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江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有甜头有奔头有劲头

时间:2023-09-1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   婷

在江苏省推进“十四五”时期“苏适养老”品牌建设进程中,在一幕幕全流程养老服务场景中,活跃着一大批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能力评估师、医务工作者、康复师、适老化改造师、营养师等的身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老年人提供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成为“苏适养老”蓝图中一道亮丽风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江苏省接连推出的养老服务人才政策切实有效,才让养老服务岗位上的人们坚定理想、敬业奉献。

机构养老服务场景

● 厨师长王伟 (江苏省老年公寓)

“餐饮部所有业务由我把关,入口的东西,一定不能出错。”每天早晨7点,王伟就来到江苏省老年公寓厨房,先查看早餐准备情况,再进入库房核对午餐菜品,备菜间、灶前、老人桌前,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此前,王伟在饭店工作,看到老年公寓招聘,他决定来试试。“我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不浮躁,根据老人口味、身体状况、季节变换等专心研究餐品,保障营养和品质。”每月轮休6天、每天工作7小时,王伟觉得工作和生活都能很好地平衡。

此外,单位为其缴纳五险一金,逢年过节工会有慰问,只要努力工作,不用担心下岗,这让王伟吃了一颗定心丸。提到未来,王伟笑着说:“我认定了这份工作,希望老人们身体健康,单位发展越来越好,如果工资能涨点就更好了。”

● 护理员张敏 (江苏省老年公寓)

1992年出生的张敏,一毕业就来到了江苏省老年公寓从事护理工作,一转眼已经10年,从一线养老护理员到楼栋管理员,她与3名伙伴挑起了照护38位老人的担子。

一线服务工作很琐碎,早班从6:30开始,查房、送餐、测量体温血压、发放报纸……一上岗,张敏就忙得脚不沾地,对于身体风险较高的老人,还要定期上门宣教,虽然忙碌,但每项工作都得心应手。

刚参加工作时,身边人会讲,“工资太少了。”“为什么要去照顾老人?”但是坚持下来后,她觉得一切都有意义,“跟老人和同事们相处久了,感觉就像家人一样,单位每月都会进行业务培训,无论从情感还是个人提升方面,都很有成就感。”

张敏目前是技师职业等级,在听说江苏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时,她很兴奋:“这是对我们职业的认可,在这个有温度的行业里,工作感觉更有动力了。”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金佳慧(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

今年35岁、有着护士专业背景的金佳慧,已经在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工作了13年,从一线干起,历任楼层管理员、护理部主任、副院长,一路走来,福利院的老人们见证了她的成长。

每天早晨7:00,金佳慧便开始忙碌,走访老人、开晨会、制订工作计划、餐饮安排……工作内容虽多,但她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她的工作中,老年人能力评估尤为重要。据她介绍,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况、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评估,确定老年人服务等级,才能制订服务计划,并安排合适的护理员进行照护,从见到老人到老人入住,评估内容有200余项之多,“只有仔细、严格地评估,才能为老人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景

●护理员刘小菲(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1996年出生的刘小菲,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便留在一家养老机构做护理员。她细心、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赞不绝口。今年4月,机构因运营问题闭门歇业,18位老人找到她,“你去哪里,我们跟着你。”

“不能辜负老人的信任。”刘小菲开始了寻找之路,价格优不优、环境好不好、饭菜香不香、地段是否方便,找寻十几家机构后,她最终选择了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里房间大、设施齐全、布局温馨、餐食可口,很适合老年人。”刘小菲与18位老人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

目前,刘小菲是中心3楼的楼层主管,中心负责人已为她规划好了职业发展路径。一心一意照顾好老人,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刘小菲正向未来一步步迈进。

●社工耿彤彤 (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轮值总干事)

2012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耿彤彤,前往广东一家社区服务机构做社工,2015年,听闻师姐孙陈号召,便来到了太仓。

让耿彤彤意外的是,太仓虽是一座县级市,但社工起步早、发展快,政府支持力度也大。“机构里大家经常在一起碰撞火花,有意思、有朝气。民政局领导经常来找我们聊工作、谈心,只要政府重视,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对老人进行评估、向社工派单、入户调查、链接资源、开展社工督导……从一名普通社工,成长为中心轮值总干事,从助理社工师到高级社工师,耿彤彤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2017年,耿彤彤当选为太仓市政协委员,还相继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百名社工人物、苏州市社会工作人才先锋代表等荣誉。对于未来,耿彤彤信心满满。

●医疗护理员董艳萍 (江苏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2018年,董燕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我主要为老人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固定服务6位重度、中度失能老人,按日程表排开,每天服务4位,每位老人服务时长2小时。”

