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接纳 关爱 服务
助精神障碍患者走到阳光下

时间:2024-05-1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精神卫生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各地积极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探索推动“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让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早日回归社会。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三地精康融合行动有效做法,展现服务对象的新面貌、新生活。

走出“旋转门”  体验新生活

本报记者   翟   倩

“我要用最美色彩,点缀这无情的荒漠……我想,信念只有一个,活着,漂亮地活着……”日前,在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来参加社区康复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正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合唱这首属于他们自己的歌曲——《我的名字叫花朵》。

“猇亭区是宜昌市6个省级精康融合行动试点之一,目前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宜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猇亭区已形成“1+3+5”工作模式,即以1个区级中心为核心,联动3个街道级残疾人之家和5个社区康复阵地,覆盖全区3个乡镇(街道)、19个村(社区),为猇亭区甚至全市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社区康复服务。

精神障碍患者晓葶就是受益者之一。

“我感觉自己分裂成了无数个碎片,每个碎片都在诉说不同的故事。”2015年,晓葶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多次到宜昌市优抚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一出院,因为无所事事,晓葶便沉迷于网络,生活过得浑浑噩噩,最终不得不再次回到医院治疗。

“精神障碍患者很容易陷入‘住院治疗—出院回家—复发住院治疗’的‘旋转门’困境。”中心负责人杨远军介绍说,“让他们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获得平等、尊重、真诚的对待,才是帮助他们走向康复的正途。”

为此,中心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站点集中康复服务+上门居家康复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走访了全区近200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对每一名患者进行了评估,根据患者及其监护人的意愿,制订“一人一策”的康复方案,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康复治疗依从性,不断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圈。“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来中心进行社区康复的患者已从最初的不足10人,增长到175人,长期规律参加社区康复活动的人数达到45人。”杨远军自豪地说。

2017年,在得知区里有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后,晓葶的妈妈拉着晓葶来到中心。在晓葶看来,中心带给她不一样的体验:“摆沙盘好玩又解压,做手工新奇又自豪,听音乐舒缓又平静,我很喜欢这里。”晓葶说。

杨远军介绍,中心将所有精神障碍患者纳为会员,从周一至周五为他们制定了包括职业技能、心理疏导、辅助教育、社交就业等在内的11种康复训练。“此外,我们会跟家属协商,为患者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个案康复,如物理治疗、按摩康复、个案辅导等;鼓励患者参与小组康复,如读书会、沙盘游戏、同伴支持等。”杨远军说,“我们还开展上门康复服务,让那些不愿意走出家门的患者也能接受专业的康复。”

社区康复的效果如何评价?面对记者的疑问,杨远军说:“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并没有一个硬性标准,通常认为,不复发、能够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就是胜利。”

经过7年的社区康复,晓葶的病症已多年未复发,并在社区康复中担任小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活动。2023年5月,她代表猇亭区参加了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组织的社区康复交流;12月,参加了宜昌市残联举办的助残服务项目大赛。“在康复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有许许多多的温暖和鼓励,是每一位医生和伙伴给了我无限的支持和帮助,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晓葶感慨地说。

“如今,中心的不少康复患者实现了就业,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鼓励与支持。”杨远军说。

为了让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康复治疗服务,猇亭区民政局还链接各方力量,组建了一支由30余名专家组成的精神康复专家团队到村(社区)巡诊,并定期到中心坐诊、开展康复讲座,实施个案心理辅导、亲子互动体验、和谐家庭拓展等心理援助项目,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护理照料技能水平。2023年,中心共为患者家庭开展心理援助600人次。

宜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猇亭区只是宜昌市全面推行精康融合行动的先行者,目前,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建成53个康复服务站,为3358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规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接下来,我们还会在引导精神障碍患者主动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社区居民接纳精神障碍患者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精神障碍患者在包容、尊重的环境里循序渐进地融入社会,从隐匿的角落走到阳光下,助力个人独立、家庭减负、社会稳定。”

复元驿站里的蜕变之路

本报记者   赵晓明

“曾经,我的全部生活被精神疾病的阴影所笼罩,但我现在学会了如何平衡。疾病和痛苦只是暂时的,体谅、包容、关爱与陪伴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在四川省成都市利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利川社工)拍摄的微电影《蜕变》中,精神障碍患者凌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她在复元驿站参加康复的感悟。

