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 闯
点货、补货、分配工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康园超市,常某每天操持着超市里的大事小情,忙碌且充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曾因患有精神障碍而不愿与外界交流。在牡丹江市西安区心康园社区康复站接受了3年的免费康复训练后,如今的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了。
常某的康复得益于黑龙江省心康园精神康复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心康园基金会)设立的“绿蝴蝶在行动——让精障人士回家之路不再漫长”公益项目(以下简称“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目前,该项目通过建立心康园精神康复机构、孵化社区康复站、由专业团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康复训练等形式,已为2万余名精障人士开展了3.5万余人次的社区康复训练。其中,775人能够正常生活,293人达到临床康复标准。
精障人士康复诉求唤来“绿蝴蝶在行动”
“30年了,我终于又能挣钱了。”2019年7月,一位爱心人士购买了牡丹江市心康园互助服务中心精障人士制作的手工艺品,中心把钱分给了大家。50多岁的张某拿到钱后激动地说,这是他患病以来第一次挣到钱。
“当时,这位老哥哥的一句感慨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这个群体对重新融入社会的渴望和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心康园基金会发起人刘玉山说,这句话坚定了他把精障人士社区康复做好做大的决心和信心。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具有医学背景的刘玉山就成立了牡丹江市心康园互助服务中心,专门为患有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困难群体提供康复和帮扶服务。随着服务成效逐渐显现,不少精障人士在家属的带领下慕名而来,希望进行康复训练。然而,受场地、人员和经费等因素限制,机构能服务的人数极为有限。
如何能够为更多的精障人士提供社区康复服务?2017年,民政部等4部门联合出台《体球网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这让刘玉山看到了希望。
经过一番筹备,2019年7月,在黑龙江省民政厅的支持下,刘玉山发起成立了心康园基金会。次年1月,基金会设立“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旨在为精障人士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刘玉山个人为项目捐款200万元。
“绿色代表希望,蝴蝶破茧而出,‘绿蝴蝶在行动’寓意着精障人士经过社区康复后能够回归社会,开启美好新生活。”刘玉山向记者解释说。
截至目前,在黑龙江省各级民政、残联和卫健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10个地市成立了心康园精神康复机构,孵化成立了21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
精障人士的社区康复既专业又有效
心康园基金会理事长孙龙慧告诉记者,精障人士康复训练是一项周期较长、跨专业、多学科的专业服务。目前,“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77人的服务团队由社工师、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其中大多数人都有十几年或几十年的从业经历。
2019年1月8日,大庆市让胡路区心康园社工服务站迎来了31岁的赵某。她是低保对象,智力发育迟缓,患有精神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一眼看上去像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赵某进站后,精神科医师先对她的病情进行了评估。随后,具有中级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周淑华又对她进行了心理评估,并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计划。
康复训练开始后,赵某的家人每天按时接送她。她每天上午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操、朗读、画画以及写字,下午回家休息。工作人员对她每天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经过4年多的康复训练,赵某变得活泼了,也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了,在制作钻画时还能够双手并用。看到女儿的生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赵某的父母很是满意,对“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充满感激,也更有信心完成后续的康复训练了。
记者了解到,“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孵化的社区康复站除了开展室内训练、室外团建等线下活动,周一至周五还会通过“心碟谷”直播平台组织21个社区康复站的精障人士一起上课。直播内容由团队精心设计,包括心理辅导、社交礼仪和手工制作等。截至目前,直播课已经开展1460次,在线观看人数近51万人次。
助精障人士就业是努力方向
“社区康复的目的是促进精障人士回归和融入社会,他们能够实现就业也是对康复效果的印证,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多年社区康复实践,刘玉山认识到,一个人患有精神障碍,往往拖垮的是一个家庭,能够帮助其实现就业,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今年40岁的常某,已在心康园超市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刚来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时目光呆滞,偶尔出现幻听等症状,出行需要家人陪伴。经过两年多的康复训练,他变得健谈、细心和勤快。持续康复训练3年后,他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不但愿意帮助其他人,还多次在大型社会活动中分享过康复经验。2019年8月,常某被推荐到心康园超市进行职业康复训练,同时负责超市部分管理工作。
“开设心康园超市是为了让基本康复的精障人士体验就业以及和社会进行互动的一种探索。”孙龙慧告诉记者,心康园超市经营的商品种类和普通超市一样,只是店员都是康复训练后表现较好的精障人士。目前来看效果明显,已有193人经过超市工作“过渡”后成功返岗或找到了新工作。
刘玉山坦言,多数精障人士经过康复训练后是可以回归家庭、融入社区生活的,但实现再就业确实存在困难。一是康复后的精障人士仍存在一定的病耻感和功能障碍;二是社会公众对于精障人士的标签化。心康园基金会准备将“加强精障人士康复后的就业指导”列为明年的重点工作。
前不久,《绿蝴蝶在行动——让精神障碍人士的回家之路不再漫长》荣获“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奖。刘玉山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精障人士社区康复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他们将再接再厉,铭记这份肯定,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刘玉山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绿蝴蝶在行动”公益项目已经“飞”出了黑龙江,目前已经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和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开展社区康复活动,为那里的精障人士带去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