每天早晨8点开始,为老人换尿布、翻身、洗澡、喂药……看着瘫痪在床的老人们通过自己的服务变得干净整洁、精神良好,董艳萍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医疗护理师的工作要求更专业。资格考试培训30余项内容,喂药、注射胰岛素、测血糖、更换尿管、急救等医疗服务内容占了一半,技术熟练了,服务老人更加得心应手。

董艳萍表示,对目前的收入待遇她很满意,除基本工资和绩效外,公司为员工设立了爱心公益金,提供健康关怀、大病帮扶、高温补贴、电动车被盗补助等一系列福利,她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份工作虽辛苦,但总要有人去做。”

●院长徐小燕(苏州市姑苏区居家乐西大街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43岁的徐小燕转行到养老服务业不足2年的时间,在江苏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完善的培训体系下快速成长,取得养老护理员中级证书。在日间照料中心工作1年多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选聘,今年7月晋升为姑苏区居家乐西大街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院长,该中心除了具备日间照料中心功能,还设置了一个拥有10张床位的社区嵌入式小微公寓,徐小燕带领一个8人团队负责整体运营。

企业完善的内训体系、开放的选聘成长机制让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充满信心。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她喜欢居家乐这种学习型企业提供的各类培训学习机会,让自己不断充实、不断探索,争取实现更大的价值。

●适老化改造专员曾志峰 (江苏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2022年,曾志峰从一家智能产品销售公司来到江苏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了一名适老化改造专员。

还记得为一位农村老年人上门改造,看着老人破旧、杂乱的房屋,曾志峰被深深触动了。他和团队为老人翻新了房屋、改造了厨房、安装了马桶,还去村委会为老人申请了一部空调,“就是想让老人过得舒适、便利、安全一些。”

虽然入行仅有一年多,但曾志峰早已成了适老化改造的专家。上门看一眼老人的房间,与老人聊一聊天,他便能初步判断出适老化改造的方向;了解基本的养老服务政策,发现有老人符合却没有享受的,他便成了政策宣讲员;为了让自己更专业,闲暇时间,他就去康复辅具展示厅、老博会等转转看看,不断积累经验。

●话务员华志芳(江苏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阿姨好,这里是居家乐,明天在家吗,我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您服务。”华志芳每天都通过电话为老人和服务人员“牵线搭桥”。

综合电话沟通情况,华志芳要为服务人员安排好工作时间表,服务结束后要进行回访,同时根据量表对服务情况进行打分。每天她接打电话近300个,“跟老人说话吐字要清晰,语调要柔和,更要细心、耐心。”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年,她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

让华志芳感动的是企业的温情。她是单亲妈妈,孩子读书时花费较大,居家乐成立的“金秋助学”基金,为她补贴了部分开销;公司还设立了“特别委屈奖”,100元的金额虽然不多,但让她的心里很暖。在华志芳看来,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才能把员工凝聚在一起,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农村养老服务场景

●护理员杜美红(新沂市塔山养老康复中心)

“在外打工辛苦不说,还顾不上家里,不如去旁边的养老院工作。”进入养老行业,是杜美红和邻居闲聊时的决定。

下定决心,杜美红没有着急应聘,她先来到人民医院住院部,从护工做起。“医院有系统的上岗培训,先学了技术,服务老人才更有底气。”“偷师学艺”后,她便进入养老行业。

每天5点起床,忙好家里事务,杜美红便来到养老院,为老人洗脸洗手、更换衣物、整理房间、送餐喂饭……工作虽然辛苦,但她很喜欢,“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好,这份工作我能干得了、能干好,这种感觉很好。”

今年55岁的杜美红,在养老院已经工作了2年,她告诉记者:“这里都是本乡本土的老人,相处久了,跟自家老人没什么区别,只要我能干得动、他们需要我,我就不会离开。”

●医生徐贵永(新沂市钟吾养老服务中心)

2020年,56岁的徐贵永从乡镇医院退休后,选择来到养老机构,他说:“年轻时工作忙,对父母有亏欠,现在父母不在了,想把这份亏欠弥补回来。”

徐贵永所在的钟吾养老服务中心是医养结合机构。“在养老机构工作,不像在医院,不能在诊室里等老人来,而是要把服务送到老人床边。”他告诉记者,这里的老人年纪偏大、基础病多、突发事件多,因此责任更大,“虽然很辛苦,但每天看到老人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

对于工资待遇,徐贵永坦言,“如果去私立医院,会比现在高很多,但在这儿收获的满足感,在哪都比不了,我要尽心尽力,让老人们安享晚年。”

