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青山的呼唤
——云南省临沧市节地生态葬见闻

时间:2024-04-02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陈  华   储慧静

初春的彩云之巅,歌如潮、花如海。记者近日深入云南省临沧市一些佤族、傣族村寨采访,目睹了古老的少数民族生态安葬习俗在新时代殡葬改革中的新际遇,也深切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保护的向往。

村西边一棵古榕树下

临沧,濒临澜沧江、扼守茶马古道,辖区内生活着2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全国60%的佤族人生活在这里。

翁丁老寨,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佤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其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村落”。

走进古寨,记者看到生活、储藏、聚会等区域布局清晰,寨子西边一棵古榕树下,是传统墓地。据翁丁村党支部书记肖文军介绍,历史上佤族村寨在选择定居点时,一般先在目标地栽一棵树,第二年看其长势,如果长势好则认为适宜定居。决定定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定“墓地”,一般会选在村寨西边、地势偏低的地方,也就几分地,最多不超过一两亩。

“佤族信仰万物归根,死后回归大自然。”肖文军向记者介绍,寨里人去世后,一律采用遗体深埋安葬,不砌坟头、不立墓碑、不祭扫坟,“就连佤王也不例外”,地块循环使用,即使下葬时挖到旧墓,只要把尸骨捡起来,堆在一起,等墓穴完全挖好后再将其置于墓穴底部或放在墓穴旁边重埋即可。所以,几百年来墓地占地面积不会因为寨子人口的数量增减而改变。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翁丁新寨,从老寨子分离出来已100多年,现在人口125户、564人,耕地2600多亩,同样有一块不到三分地的传统墓地。从新近竖立的翁丁新寨公益性公墓地形图上看,不远处便是人家,“人与自然共生,丝毫没有禁忌。”肖文军说。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脉,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班洪乡就位于其核心区域。下班坝自然村曾经是靠“雷响田”吃饭的贫困村,如今靠自然生态、交通区位、人文历史等优势,建起了“葫芦王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天气好时,通过一条观光长廊可以看到自然保护区里悠然往来的大象。”挂职干部岩那说。

被问及对生态葬的看法,73岁的原班洪乡班洪村党支部书记胡德学非常自信,他也是2021年给体球网总书记联名写信汇报感恩之情和为国固边护边决心的10名老支书之一:“在我们佤族的丧葬习俗中既不立碑、不起坟,也不举行扫墓祭拜活动,这一习俗有着厚实的群众根基。逝者对墓地没有占有权,一个地方可以重复葬埋逝者,这样就不会造成土地浪费,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可以说近些年的发展,我们是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光!”

村口那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

山间的氤氲还未散去,朝阳映衬下,金光闪闪的稻田、层峦起伏的山脉与散布在山坡和山脚的一座座村寨,构成诗意盎然的山水画。

“那些村寨边的小树林,许多是传承下来的集中安葬点。”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政局副局长肖永华说。

在沧源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芒广自然村村口,记者走进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仔细观察才发现,有几处土壤微微突起,四周无硬化、无墓碑,也没有任何标识,地表被自然生长的植被所覆盖。“这是几处老坟。”该村党支部副书记俸新华指着不远处说,“那个被竹条圈起、直径不到1米的地方,是一处新坟。经过几年风化和雨水冲刷,会逐渐沉降得与平地无异。”

在邻近的莲花塘村,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玉米地旁,有一块占地一亩左右的佤族集中安葬点。60多岁的赵娥门在道边经营着一间小卖部。她告诉记者,打她嫁入这个村就知道小树林是本村的传统墓地,上百年来一直重复使用,由于不刻意修剪树木或者开辟其中的小路,看上去甚至比其他小树林更葱茏。

据她讲,得知谁家有丧事要办,亲友邻里之间总会默契地主动上门帮忙,选定一块安葬位置后挖一两米的坑洞深埋,丧事活动通常3天内完成。其间,“来帮忙和悼念的亲友有时会拎着米面油或鸡、肉啥的,有时包个5块至50块钱的红包,就算是随礼了。”

