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组织开展 “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推选认定,弘扬广西地名文化,讲好八桂地名故事;推动自治区、市、县三级建立地名保护名录,挖掘地名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含有“那”“圩”等壮族特色的地名,体现桂风壮韵特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与红色资源,实现地名文化与乡村发展特色品牌双向赋能……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断深化乡村地名服务,为乡村振兴赋能。
打牢基础起好名
广西各地围绕适应乡村产业、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建设发展步伐,把山水林田湖草沙以及乡村道路街巷、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整体纳入命名视野。对有地无名的加大命名力度,对不规范地名开展标准化处理,把乡村地名网织得更密、更规范。同时,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资源,在命名(更名)中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突出“铜鼓、壮锦、绣球、山歌”等广西地域文化特色,以承载悠久历史、乡愁情怀和新时代特征的好地名,展示和美乡村的精气神。
南宁市注重历史地名的传承,加强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命名,在南宁市地标性历史文旅街区—— “三街两巷”道路命名时,充分考虑所在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南宁的核心,承载很多老南宁的记忆等因素,对老街巷、文化古迹等进行梳理,尽量采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地名,留住老南宁的“根”。
上林县以乡村居民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等地名类别为重点,不断完善乡村地名信息提升工作,并因地制宜打造村级特色标识,充分利用奇石资源,将村庄名称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打造村庄特色标。目前,全县19个社区、115个村共有1280个自然庄(屯)已基本完成命名设标工作,实现村村有村牌,庄庄有庄标。
丰富内涵扬好名
广西各地不断丰富地名内涵,让乡村地名“有看头、有说道、有讲究”,展现乡村特色。
讲好“八桂地名”故事。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乡村地名故事征集、寻访工作;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墙(廊)、电子屏、宣传栏、村史馆等,融合乡村旅游、研学考察、民俗体验、现代农业观光、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广泛开展乡村地名故事宣传、展演,用地名所承载的历史文脉、乡愁情怀、风土人情浸润人心、凝聚民心,展示乡风、体现乡韵,助推乡村文化繁荣。
激活乡村历史记忆。加大乡村地名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力度,充分利用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古镇、古村落”、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等认定成果,以建立地名文化保护名录为抓手,推进乡村地名文化系统性保护,激活历史记忆,赓续乡村文脉。加强乡镇行政区划名称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阐释,注重发挥区域性著名地名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特定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等设计“组团式”地名群,整体性呈现地域特色。
用好用活地名标志。广西各地不断加大村牌、街路巷牌等标志的设置力度,逐步实现“有名就要有标”,让随处可见的标志标牌成为美丽乡村的“微景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地名标志的智能应用功能,使地名标志成为当地便民服务、地名文化宣传的重要接入口和展示平台。
创新方式用好名
围绕“应用”这个关键点,广西各地不断拓展范围、创新方式,提升地名的应用效益。
桂林市充分发挥地名的地理标识功能,积极探索在乡村产业品牌宣传塑造中融入地名因素,通过提升地名文化,增强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区域个性塑造能力,培育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如“桂林米粉”“荔浦芋”“荔浦马蹄”“阳朔金桔”“恭城油茶”等,大大提升了乡村产业品牌的附加值、影响力和美誉度。
兴安县通过百度百科词条宣传,“兴安葡萄”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名单,“兴安甜玉米”入选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单,一系列农产品品牌丰富了地名故事,传承、保护和弘扬了优秀地名文化。
钦州市通过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对平陆运河沿线涉及的16个乡镇(街道)、70个村地名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力求摸清底数。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对乡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旅游景点、农家乐、采摘园等地名信息应收尽收,规范上图,推动地名服务与物流下乡、工业品下乡、农村电商建设等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玉林市编印了地名词典、地名图集、地名录、标准地名简册等7000余册,将各地特色农副产品记录在案、登录上册、编印入本,方便社会大众在查阅地名的时候以图引的方式获悉各地特色农产品信息。
桂林市通过整合乡村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乡村美食等资源,制作乡村地名图,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其中,兴安县梳理出灵渠历史文化、猫儿山生态文化、桂北乡愁文化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四条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兴安镇、界首镇、华江瑶族乡地名管理服务示范点,促进了地名与文化旅游等项目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