什么是“复元”?“复元是一个让精神障碍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正面自我形象、重建有意义生活的康复过程。”成都市金牛区民政局四级调研员谢晶告诉记者。

复元驿站实际上是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为凌华这样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基本康复服务,同时为其家庭开展各类支持。自2020年建站至今,金牛区8个复元驿站累计开展活动650余场,服务1.2万余人次。

摸排访视  动态跟进

“他们走进了我的小世界,帮我探索更大的世界。”凌华说。

微电影《蜕变》讲述了凌华的“复元”历程,由凌华本人出演,展现真实的社区康复生活面貌。

凌华第一次走进复元驿站前,打电话给驿站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反复询问:“我真的可以去吗?”

凌华所去的复元驿站是驷马桥街道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由金牛区民政局统筹指导、利川社工承办,覆盖驷马桥街道6个社区,开展各类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支持。

在复元驿站的服务中,摸排访视被列在第一位。“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从发病到首次确诊再到妥善治疗之间有时间间隔,他们很少主动寻求帮助。”利川社工相关负责人代琼瑶介绍,开展常态化摸排访视,能够主动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有助于及早处理、及早介入为其提供多样化支持。

在成都市民政局、金牛区民政局的资助和统筹指导下,驷马桥街道、沙河源街道、金泉街道等8个街道建立了复元驿站。2023年10月以来,金牛区各复元驿站累计完成1229户居家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摸排,为213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档案,开展社区康复服务271次,直接服务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4649人次。

科学引导  专业服务

凌华在参加了复元驿站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后,慢慢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正确认识,学会了分担家务、与父母相处,整个人变得阳光了起来。

凌华只是精神障碍患者“复元”路上的一个缩影。

李凤淇的症状比凌华更加严重,她患有精神分裂症,自21岁生病至今快20年,精神疾病让她的世界变得扭曲而混乱。她害怕与人交流,甚至需要在母亲的陪伴下才敢走出家门。

在访视服务中,西安路复元驿站的社工认识了李凤淇,并邀请她参加活动。起初,李凤淇对社交充满恐惧和不安,在小组活动发言时声音发抖。社工耐心引导,鼓励她与其他人交流互动,李凤淇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

经过四个多月的社区康复,李凤淇的精神状态得到了很大改善,她不再害怕单独出门,现在外出活动已经不再依赖母亲的陪伴,也学会了使用手机导航,自己出门骑车或坐公交车都不成问题。

在复元驿站,社工邀请精神专科医生、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等,举办精神健康管理座谈会,引导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学习预防复发、慢病管理等健康知识。“我们还成立了厨艺、手工制作以及社会适应、社交技能、就业准备等能力提升小组,开展生活化的训练活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间的交流互动,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代琼瑶告诉记者。

同伴支持  良师益友

“我没什么朋友,参加复元驿站的活动后,不仅加快了恢复,还认识了新朋友。”45岁的精神障碍患者李峰表示。

在社工的鼓励下,李峰尝试做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同伴专家,分享自己的康复经验,帮助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意义。

李峰的母亲参与了家属支持服务活动,因为有相似的家庭经历,与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也成为朋友,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在这里,我找到了能说说心里话的同伴。跟大家交流后,心情不再那么压抑,还学到了丰富的照护经验。”李峰母亲说。

“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得不错。经过筛选、评估和培训,我们引导他们为其他病友提供支持、鼓励,甚至成为良师益友,起到康复榜样作用。”代琼瑶认为,互助式服务为精神障碍患者搭建了适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平台。

谢晶介绍,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大、照护成效不足的困难,复元驿站开展了“俏家人加油计划”,制作发放家属照护压力应对技能手册,提升他们的压力应对能力,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谢晶表示,下一步,复元驿站将积极联动多方资源,组建跨学科、多部门的团队,回应精神障碍患者需求,协助他们提升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

服务 一个人  赋能一个家

本报记者  张路曦

“老师,你看我的作品还可以吗?”