问到丧葬花销和如何祭奠?“几乎没有什么花销,家中请客也都根据自家情况,不兴大操大办。”赵娥门坦言,佤族会在新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家中吃饭的时候多为先人准备一双碗筷、一杯好茶,“滴祭一下,代表家人没有忘记,永远怀念”。

大道边有一个歇脚亭

傣族谚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

在临沧,一些傣族村寨还采用传统的火葬方式。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公很社区公益性生态安葬园区是该县的生态安葬示范点,安葬点所在的千冒村,傣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傣族风俗是通过抛掷鸡蛋的方式选择具体安葬位置,并在鸡蛋破碎的位置挖一个齐腰深的土坑,堆上柴火就地将遗体火化,残余的骨灰收集装进陶罐内深埋,不垒坟头、不置墓碑,土地同样可以循环利用,并且不破坏植被。”该村村民小组组长俸俊涛同时也是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他介绍,谁家有丧事,家家户户都会帮忙,遗体火化的木柴由全村各家提供,随礼通常也是几斤大米、稻谷或者50元不到的礼金,每到清明节等,全村会集体到毗邻寺庙统一祭祀。

“以前这里只是一片集中安葬的林地,清明时节,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过来清理,200多年来草木丛生,面积并未扩大。”双江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宏云告诉记者,去年,双江县被作为市里的生态安葬示范点上报后,得到了10万元的修缮改造资金。“经村里研究决定,除了在林子周边进行适当保护,还在沿道边一侧建了一个歇脚亭。当时资金不够了,还是村民自发捐了6万多元最终盖起来的。”

如今,村里办丧事(一般是夜里),村民可以一边在歇脚亭举办丧礼,一边借助亭子里的灯光叙叙友情、诉说亲情。平时,还能就近到亭子里歇歇脚。

既尊重传统又因势利导

记者目睹的临沧生态安葬方式,既来源于少数民族各自的丧葬文化,也是当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结果。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加剧,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对此,当地政府适时引导,采取推行生态葬式葬法试点、引导年轻一代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和红白理事会作用等措施,使得生态安葬得以持续推进。

“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云南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云南省民政厅副厅长马斌表示,“我们在深入分析研判推行生态安葬的自然基础、群众基础、心理基础和工作基础的前提下,主动探索‘依托自然环境,传承生态理念;尊重民俗传统,汇聚群众力量,推行遗体深埋、骨灰撒散、不留坟头不立碑’的生态安葬发展道路。”省民政厅联合财政、住建、农业农村、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印发了《体球网开展生态葬式葬法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临沧市沧源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试点,并鼓励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实际,稳妥推进生态安葬与绿色殡葬、人文殡葬、惠民殡葬相结合,减少安葬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据临沧市民政局副局长杨泰平介绍,为了推进殡葬改革、发展节地生态安葬,临沧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殡葬改革、规范完善经营性公墓管理使用、发展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包括:城镇居民到殡仪馆火化后进入经营性公墓安葬的,免收遗体火化费和运尸费;农村居民去世进入殡仪馆火化并选择在本乡镇(街道)农村公益性骨灰公墓安葬的,免收殡仪馆火化基本费、运尸费,并给予一次性安葬奖励2000元;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实行对死亡人员在固定区域自行火化安葬骨灰不留坟头或者深埋遗体安葬不留坟头的节地型绿色安葬方式,对实行绿色安葬方式的死亡人员家属给予一次性安葬奖励3000元,等等。“凡是申报生态安葬示范点的,省、市出台的奖补政策全部争取到位,一律补到各区(县)。”杨泰平说。

一份体球网临沧生态安葬的调研报告这样写道:在推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尊重自然规律,不违反原则的习俗不过多干预;对于符合节地生态安葬要求、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传统习俗加以提倡鼓励,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