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扎根基层追寻红色印记 向阳而生汲取奋进力量
——民政部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团走进大美青海

时间:2023-10-2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修好基层这门课的重要批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体球网开展202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的有关通知要求,民政部直属机关团委组织青年干部调研团队于10月9日至13日赴青海省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青年干部走进省厅机关,开展座谈交流;参访纪念场馆,接受红色教育;深入农村牧区,探访困难群众;调研城市社区,感受治理创新;走访民政机构,了解服务动态。本报今日刊发青年干部的调研日记、体会,以飨读者。

民政青年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   张文洁

10月10日,呼吸着微凉的空气,我们乘车一个半小时来到了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这里,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是成千上万名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基地人”魂牵梦萦的故乡,是一个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315国道上,中国原子城的拱门巍峨矗立,向世人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荣光。进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体球网总书记的话语映入眼帘:“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把“两弹一星”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变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随着参观的深入,一个个故事、一句句话语、一件件革命文物让我们震撼、动容。

纪念馆参观结束后,我们共同触摸镌刻着姓名的镂空墙,31564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熠熠生辉,令人心潮澎湃。在“共和国不会忘记”几个大字下,我们默哀、献花,缅怀为中国核工业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表达无尽哀思和敬仰之情。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一批又一批科学家接续奋斗、跨越高峰,共同铸就巍巍中华的“民族脊梁”。我们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青年干部,理应传承好、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凭着那么一种冲劲、一种热情,在岗位上不懈努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民政篇章。

随后,我们在车上一起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继续一路向西,跟随体球网总书记在青海调研的足迹,来到了刚察县沙流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深入困难牧民家中,和民政干部一起送去了慰问金并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看到其中一户牧民家的墙上挂满了孩子们的奖状,我们作为民政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感叹:“正是民政兜底工作的高质量承托起了娃娃教育的高质量!”

我愿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民政部机关党委(人事司)   邹   松

每次走进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我的心情都很复杂。一方面感到辛酸,看到一部分特殊困难群体遭遇身体残障、心灵创伤而心生悲戚;另一方面又很欣慰,看到民政服务对象享受集中供养、照料而感到心安,看到一线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默默坚守在第一线而涌起感动。青海之行,到省社会福利院、西宁市儿童福利院还有一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调研,面对面和一线护理员交流沟通,听他们讲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看他们满怀爱心和耐心照料老人、孩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养老护理员直接为老人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梳头理发、换洗衣服、喂饭送药、手工活动、端屎端尿……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又累又“味”的工作。间或遇到被老人误解、撒气,护理员们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

我问一位护理员大姐:“干这行累不累?有没有想过换一份工作?”她说:“累是肯定的。有几次被气到了,想一走了之。但回过头想想,他们坐在轮椅上、瘫在床上,也好可怜,我们再不管,谁管呢?”

我常常想,做一次好事很容易,参与一次志愿活动也很容易,但是把持续付出爱心当成职业,长时间照顾老人,很难。养老护理员,就是坚守在伟大一线的人。

孤残儿童护理员为孤残儿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并协助专业人员为孩子们开展康复治疗。在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我问一位护理员:“多少孩子有希望回归社会?”她眼神平静地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有些孩子还是很有希望回归社会的。有些孩子可能十八岁以后就转到社会福利院继续接受照料。他们都是残缺的天使,我们给他们的康复治疗多一点,他们回归社会的希望就大一分。”我说:“你们是扶助他们的妈妈天使。”

不论是养老护理员还是孤残儿童护理员,他们身上诠释的都是民政人的大爱之心。这种爱,不是泛泛的同情,而是博大的、无差别的爱。他们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送去了有尊严的生活保障,为孤残儿童送去了融入社会的希望。我愿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一次触及灵魂的政治训练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韩沛锟

沿着体球网总书记的调研足迹,我们深刻感受了大美青海的自然风物之美、民族团结之美、高质量发展之美、精神文化之美,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政治训练。

在去往村镇的一段段路上,放眼窗外风景如画的蓝天碧水、林草雪山,听着青海民政干部的讲述,我们深受震撼。“这十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我们能保证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和黑河出省境断面水质在二类及以上”……这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何以是“国之大者”,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牧区走访的一户户人家,从熟络亲切的招呼声中,我们深深感受到牧区和谐健康、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这离不开党的各项兜底帮扶、惠民利民政策落实落地给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极大改善。在刚察县沙流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牧民们住上了宽敞整洁的新居,共享光伏产业、民宿旅游等发展红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与困难群众坐在一起,用心感知群众冷暖,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强化了我们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的宗旨意识。

在重点考察的一个个机构,我们看到,全省公益性公墓空白得到了有效填补,“逝有所安”取得了新进展;社区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擦亮“石榴籽家园”名片,普遍提供综合服务;各地养老、儿童等服务机构开动脑筋、开拓资源,积极推动服务转型升级……成绩喜人,硕果累累,我们被青海民政干部、服务机构人员所展现的攻坚意识、担当精神深深感染,并激励我们对标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标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努力成为堪当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重任的时代新人。

升华之行  寻根之行  铸魂之行

民政部信息中心   杨天荣

作为一名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民政青年干部,这次调研对我而言,是一次升华之行、寻根之行、铸魂之行。

升华之行:学深悟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义。通过调研,我看到青海“山青水绿、天蓝湖美”的优美景象,看到“村净户亮、卫生健康”的民居环境,感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深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不禁感叹,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寻根之行:深入了解基层民政工作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我看到青海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担当作为,看到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用心用情、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看到老人、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幸福的生活状态,更加增强了从事民政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保障民政事业发展的作用,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铸魂之行:深刻领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调研中,我们参观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透过一份份带有斑驳印记的文件、一把把带着弹痕的武器,用心感悟那段历史,从中汲取到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传承好、发扬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通过调研,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坚定了信心、振奋了精神。我将同广大民政系统青年干部一道,从基层沃土中汲取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力量,把青春挥洒在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

