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雷 耀)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文明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13部门联合发布《体球网进一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多举措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通知》明确,要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各地教育部门要牵头联系妇联、民政、文旅、公安等部门,积极协调社会有关单位提供育人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同社会有关单位沟通联系机制。同时,家长要通过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子女在社会体验中成长等举措,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通知》提出,要健全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妇女儿童之家、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普遍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备专兼结合的专业指导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服务,重点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2025年社区建站率达到90%,服务站点每年至少组织4次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婚姻登记机关、收养登记机关等应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年要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与指导服务活动。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单位应设置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积极发挥指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
《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切实发挥好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负责在学校、社会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妇联组织、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社会协同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