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钱 维
体球网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深入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养老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机制创新、破解难点堵点,努力守护全体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建体系,创新政策保障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南京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研究和推进养老工作;专门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25个政府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实行“组织发动、高位推动、部门联动”;连续多年将养老工作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养老服务年年都有新进展、新成效。
加强制度建设。南京市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十余个养老政策文件,特别是2018年出台的“南京养老十条”,对养老机构规划布局、服务标准、运营模式、质量监管等予以明确,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体系。2020年,出台了综合养老法规《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标志着南京养老服务进入法制化发展阶段。
加强考核评价。南京市“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年人占比”被列为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在每年全市对各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和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明确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比例、千名老人床位占比”3项养老工作指标纳入其中,并加大考核权重,加强跟踪督查,强化结果运用。
增活力,创新多元共建机制
强化政府托底。南京市近1.3万名特困老年人实现“应养尽养”,1.6万余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按需入住”,所有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每月可享受2小时—48小时不等的免费照护服务;为4.2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制订《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在省目录30项的基础上,增加紧急呼叫服务、就餐补助、入住养老机构补贴等6项市级基本养老服务。
助力家庭尽责。南京市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免费培训纳入基本养老服务目录,2021年以来,参训老年人家属超3.2万名;向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料亲属按照每年15天、每天150元的标准提供“喘息服务”,目前已累计惠及2000余户。
引导社会参与。南京市将社区40%以上的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有效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社区居家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从2012年的8个增长到目前的1400余个;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了名称、风格、标识、布局、设施、规范、服务“七统一”的示范性助餐点25个,建成了工作目标、服务对象、补贴标准、建设规范、运营要求“五明确”的认知症社区服务中心10个。
激发市场活力。全市社会化养老机构占比超过80%,外资、国资、产业资本纷纷布局南京养老市场,7家养老服务机构入选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2022年,向200余家在运营的民营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纾困资金2011.3万元,其中惠及小微机构108家。
提质量,创新精准供给机制
破解关键难题。南京市为了破解机构养老“一床难求”的困局,探索并建成了家庭养老床位9000余张,把“机构式”服务送进门,为老年人节省费用30%以上;为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需求,全市建成社区银发助餐点128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36个,每年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超过1500余万人次。
完善标准体系。南京市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系列标准,对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人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等级养老机构192家,占比达59.6%;为了解决居家上门服务不够精准的问题,制定了一份完整的记录、一份有效的评估、一份有力的保障、一份规范的协议、一份明确的清单、一份常态的回访“六个一”服务规范。
推动医养融合。南京市已建成具备医疗、养老双资质的社区居家综合护理中心119个,覆盖全市60%的镇(街);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比例超过90%,其余养老机构也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融合协议;推出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目前已惠及2.1万余名老年人,不断满足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推进智慧监管。南京市成立有编制、有独立办公场地的市级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建设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凡补必评、凡服务必评、凡评必挂钩”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电话回访、实地核查,实现养老服务全方位“上线”、智能监管全天候“在线”。
强支撑,创新要素保障机制
强化规划支撑。明确市民政局为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承担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组织协调职能,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全市已规划养老服务设施210余万平方米;强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占用整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收回养老服务设施5万余平方米。
强化人才支撑。南京市针对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问题,出台了财政补贴机制和“十百千万”培养计划,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对从事养老护理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3万—5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对工作1年以上的养老从业人员每月给予100元—800元的岗位补贴;市、区联动每年对50%的养老从业人员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近5年有12人次在国家及省级养老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奖。
强化科技支撑。南京市以“区块链+民政(养老服务)”国家创新应用试点项目为引领,持续推进“宁享养老”综合信息平台开发工作,建设“区块链+民政”可信数据管理中心,完成“区块链+‘宁享养老’一站办”“区块链+养老服务调度”“区块链+养老机构补贴监管”等场景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领域数据治理专业化、精准化、科学化水平。
强化财政支撑。南京市明确福彩公益金不低于55%的比例用于发展养老服务;市级财政将养老作为重点民生工作,制定运营、服务、人才等养老系列补贴,“补供方、补需方”平衡兼顾,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体系财政年投入达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