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

时间:2024-03-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晶晶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今年两会前,记者采访了部分社会救助工作者。他们均期待,两会对“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问题予以关注。记者梳理代表委员观点发现,一些人就此话题提出意见建议。

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今年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第四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肖军带来了《体球网健全脱贫人口帮扶政策渐退机制的建议》。

通过调研,肖军发现,一方面,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动力和能力不足,部分脱贫人口缺乏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部分脱贫人口受教育水平有限,接受职业培训等时间不足,自身缺乏脱贫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脱贫人口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因病因灾产生返贫致贫风险。

肖军认为,过渡期结束后,若帮扶政策出现急刹车或断供,该部分脱贫人口极易发生返贫。

因此,他建议,一是分对象制定完善帮扶政策,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脱贫人口,过渡期内延续给予帮扶政策;对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建议行业部门科学合理制定退出标准,逐步退出政策保障范围,给予稳定脱贫人口缓冲期和渐退期。二是分类别优化调整帮扶政策,在主要帮扶措施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建议过渡期内兜底保障政策继续保持稳定,进一步调整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集中力量和资源倾斜支持脱贫人口中的特殊困难群体。三是提升稳定脱贫内生动力,健全完善“扶志”同“扶智”相结合的内生动力生成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安徽省委会主委陶仪声建议,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更好的常态化帮扶。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低收入人口帮扶要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可以建立乡村振兴、民政部门定期会商机制,优化工作配合流程。在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后,整合村(社区)“两委”班子、社会救助协理员、村组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网格与社会救助工作网格“二网合一”。

她还建议,对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分别管理的信息平台适时进行融合管理,将乡村振兴部门管理的全国防止返贫监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并入到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中,如此更有利于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作用的发挥。

地方进行的实践探索

江西省龙南市委、市政府依托龙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牵头、市政府分管领导协同,召集民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医保等9个部门及15个乡镇,多次调研,努力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防返贫监测融合,实施“四个同步”工作模式,即疑点线索同步摸排、困难对象同步认定、帮扶政策同步落实、家境变化同步监测。2023年以来,累计同步摸排疑点线索3216条,新增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681人;新增纳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764人,其中,低保对象、特困人员443人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截至目前,将1097名防返贫监测对象全部录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进行跟踪监测。

江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局局长聂焱告诉记者,“四个同步”工作模式节省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防返贫监测对象认定更加精准,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得到更好落实、困难群众受益更多。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