他决定以雷锋同志为榜样,通过党员骨干带头,靠模范的行业标准统一大家的行动,打好出租车行业形象的翻身仗。他联系到17名党员司机,通过积极动员,将30多台出租车、60多名司机组织起来,一起做好事。就这样,2007年全国第一支以“雷锋”命名的出租服务车队——包头市青山区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雷锋车队)正式成立。
马文刚回忆道:“组建之初的车队有组织没活动,有活动没质量,未建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是主要原因。”在他的努力下,2008年4月,雷锋车队党支部正式成立,马文刚担任书记。为尽快起步上路,他和支部一班人认真研究,确立了出租车行业“四心三帮”的服务标准,即礼貌待客用真心、拾金不昧用诚心、助人为乐用关心、扶危济困用爱心;遇老弱病残热心上前扶一把,遇路人有难伸出援手帮一把,遇行李繁多主动下车拎一把。
17年来,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雷锋车队把“诚信经营、乐于助人”的口碑留在了街头巷尾,吸引着一批批同行加入。现如今,当年的党支部壮大成了党总支,营运车辆也从100台发展到200多台……
扛旗——服务老百姓
马文刚立足普通岗位,想乘客之所想、解乘客之所难,多次在乘客困难无助时伸出援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温暖他人的善心,成为包头市名副其实的“活雷锋”。
马文刚常讲,想让群众竖起拇指,先要自己做出样子。雷锋车队成立之初,马文刚就在“114平台”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17年如一日,手机24小时开机,日夜对有需要的群众进行及时回应和帮助。
2007年3月的一个清晨,他刚送完乘客走到昌福窑子路口等红灯时,看到一个孩子倒在马路旁,书撒一地,招手呼救。他来不及犹豫、闯过红灯,第一时间抱起孩子就往车上放。这时红灯已放行,后面一辆车紧追上来,驾车司机对他说:“我看到你在救人,请留下我的电话,我会为你作证。”马文刚带着孩子直奔包头二附院,并向医生说明了情况。在观察室里,恰巧有一位记者在场。第二天,该记者以“爱心司机施救晕倒学生”为题进行了热线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疫情期间,马文刚带领雷锋车队主动向幸福路街道党工委递交《请战书》,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20人、车辆10台,组建了“抗疫先锋队”。20多天的闭环管理,每一次全副武装的奔赴,只为跑出核酸样本转运的“加速度”,既是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扬旗——续写新篇章
2022年5月,雷锋车队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车队党总支结合“爱包头 作贡献”等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免费拉载70岁以上老人、爱心送考等活动,续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马刘刚说:“既然我们叫了雷锋车队这个名字,就应该多做一些好事实事。”几年来,雷锋车队帮助寻找迷失的老人和孩子350多次;高考期间“爱心送考”出动车辆1400车次,接送考生7000多人;返还乘客遗失手机2000多部、现金24.5万余元;每年慰问困境学生、环卫工人和残疾人,捐款累计3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