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福建三明构建山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绘出敬老温馨画卷

时间:2023-11-2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冉冉

江名播老人今年98岁了。在他以往的认知里,山区老人的养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小生活在福建省三明市的江名播,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山区老人,如今已在永安市国德老年公寓居住了3年。老人常念叨,“红围裙”和“白大褂”让他过上了“张口有饭吃,伸手有衣穿,生病有人治”的幸福日子。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的具体要求。

山区老人如何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记者在素有孝亲敬老文化传统的三明市找到了答案:科技赋能探索山区特色居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构建全链条养老照护,暖心贴心用心服务便捷可感,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

“红围裙”与“白大褂”密切合作

江名播老人口中的“红围裙”与“白大褂”,是医养结合模式中养老护理员与医生的形象。

“A3、A17床,稀饭搅菜;29、37、A24床,用鼻饲管;4床,不能吃鱼类;A33床,要吃鸡蛋……”午饭时间,国德老年公寓负责人韩德森站在食堂窗口前,叮嘱分餐人员,仔细检查比对每名老人的用餐忌口及其他注意事项。

“院内入住老人249名,八成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每名老人入住前都要进行医疗专业评估分级,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更专业的护理。”韩德森介绍道。“像这样什么不能吃、什么必须吃,我们都会进行严格把关。”

据韩德森介绍,公寓内设置了国德医院,有卫生技术人员43人,开设内科、外科、急诊科、中医科等10个临床科和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对慢性病、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的医疗和护理有较丰富的经验,帮助入住老人有病治病、无病养老。

2012年,医改之风从三明吹向全国,“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受鼓舞”的惠民政策,也同样激励了三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在永安市,以医助养、以医促养,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渐成规模。

“永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形成了3种模式。”据永安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宋明介绍,第一种是“养办医”。如国德老年公寓出资建设了永安市国德医院,并设立护理型养老床位300张。同时,永安市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因病需要住院,也在该院住院治疗。第二种是“医办养”。如永安市同益医院开办了爱心老年公寓,能基本满足老年人日常疾病诊治需求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第三种是“医养融合”。将村卫生所与农村幸福院同址或毗邻建设,开展农村“医疗融入社区照料服务”。

徐福生是西洋镇下洋村的村医,在村卫生所工作了49年,是村民心中的“养生宝典”。“少吃盐啊,你这血压有点高!一天就吃6克盐,勺子尖那么一点!”徐福生一边给村里的老人量血压,一边叮嘱道。

下洋村幸福院与卫生所同址而建,为村民提供24小时便利服务,老人们常聚在这里聊天、打牌、看电视。“徐大夫给我们免费测血糖、血压,有个头疼脑热,晚上也能来看诊。”聚在幸福院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讲着,“他还常常给我们开健康知识讲座,提醒我们谨慎买保健品,不要上当!”

此外,永安市还实现了乡镇医养结合签约服务全覆盖,开展上门巡诊服务,各乡镇卫生院与乡镇敬老院签订医养合作协议书11份,在敬老院设立医生工作室,为老年人提供巡诊、急诊、转诊等服务。

“互联网+点菜式”,山区养老不离家

山多,是记者对三明市的第一印象。连绵起伏的山间,是不散的雾和若隐若现的茶园。山里道路蜿蜒曲折,村与村之间呼唤可闻,但路程却可能要半天。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如何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更便捷可及的服务?

走进大田县居敬泽惠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大屏上滚动着实时健康监测信息,呼叫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处理寻呼和预警。

“大屏上一条条数据,连接的是山区里一个个老人的家庭,更是一份份放不下的牵挂。”中心负责人蒋联松说,“我们在服务对象家中安装了智能体征监测和紧急呼叫设备,实现了老年人家庭与智慧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有效连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睡眠、呼吸、心率等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体征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提交风险报警,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家属。”

这样的智能化改造,守护了老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将智慧化养老服务延伸至老人家中。

据了解,大田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万余人,其中87%居住在农村。农村山高路远,老年人出门不便,在获取社会资源、公共服务以及满足养老需求上存在较多困难。大田县创新“互联网+点菜式”山区养老服务机制,让老人养老不离家。

“今年,大田县投入450万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65周岁以上低保对象、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7类人群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大田县民政局局长黄桂珍介绍,大田县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15张,为12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现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全覆盖。

走进陈亨加老人的家,两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穿着红马甲的曹明琴,身手麻利地爬上窗台,将积满灰尘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不一会儿又把房间里凌乱摆放的生活用品归置整齐;穿着白大褂的方来群则坐在老人床边,一手操作着仪器为老人理疗,一手为老人的手指做辅助按摩。

据介绍,二人都是自带“才艺”与设备上门服务的孝老员,曹明琴开过推拿店,并在家政服务公司接受过培训,方来群则在附近经营着一家诊所,主要提供中医理疗服务。

“父亲长期卧床,我照顾起来很吃力。申请上门服务后,孝老员每月定期上门提供打扫卫生、理疗按摩等服务,还陪他聊天,服务十分细致。”陈亨加老人的儿子说。

“我们组建了2000多人的孝老员队伍,与1117家医疗、商场、餐馆、保洁等服务机构签约,依托智慧平台,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服务中心就近精准调度,实现1分钟接单、15分钟响应、30分钟内上门服务,即便身处农村的老人也能享受多样的养老服务。”蒋联松介绍,今年以来,已为居家老人提供84121人次上门服务。

“智慧赋能,把养老床位搬回家,创新发展山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实现了老年居家养老夙愿,也降低了农村养老成本。”黄桂珍说。

孝亲敬老之风吹遍三明

“我们公司取名为‘居敬泽惠’,正是源自中华孝典《二十四孝》编撰者郭居敬的名字。作为孝道故里,为老人服务我们责无旁贷。”蒋联松表示。

大田县只是一个代表。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发源地,孝亲敬老这一理念贯穿三明全市上下。

在三元区富兴堡街道东霞社区,老旧小区虽然车位紧张,然而凡老人单独居住的,子女日间前来照顾,车辆进出免费。“小区里有4位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我们的‘红色管家’自管会成员会为他们提供24小时‘一对一’服务。”东霞社区党委书记叶淑芳介绍。

在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村口醒目位置立着一块介绍农村社区住房规划改造项目的牌子,强调“充分考虑老人房设置、无障碍设计、老年人活动设施”,体现了尊老爱老助老的理念。

在三元区复兴堡街道富文社区“乐龄家园”,每天有100余位老年人参加歌舞、书法、棋牌等活动,丰富了老年生活。“不久前,60多岁的林婆婆老伴去世,她深受打击,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富文社区党委书记李秋梅说,“通过在‘乐龄家园’和老伙伴们开展交流活动,林婆婆逐渐打开心结,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问诊、康体娱乐、老年学堂……三元区在全区打造的“乐龄家园”医养结合项目,已成为附近老年人的社区“幸福驿站”。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