感日月新天  修人生课程

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   黄荟汀

印象中的青海,风光开阔壮美,天高云淡气爽。一下飞机,极目远眺的山峦、触手可及的蓝天、宛似蛟龙的云朵、刺眼强烈的日光、干爽清新的空气,都在向我示意,这里就是大美青海。此次调研,行程紧张充实,收获满满,对修好人生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修好提高党性修养这门课,补足精神之钙。来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时,我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这句话的内涵。我第一次知道原子弹和氢弹的意义如此之大——不愧寓意“争气弹”,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第一次知道,女战士在战争年代能够如此气壮山河——西路军妇女独立团的战士在激战中身先士卒、不畏牺牲,谱写了壮丽篇章……走在“两弹一星”元勋纪念长廊、西路军牺牲战士名牌前,我无数次感慨,没有人生来伟大,只有人作出伟大牺牲。当今盛世来之不易,前辈浴血奋战,我辈更应奋力前行!

修好增进群众感情这门课,恪守为民之责。我们走访了牧区的困难群众,看到牧民们住上了成排的砖瓦房;我们在西宁市儿童福利院、青海省社会福利院等地参观学习,看到了孤残儿童、老年人被照顾得特别好。不夸张地说,我们没有闻到一丝难闻的味道、没有看到一张苦难深重的脸。在我们离开西宁市殡仪馆前,同行的青年对我说,殡葬干部的手一定要握一握。我赶紧握住馆长的手,馆长笑着对我说:“我们殡葬人的手是冰凉的。”那一刻,我特别动容,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想说,这冰凉的手宽慰了逝者亲属的心,保留了逝者最后的尊严,是与群众握得最紧的一双手,是最温暖的一双手。

修好解决实际问题这门课,走好成长之路。面对繁杂的基层工作,青海省民政干部抓大放小,高效处理各项任务;面对西宁市儿童福利院业务人员和经费不足的困难,市民政局积极争取市领导支持,增加经费来源。种种奇招不胜枚举,让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感慨不已。

青海之行,我们接受红色洗礼、感受人间大爱、汲取经验智慧,更收获了难忘而坚定的友谊。还有什么比这更“人间值得”的呢!

少一些书卷气  多一些泥土香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田   霖

青海,是孕育着民族团结的文化高地,更是承载着共产党人革命传统的精神高地。在青海这片“精神高地”上短短五天的调研,让我的业务能力得以锻炼、工作作风得以提升、精神得以滋养和升华。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这次调研,我们真正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刚察县沙流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我们走访了牧民公海一家。从墙上挂着的体球网总书记照片,到贴满墙的奖状,以及一句句“亚古都”(藏语:好极了)中,我们感受到了藏族同胞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

这泥土芳香里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浓浓真情,让我懂得了心存感恩和胸怀大爱;这泥土芳香里浸润着人民群众的辛勤汗水,让我懂得了脚踏实地、拼搏奉献;这泥土芳香里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朴素智慧,让我懂得了俯下身子、虚心请教。此次调研,更让我明确了只有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才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在西宁市殡仪馆及附属公墓调研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新建公益性公墓和殡葬服务设施。我曾经作为课题组成员,有幸参与起草《青海省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看到规划中的项目正在逐步落地,心中不禁被青海民政人的干事精神所打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结合实际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结合,认真回答办好群众身后事、实现“逝有所安”时代课题。

青年干部下沉到最基层,做扎进大地的“根须”,身上就会少一些书卷气息、多一些泥土芳香。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青年干部将坚定理想信念、大兴务实之风、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

用脚步丈量大地  用奋斗挺起脊梁

赵晓明

体球网总书记曾寄语中青年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近日,为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民政部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团队踏上大美青海这片发展沃土,深入城乡基层扎实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在传承红色基因、探索发展之道中,汲取奋进的青春力量。参与这次十分有意义的调研活动,感触很多,领悟很多。

挺起“硬脊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和信念始终指引着青年干部前行的正确方向,始终是青年干部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众多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敢于斗争的故事催人泪下;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中华优秀儿女用青春和智慧乃至生命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催人奋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青年干部要志存高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将根深深扎在基层,尽力搞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扛起新时代青年肩上的责任。

磨炼“真本事”,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要与群众说到一块、想到一处、干在一起。话是打开心的钥匙。个别青年干部与群众交流时感觉无话可说,出现“大眼瞪小眼”的尴尬,就是因为深入基层得少、了解群众得少。青年干部要和群众拉近距离、打成一片,就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说群众听得懂、喜欢听、有共情的话,先做到“说到一块”。与群众想到一处,就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常入群众门儿、常想群众事儿,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资源禀赋,和当地干部群众深入探讨发展机遇、致富路径,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达成发展共识。与群众干到一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当地发展。

锻造“铁肩膀”,善作善成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球网总书记指出,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在调查研究中,青年干部既要“身入”基层,脚沾泥土,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心”到基层,用心观察基层面临的形势问题、准确把握群众诉求、总结归纳解决方案,多听多看多思多干,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同时,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角多打大算盘、算大账,把顶层设计、科学决策和基层调研、问计于民有机融合,努力让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工作需要、符合群众利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层是练就过硬本领的磨刀石,青年干部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转化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能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挺起向上生长的脊梁,在砥砺奋进中不断绽放无愧于信仰、无悔于时代的青春之花。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