“这个拓印活动挺有意思,下次我还想参加。”

“我儿子现在愿意跟人交流了,希望以后多些这样的活动。”

…………

日前,在重庆市奉节县永安街道“渝康家园”举办的“创意拓印·快乐涂鸦”手工活动中,精神障碍患者相互欣赏着各自的作品,乐在其中。

永安街道“渝康家园”是奉节县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试点。近年来,面对精神障碍患者难出门、难康复、难被社会接受的状况,奉节县倾力打造“与你相‘奉’、助亲回归”品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奉节县微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微爱社工)建立“渝康家园”,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逐步“走出孤岛”、回归社会。

如今,“渝康家园”已成为341名精神障碍患者共同的温暖家园。

由恐惧到开朗

小豪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为了照顾他,母亲不得不全职在家,家庭经济重担压在了在县里打工的父亲身上。

2022年,“渝康家园”接到小豪家庭的求助后,微爱社工立刻到他家入户走访,了解患者病情、家庭困难、救治救助等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掌握患者的康复需求。

微爱社工主任王悦告诉记者,建立信任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他们会多次对患者进行家访,不断与患者交流、谈心,先让患者慢慢熟悉社工的存在,再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彼此距离,尝试走进患者的内心。而后,再邀请患者一起外出,鼓励患者向邻居打招呼,帮助患者一步步减少社交恐惧。当病情得到一定缓解后,再尝试邀请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引导患者慢慢接受与陌生人的交往,用理性认知替代恐惧情绪,“最终实现克服社交恐惧,走入社会生活。”

也正因为社工不停“刷脸”,小豪冰冻的心门渐渐打开。

在参加了一次微爱社工面向服务对象举办的以直播为主题的活动后,小豪向社工表达了自己对直播带货的兴趣,希望能参与其中。

微爱社工在奉节县康乐镇铁佛村有一个直播基地,专门卖当地应季水果。社工根据小豪的实际情况,对他进行了为期3周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小豪对直播和产品越发熟悉,话术也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倒背如流。如今,小豪不仅能自主完成采货、出货、打印物流单等流程,还能在直播时与陌生人聊天、推销产品,他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心得到了提升,直播收入则大大减轻了小豪家庭的经济压力。

王悦表示:“把患者放在保护性的环境中进行个人功能的康复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康复服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患者真正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即使带着症状也能正常生活。”

由窘境到希望

“2023年上半年,我参加小组活动累计得了40积分,户外活动得了60积分,康复训练得了30积分……一共200积分,兑换了一袋米、一桶油。”在“渝康家园”开设的爱心超市里,精神障碍患者小刘用参加项目活动得到的积分,兑换了生活用品。

小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以前,她不愿外出,没有朋友,没有工作,找不到人生价值。后来在社工的帮助下,她积极参加康复指导、服药训练、社交训练,并找到一份超市收银员的工作。“现在我每月能有固定收入了。”小刘高兴地说。

疾病认知管理、社交技能学习、社会功能康复、职业技能培训……正是在“渝康家园”全方位服务项目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像小刘一样,从依赖家人逐渐变得独立自理,成功走入社会。

“患者在开展职业康复时,患者家属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社会劳动,在就业之余兼顾照料患者。这样不仅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还能改善患者家庭经济条件。”王悦介绍,为此,社工与患者家属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将家政服务作为创业就业方向。在家属外出工作期间,患者可到“渝康家园”由社工帮忙照看。

2022年9月,微爱社工邀请专业家政公司为患者家属分享家政服务经验,并对他们进行居家养老、托育服务、家政保洁、维修服务等培训。随后,微爱社工家政服务部正式成立,目前已有30余名患者家属参与家政服务,为家庭月增收2400元左右。

精神障碍患者小王的妈妈在经过专业家政服务实操培训后,如今已能够独立入户开展工作。她开心地说:“感谢‘渝康家园’,感谢微爱社工,现在我通过做家政服务增加了收入,我们家也看到了希望。”

从陪伴患者在“农疗”解压中逐渐康复,到帮助患者在“工疗”增收中找到自我价值,再到走近患者在“心疗”中帮其融入社会,微爱社工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依托“渝康家园”,帮助患者在职业情景和社会环境中康复,让患者和家属过上了更有质量的生活。

目前,“渝康家园”有20余名患者参与直播带货,30余名患者实现手工增收,10余名患者正常参与社会就业,康复就业率达8%。

奉节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芳表示,随着精康融合行动的深入推进,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将享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基本康复服务,精神健康领域“住院治疗—出院回家—复发住院治疗”的“旋转门”有望被打破,患者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本版所有精神障碍患者均为化名)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