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金婚伉俪晒幸福倡新风

时间:2023-11-0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翟   倩

10月25日,一场金婚补领结婚证集体婚礼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举办,来自铁南街道铁南社区的3对老人是这场集体婚礼的主角。

伴随着一首《最浪漫的事》,3对金婚老人身着红色唐装,相互搀扶着缓步走到红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服务台前,郑重签下婚书。

“因缘而遇,因遇而识,因识而知,相识相知……”婚书以宣纸为底装裱于卷轴之上。打开后,右起“婚书”二字苍劲有力,中间部分写有夫妻双方的名字,用富含美好祝福的文字和喜鹊、灯笼、莲花等元素装点。值得一提的是,最左侧“余生有你”的“你”字缺了左右两点。“我们特意留下这两点让老人自己填上,类似舞狮点睛,增加仪式感,让婚书更具纪念意义。”红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姜文明说。

金婚老人陈景明手持签字笔,严肃而认真地为自己的婚书填上了这象征完整、美好的“两点”,一旁的爱人赵秀华笑意盈盈。

红山区是全国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位于乌兰哈达婚庆公园门口的婚姻登记中心设立了中式颁证厅、现代颁证厅、室外颁证基地及婚姻家庭文化展馆。此次活动中,区婚姻登记中心便是在中式颁证厅为老人们颁发了结婚证。“邀请金婚老人补领结婚证,是想以他们为榜样,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姜文明表示。

3对老人在现场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50多年的婚姻生活经历。

“我们结婚时只有同事腾出来的10平方米的单身宿舍,没有灶台,就在屋门口点个煤球炉;没有亲人,简单两副碗筷,就过了一辈子。今天,我们穿上唐装,向年轻人讲述老一辈人的爱情故事,很有意义!”拿着补领的结婚证,张录和吕桂芝心情激动。

“1972年,我们在媒人的撮合下擦出爱的火花。那时,我们都不富裕,婚礼就是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回忆起当初结婚时的场景,张丽革感慨万千。一旁的老伴王宗学赶忙搭话:“50多年了,你对家庭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步入古稀之年,能牵手在公园里补领结婚证,品味半个世纪的浪漫与幸福,挺好!往后余生,咱们一起相依相伴,继续幸福地走下去吧。”

3对老人从风华正茂走到白发苍苍,“‘欠妻子一个婚礼’是他们几十年来一直放不下的心事。”活动组织方、铁南社区主任张艳杰跟几位老人都非常熟悉,“为他们举办集体婚礼,就是要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唤起人们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爱情的向往。”

老人们平凡而不失浪漫的爱情故事,让现场观礼的年轻人感动不已。“爷爷奶奶的爱情,看似普通却感人至深,让我们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向往,期待能像他们那样长长久久、和和美美。”新人小李说。

活动中,老人们还和铁南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参观了位于乌兰哈达婚庆公园内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馆,了解婚俗改革政策,聆听优良家风教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