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周伟力的来料帮扶之路

时间:2023-11-2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11月上
【字体:    打印

杨楚菲

2005年10月,时任浙江省义乌市委书记的楼国华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的农村妇女童静写的信。信中提到,她老家固始县常有水灾,农民增收困难,她很希望能在义乌承接一些来料加工的手工活,为家庭增加收入。

很快地,这项具体工作被分派到了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周伟力的身上。他放下手头的生意和其他事务,立即帮忙联系厂家,安排人赶到了童静老家固始县徐集乡考察。最终,童静如愿从义乌接走了第一批加工材料。如今,童静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此后,义乌周边县市及其他省内外城市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纷纷前往义乌市场开展来料加工深度对接合作。周伟力逐渐成为大家的“知心人”。

从个人富裕到共同富裕

周伟力被称作中国来料加工“第一人”。近年来,他始终专注于来料加工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共向浙江、河南、四川等地的欠发达地区发放来料加工费300多亿元,带动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他说,“我来自农村,也为了农村。” 

20世纪90年代初,周伟力前往菲律宾,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小有成就的他决定回国发展。回国后,他将心思都花在了回馈祖国上:“我走出来了,家乡还有很多走不出来的人。”

最初他只是捐款捐物帮助他人,直至一位老人向他提出了通过来料加工贴补家用的需求,让周伟力意识到做公益不应仅是物质上的赠予,真正关心困难群众是要帮助他们体面生活。

从那以后,周伟力与来料加工结了缘,开始了他的来料帮扶之路。从2003年牵头成立来料加工志愿服务队,帮助家乡及浙江山区26县的群众致富,到2008年逐渐放下自家生意,成立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周伟力将来料加工助农模式发展到中西部多个省份。他说:“义乌商人、侨商做进出口生意,都需要大量加工劳动力,农村地区也有强烈的致富愿望,要实现共同富裕,来料加工依然是一条双赢的路径。”

从来料加工到产业培育

2017年4月,由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和义乌本地媒体共同发起的“来料加工·公益扶贫万里行”活动走进洛阳。为帮助当地困难群众快速脱贫,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约定,2017年至2020年,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向困难群众提供了不少于26亿元加工费的来料加工业务,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洛阳当地培训来料加工经纪人500余人次,促成来料加工对接订单近200个,并促成开通“义乌至伊川”物流专线,发放加工费近20亿元,带动110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四川省汶川县是义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结对县。2008年汶川地震后,周伟力先后多次到汶川地区进行调研,创新性谋划“来料加工+产业培育”模式。针对汶川实际,结合义乌市场与福田街道侨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求旺盛的特点,把义乌优势与汶川需求有效对接,并承诺在10年内为汶川县提供价值20亿元的来料加工货源,实现从“单纯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2018年9月,义乌市福田街道、福田街道侨联、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与汶川签订了承接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助推汶川精准脱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当月,首批50万元的爱心订单到达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高店村,帮助近100人解决就业。

不仅是汶川,据统计,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已帮助全国60多个县(市、区)与义乌签订来料加工战略合作协议,并向多地发放来料加工订单超300多亿元,带动500多万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来料加工业务辐射金华、丽水及衢州等浙江中西部以及河南、安徽、陕西、湖南、江苏、四川等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9年10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在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郭家坝来料加工扶贫车间考察时,对来料加工扶贫形式予以肯定,称赞“不简单”。同年,周伟力获颁第六届“浙江慈善奖”。周伟力表示,希望按照“来料加工—来单加工—产业转移”三步走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即先从培育一支经纪人、加工人队伍来料加工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提供样品和订单自行生产的来单加工,最后由经纪人自行兴办工厂设计生产产品,从而实现全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周伟力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技术和知识,比直接送钱送项目更加持久。于是,他亲自开设培训班,为愿意当经纪人的村民传授如何接单、如何排单、如何把握发货时间等,培育一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经纪人。

在汶川,他先后组织开展12批次500余人次的来料加工技能培训,选派20余名业务骨干到哈萨克斯坦侨商创办的企业跟岗学习,邀请汶川县10个乡镇(街道)的32名经纪人到义乌进行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并面向汶川县400余名党政干部和全县党员以电视直播方式开设来料加工干部大讲堂。

在汶川县阿坝州特教学校,来料加工成为特殊教育学生寓教于学的劳动技能课。因照看孩子不得不留在学校陪读的30多名家长,也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就近在来料加工车间干活,月收入达千元以上。

在台州水阁村,村民吴笑林在外地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侨助工坊”建成后,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成为一名经纪人。这一试,让他为工坊接下了力达新能源的订单。如今,他与大家协作每周从义乌、临海等地引进各类来料、来单业务,将订单输送到工坊。几个月下来,农村经纪人越发成熟。2022年9月,一批义乌客商来仙居考察工坊。这一次,周伟力让客商和农村经纪人面对面直接洽谈。一张10万件睡衣的加工订单,当即拍板落地。

一个个经纪人成长起来,一个个群体富了起来。这就是周伟力说的“星火燎原”。

“一个人要帮,一群人更要帮;除了发订单,更要兴产业;着手一个村,落脚一座城。”这是周伟力20年来切身参与关心帮扶困难群众、助推共同富裕最真实的感受,也是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的行动目标。接下来,周伟力将继续带领联合会主动为来料加工经纪人和从业者送信息、送订单、送技术,并邀请来料加工经纪人、加工户到外发来料加工的产业基地参观、培训,了解来料加工产业发展的特点、前景、技术要求等。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