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农村易地搬迁社区“老少安驻”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
让易地搬迁村民“搬得出”“住得下”

时间:2024-07-0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6月下
【字体:    打印

赵宇新 王 利


2023年7月至12月,在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支持下,陕西众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陕西众益)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和慈善资源的联动作用,为陕西省洛南县6个易地移民搬迁社区的留守、独居、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实施了农村易地搬迁社区“老少安驻”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让他们既能“搬得出”,又能“住得下”。

小项目探索出服务新模式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陕西众益从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需求出发,探索出两套服务模式。一套是“3+1+N”为老服务模式,其中,“3”指健康监测、整理内务、拍个人照三项上门服务内容,“1”指一次社区集体活动,“N”指聊天、陪伴、心理疏导、饮食营养、社会福利、政策法规宣传等多项备选服务内容,具体根据个性化需求而定。“3+1”针对的是社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社区融入等共性需求,“N”针对的是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另一套是“团体辅导+个性化服务”社区融合为小服务模式。其中,“团体辅导”主要在社区开展夏令营、校园陪伴活动,旨在为儿童营造接纳、包容、友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个性化服务”则是为困境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案辅导。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为洛南县城关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和石坡镇等6个易地移民搬迁社区202位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内务整理、理发、照相等服务,分别发放一套“安驻生活包”,提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为399名留守儿童组织开展夏令营、校园陪伴等活动,分别发放一套“安心助学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解决他们融入新学校、新社区的问题。

此外,通过实施项目,陕西众益为当地培养了一支3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撰写了《易地搬迁社区为老志愿者服务指南》,为志愿者在当地持续开展为老服务奠定基础。

“感谢你们带给我生活的希望”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潘爷爷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

潘爷爷是陕西省洛南县阳光庭园社区里的一位易地搬迁老人。2023年,他71岁,左腿肌肉萎缩,构成一级残疾,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与聋哑妻子和智障儿子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靠低保、残疾人补贴及救济维持生活。

入户调研时,志愿者发现潘爷爷家中比较拥挤,仅有一室一厅,客厅里铺了一张床供儿子睡觉。潘爷爷靠一根拐杖勉强行走,平日里基本不下楼。通过深入交流,项目组了解到潘爷爷有四个方面的服务需求:一是整理家庭内务需求,二是居家医疗保健支持需求,三是移动辅具需求,四是情感支持需求。

基于入户调查情况和本人意愿,项目组将潘爷爷纳为服务对象,并为他订制了服务计划,包括家庭内务整理、定期监测生命体征、营养饮食、情感支持和信息咨询等服务。项目组通过上门服务,帮助潘爷爷与残联等部门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并为潘爷爷发放了一套包括家用血压计、血氧仪、四脚拐杖、老人收音机、家用药箱、收纳箱的“安驻生活包”等,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他的生活满意度。

在项目实施期间,志愿者每个月都会到潘爷爷家,自带清洁用品,帮助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整理物品,为潘爷爷测量血压和血氧、理发,与潘爷爷聊天、拉家常。潘爷爷向志愿者讲述生活经历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每次服务结束后,志愿者会撰写服务日志,以便其他人了解掌握服务情况,高质量地实施项目。

志愿者了解到残疾人可以在线上平台免费申请辅具器材后,经残联等多方协调,2023年12月成功帮助潘爷爷申请一部新轮椅。坐在心心念念的轮椅上,潘爷爷嘴里不停念叨:“感谢你们带给我生活的希望!”

“每次告别的时刻,潘爷爷总会坚持拄着拐杖把我们送到门口。从他那颤颤巍巍的步伐、难分难舍的眼神和手势中,我能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渴望和感谢。老人总说:你们来了,我觉得自己又能多活几天!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和国家的支持,我真不知道一家人该如何生活下去。”这是志愿者服务日志中一次平常的记录,却真实展现了“老少安驻”项目的实施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