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拾级而上 向善而行
第十届“中国慈展会”达成意向对接资源逾79亿元

时间:2023-09-19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伟涛

从2012年到2023年,历经11年;从“发展·融合·透明”到“共建现代化慈善,聚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中国慈展会”)成功举办了十届。十届展会,以不同的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推动慈善事业创新发展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成为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的平台,也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慈善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9月15日—17日,由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慈展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5800多个机构、项目和产品参展。据统计,3天的时间,吸引了超过28万人次线上线下参观、参会,达成意向对接资源逾79亿元。

展会成效:参展机构和项目数量创新高

9月15日上午,第十届“中国慈展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沿会展中心门前台阶拾级而上,两侧摆放的历届展会主题展板吸引着众多参会者。“发展·融合·透明”“慈善,让中国更美丽”“聚集精准扶贫,共创美好生活”……这些展板以不同的主题介绍着“中国慈展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善意。

“让身边有力量,让人人可公益”“尽我所能,人人公益”“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为致敬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爱心力量,本届慈展会设立了“十届特展”,集中介绍“中国慈展会”和新时代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成就。

“2012年首届‘中国慈展会’有500多家公益慈善组织、企业设台参展,之后参展数量逐届增加,今年的第十届展会更是吸引了全国5800多个机构、项目和产品参展,参展机构和项目数量均创下历年新高。”第十届“中国慈展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展会较上届参展规模增幅达30%,超28万人次线上线下参观、参会,达成意向对接资源逾79亿元。

本届展会围绕“共建现代化慈善,聚力高质量发展”主题,依托展示交流、研讨会议、资源对接和配套活动四大板块,全面呈现我国慈善行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机遇,着力打造以展会带动慈善项目展示、行业交流、趋势共享、资源链接的“一展多元”新格局,有力促进了社会慈善资源的交流、对接与合作,为共建现代化慈善、助力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向善合力。

展会现场:科技向善,为爱聚力

戴上“眼镜”可以辨别多个防诈骗场景、打开应用程序能观看一系列电子手绘图书。第十届“中国慈展会”聚力民生福祉,设立了慈善高质量发展成果馆和美好生活体验馆两大主题展馆,全面呈现各类慈善主体在服务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和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特色项目和创新成果,突出展示了科技在助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中的服务方案与应用场景,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集团)展位设立的“AI标注体验”是本届展会的十大互动打卡点之一,引来不少参会者跃跃欲试。这项体验用趣味游戏还原了“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日常工作场景。“这是我们‘蓝马甲行动’中的一项反诈知识虚拟实境互动体验,公众可以通过虚拟实境游戏的方式识别常见诈骗场景,学习反诈知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围绕用数字技术助力女性发展,蚂蚁集团发起了“数字木兰”系列计划,从基础保障、创业就业支持、多元发展三个层面,助力提升女性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在展会上,蚂蚁集团还展示了数字助老、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等实践案例。

“这些书桌、凳子都是废旧校服再利用制成的。”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陈全河告诉记者,据测算,如果能将全国的废旧衣物进行再利用,每年至少能节约煤炭等资源上千万吨。“我们想通过在展会上的展示,倡导更多人能参与到这项行动中。”

樊志勇是云南省大姚县彝族刺绣合作社的负责人,经过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在产品创新、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帮扶,今年她作为家乡非遗——彝族刺绣的代言人参展,展示刺绣技艺,现场教观众制作刺绣,传承民族文化。“以前,彝族姑娘做刺绣是为了添新衣;而现在,做刺绣是为了把千年手艺绣出来的美传给更多的人,也是为了更有尊严地创造美好生活。”樊志勇说,很庆幸在创业这条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让自己找到使命。

本次展会首次设立10个社区分会场,为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人次的观摩团人员提供了社区慈善观摩新体验,充分展示了深圳在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经验成果,推进深圳与各地在民生服务领域的交流互动。

展会发布:股权慈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展会期间,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了多项报告。其中,《中国股权慈善报告》总结了国内外的股权慈善实践经验,为公益慈善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从业人员等提供了股权慈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报告指出,我国股权慈善在发展过程中虽面临一些问题,但仍是助力第三次分配落地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捐赠股权助力公益慈善活动开展,能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融合了企业、社会组织、有影响力的个人等社会力量,为调节社会收入和均衡财富助力,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期发布的《中国数字慈善发展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数字慈善以捐赠和交互为核心,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变。首先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慈善募捐和捐赠方式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跃升;其次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创新多元的公益行为扩大了公众参与慈善的规模;再次是借助更多数字化工具,使捐赠人、志愿者、慈善工作者、爱心人士融入数字慈善生活,推动了慈善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慈善效能,促进了社会信任。

展会研讨:凝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共识

围绕开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等议题,展会组织了一系列主题研讨会。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全面提速,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一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需要发展好慈善事业,以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积极作用,同时促使整个社会文明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以创新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新理念,形塑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模式。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对科学和慈善的看法。他表示,西湖大学的发展和实践受益于学校与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纽带联系,期待更多捐赠能继续支持中国基础研究的未来、核心技术的突破,支持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场主题研讨会、25场分议题研讨会和社群圆桌派,展会期间,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围绕科技向善、慈善教育、慈善信托和数字公益等,分享了前沿理念与创新实践,深入探讨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和有效模式。

除了“展”和“会”,第十届“中国慈展会”继续在资源对接方面发力,通过展前实施“联益计划”,展中开展重大资源签约对接、专题路演、信息发布会以及系列专题对接洽谈会等活动,规模化、精准化地引导和撬动各类慈善资源向一线社会组织、民生服务领域汇聚,促进展会提质增效。展会期间,共开展了203场专题路演推介会、信息发布会、资源洽谈会和公益展演等,举办了15场科技向善创新案例发布会和科技向善应用场景观摩体验会,展现了前沿技术在慈善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开拓了科技创新的慈善场域,进一步引导前沿技术向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的方向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