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旭
2月20日早上8点,山东省烟台市的气温降到冰点以下。于先生吃过早饭后来到牟平区的一处工地,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要和工友们一起给工地的板房更换保温材料,这也是他春节后接到的第一份活。
7年前,于先生和妻子孙女士都有稳定的工作,家里除了上初中的儿子,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正在家里陪孩子玩的孙女士想给爱人打个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不知拨打了多少次后,电话终于接通了,传来的却是于先生无力的声音——“我出事了。”
原来,在回老家的路上,于先生出了车祸,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身体多处受重伤,一条腿粉碎性骨折。赶到医院后,看着病床上的爱人,再想想家里的3个孩子,孙女士感觉天都要塌了。
“当时真的看不到希望。”再次提起这些往事,孙女士依然百感交集,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虽然生活遇到了困难,但孙女士心里很要强,社区要帮她家申请低保,她没同意,总觉得年纪轻轻吃低保,这件事说出去让人笑话。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责任。”烟台市莱山区初家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孙咏梅告诉记者,经过社区和街道多次做工作,孙女士消除了思想负担,一家人于2018年4月被纳入低保。
了解到孙女士一家人的处境,热心的邻居们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送米面,有的送奶粉,有的帮着做饭,全力帮一家人走出困境。
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看着妻子每日操劳,于先生心里非常着急,希望能早点帮妻子分担压力。后来,他实在待不住了,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就出去找活干。原来上班的企业已经没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经人介绍,于先生来到工地扎钢筋,一天干10个小时,有220元收入,听说安装广告牌每天能挣280元,他又挤时间考了焊工证和高空证。他干活从来不挑,哪里有活去哪里,有啥活干啥活,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有时去外地干活,几天回不了家。
自从两个女儿上幼儿园后,孙女士就开始干活补贴家用。“白天做点小饰品,计件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晚上让爱人在家看孩子,我再去饭店当服务员,一直到深夜。”孙女士说。
靠着夫妻二人的努力,家里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2021年10月,一家人退出低保。“现在,我们俩加起来每月有六七千元收入,一般生活开支没问题了。”孙女士说。
“我今年打算再学个电工证,艺多不压身,还能多挣点钱。”于先生表示,他相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