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持续“圈粉”,有何秘诀?
——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慈善超市见闻

时间:2024-03-1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在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善淘网营运部负责人(右一)向顾客介绍商品。赵晓明   摄

本报记者   赵晓明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480号,上海书城对面的黄金地段,有一家闻名申城的超市——外滩街道慈善超市。透过慈善超市的临街玻璃向内张望,小到衣服、鞋帽、水杯,大到书包、床垫,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只要路过此地,游客的目光总能被这家慈善超市所吸引。

店虽小,名气却大,这家由外滩街道和善淘网联合举办的慈善超市火了四年,有何秘诀?近日,记者奔赴上海,探访这家慈善超市的运行之道。

让善意流动起来

3岁的田田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牵着妈妈杨女士的手,蹦蹦跳跳地走进了外滩街道慈善超市。

看到顾客进门,正在收银台忙碌的善淘网营运部负责人许玮赶紧迎上前去介绍:这是慈善超市,售卖的物品都是企业、爱心人士捐赠的,获得的善款主要用于慈善事业,欢迎选购。

听到许玮的介绍,杨女士轻轻点头。可田田却没怎么听,大大的眼睛紧盯着货架上的粉色书包,舍不得挪步。

记者发现,这些书包大小不一,样式丰富。许玮告诉记者,这些书包都是企业捐赠的品牌正品,价格比外面便宜不少,小的只要49元,大的也不贵,才69元。

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划分为服装区、书籍区、母婴产品区、电子产品区、活动区等。迈着小小的步伐,田田沿着货架逛了起来。在陶瓷器皿区,田田拿起一个造型优美、印有小猫图案的杯子;在母婴区,杨女士拿起一件件外套、裙装仔细挑选……

“除了附近居民捐赠的二手书和部分物品外,我们店里的商品大多是企业捐赠的,既有企业生产的全新商品,也有企业举办活动剩余的奖品,还有企业产品的样品,等等。”许玮告诉记者,慈善超市的商品价格大多低于市场价格,有的仅为正价商品的三折。以慈善超市的一张某品牌床垫为例,其市场价3000多元,但慈善超市的售价只要几百元。

“因为慈善超市的货量相对较小,所以即使售价低也不会扰乱企业本身的售价体系。”许玮说。

这家慈善超市靠窗的区域,有几张舒适的沙发座。午后,附近写字楼里上班的人经常来这里坐一坐,点一杯咖啡,享受休闲时光,体验慈善氛围。

如今,这家有情怀、有情调的小店已成为沪上网红打卡点。在大众点评上,网友为其贴上了“价格实惠”“性价比高”“款式多样”等标签,并打出了4.78的高分评价(满分5分)。

助希望重燃起来

善淘网首席执行官蒋抒洁告诉记者,在善淘网经营的十几家慈善超市里,50%以上的员工是像许玮一样的残疾人。

整理完当天的销售数据,许玮和记者讲起了他的故事。30岁那年,许玮患上重病,一度卧床数年,需要打特效针维持生存。

“最严重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许玮说,在母亲的鼓励下,他经过针对性治疗和定期康复锻炼,身体慢慢好转,终于站了起来。经朋友介绍,许玮来到善淘工作,从兼职到全职再到站长、营运部负责人,不断成长。

“现在走路还疼吗?身体受得了吗?”看到许玮深一脚、浅一脚走动的身影,记者轻声问道。

“疼,但忙起来,就忘记疼了。”许玮回答道。

在许玮看来,单纯在家休息,无所事事更容易感觉到疼。但在店里工作,尤其是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反而觉得疼痛减轻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工作,举办各种活动,推广各种物品,让他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

临近闭店时间,店员“小扇贝”还在忙碌打包。“小扇贝”患有唐氏综合征,发育迟缓,肌肉张力不足,不太喜欢与人沟通。“‘小扇贝’刚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他沟通能力偏弱,就发挥他会操作电脑、喜欢电子产品的优势,让他运营网店,做电商。”许玮告诉记者,现在“小扇贝”可以熟练地给各个商品拍照并上架至淘宝、闲鱼等平台,还能当客服,线上回答顾客的问题。

在蒋抒洁看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残疾人也不例外。听障伙伴做货物分拣、上架工作特别细心;智力障碍伙伴心思简单,容易赢得顾客信任……发挥他们的长处,将每个人放在慈善超市合适的岗位上,他们就能得到更多获得感,进而更认可自己,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融入社会。

将资源整合起来

“我们慈善超市和普通超市不同,是没有选品权的。”蒋抒洁介绍说。

为何没选品权?面对记者的疑问,蒋抒洁解释,既然慈善超市所售卖的商品都是捐赠而来的,那么企业、居民捐赠什么,这里就售卖什么,没有选择的权力。

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一旦企业捐赠的物品无法满足顾客需要,慈善超市便只能打折出清这些物品。

蒋抒洁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善淘网运营的十几家慈善超市中,捐赠商品可以在店铺间调货流通。例如,一家慈善超市的某些商品一直卖不出去,可以转移到其他慈善超市售卖,换了销售地点和受众人群,有些商品往往就能卖出去了。

“如果一些商品实在销售不出去,就转变思路,将其作为慈善活动的材料。一次,有家厂商捐赠了9000多个鼠标垫,我们一时无法售出,就组织了社区公益活动,孩子们将鼠标垫改造成了杯垫。”蒋抒洁说。

对此,上海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赵宇认为,规模化、连锁化运营可为慈善超市商品流转提供良好支撑。在一个地区内创建慈善超市运营网络,个别慈善超市中滞销的商品便可以转移到其他慈善超市销售,盘活捐赠资源。

外滩街道慈善超市成立之初,时任外滩街道办事处主任的孔翼菁便认为,慈善超市不仅是一个便捷、优质的购物场所,更是一个“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公益慈善空间。如今,孔翼菁已是黄浦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对慈善超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力求将慈善超市打造成为各类资源整合的枢纽中心和各类服务提供的资源中心。

按照这一思路,一些慈善超市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尝试深度链接社区慈善资源,成为资源提供者和整合者。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开展了公益市集等偏年轻化的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年“粉丝”参与慈善;举办形式多样的义卖活动,吸引了周边社区众多居民参与,不少居民现已成为慈善超市的志愿者。

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慈善超市健康发展的第一个“小目标”——开遍申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乡镇。“下一步的关键是要推动慈善超市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一方面,打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为慈善超市提供强力支撑。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既体现全市整体合力,又激发街镇自主活力,在志愿者招募、人才支撑、经营管理等方面练好内功,让更多市民就近就便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让公益慈善的力量温暖整个申城。”赵宇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