康复师晁天成(新沂市钟吾养老服务中心)

2021年,从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毕业后,24岁的晁天成选择来到新沂市钟吾养老服务中心做一名康复治疗师。在他看来,“老年人基础病多,要为每位老年人制订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对我来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走进康复治疗室,一块白板上面记录了晁天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从9:00到17:00,7位老人的康复计划把一整天塞得满满当当。他告诉记者,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过程,量表评估—开具医嘱—病人沟通—开始治疗,过程中还要根据老人恢复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很多老人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恢复身体机体,但很多人没有重视起来。”晁天成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老人重视康复治疗。对未来,晁天成表示:“努力让老人幸福快乐,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就是最重要的事。”

聚才育才爱才让“苏适养老”成色更足

本报记者   张   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打造高素质人才大军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江苏省以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主动作为,锐意创新,以聚才的良方、育才的举措、爱才的诚意,让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在待遇上有甜头、事业上有奔头、服务上有劲头,一支规模日趋扩大、素质整体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凸显的人才队伍让“苏适养老”成色更足。

聚才有良方  为人才厚植发展沃土

2022年,毕业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楚含茜,刚踏出校门就收到了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的入职邀请,实现了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21岁的她,慢慢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也更加坚定了为老年人服务的信心。

越来越多像楚含茜一样的专业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一线,他们在岗位上学技术、强本领、快成长,用青春和热情辉映着老人们的幸福夕阳。

“随着养老服务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新岗位,逐渐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新华告诉记者,在南京市1.4万余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过33%。

养老服务之需才,犹鱼之需水、鸟之需林。近年来,江苏省在“活水”“造林”上下足功夫,为优秀人才厚植发展沃土,让养老服务一线成为人才成长成才的梦想港湾。

据江苏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沙维伟介绍,近年来,江苏多措并举支持民营养老企业发展,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近日,该省再次对民营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纾困补贴,惠及机构1500余家,真金白银进一步提振了养老服务行业信心、激发了市场无穷活力。

同时,该省建设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8万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77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36个;加强与家政、物业、医疗护理等关联领域合作,扩大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健全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成长沃土。

育才有举措  全方位开展强基工程

数据显示,江苏约有6万名养老护理员。在江苏省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督导路忠看来,人才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据介绍,居家乐养老服务人员要经过5—7天的岗前培训,1—2个月的师徒带训,转正后的专业技能培训,每月常态化岗位提升培训,“只有将养老服务职业培训体系落地,才能真正把服务做好。”

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打造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广大老年人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强基工程。

近年来,江苏形成了学历教育、实习实训、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日渐壮大。

2021年,江苏省民政厅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全国首家本科学历起点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526人、研究生66人;全省83所中高职和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学生超5.8万人;优化养老护理员评价制度,3年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评估备案147家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超过11万人次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才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各地全方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人才发展举措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盐城市每年举办养老护理培训师、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师、养老服务膳食师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督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三师三员”培训;南通市将“居家养老照护”列入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职业目录,组建专家库,编写培训大纲和教材,形成一整套高标准的居家养老照护培训体系;徐州市规范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行为,从仪表着装、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等方面予以规范,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服务。

爱才有诚意  一揽子政策利好留人

人才流失率高是养老服务行业长期以来的痛点,薪酬待遇不高、上升通道不畅、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院长易婕总结了多年来该院的惜才、留才之道:培训赋能个人成长,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营造有爱温暖的团队氛围等等。考虑到外地员工占比达30%,福利院专门向民政局打报告,为员工每月发放1000元住房补贴。“青春相伴,夕阳更美。”易婕表示,正是有了这些举措,才把年轻人留了下来,让他们工作更安心。

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不能仅凭他们的一腔热血。江苏省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打通晋升渠道、提高薪资待遇等方面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江苏省多部门联合印发了《体球网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养老护理员一次性岗位补贴、入职奖励、特殊岗位津贴等一揽子激励制度,2021年以来已发放各类津补贴4000余万元,惠及1.5万余名养老服务人员;尤其是今年7月发布的《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养老护理职称体系,打破了养老服务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各地多措并举,着力破除人才使用、评价、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障碍。南京市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积分落户办法,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每满一年,可增加积分10分;淮安市做优服务保障,对表现优秀、家庭困难的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帮扶救助,2022年共支出帮扶资金7.6万元;连云港市对符合相关规定、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满2年且仍在岗工作的,按学历水平给予2万元—4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补……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江苏省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养老服务人才的奋斗精神、创造活力,让他们在“苏适养老”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