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福建省三明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彰显社会组织担当

时间:2023-09-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9月上
【字体:    打印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资源、专业和慈善公益优势,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基本形成“组织有力、参与广泛、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格局。

突出精准匹配,凝聚帮扶合力。一是主动衔接帮扶单位。以“阳光1+1牵手计划”为抓手,指导各村围绕需求,主动对接福建省职业经理服务行业协会等23家省级社会组织来三明市参与帮扶,落实帮扶项目29个,投入资金317.40万元,开展物资捐赠、直播带货、道路硬化、村庄规划等助力活动16场次。二是推动多方助力。市民政局会同市乡村振兴局、工商联召开市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引导16家市级商会深化“万企兴万村”帮扶行动,先后投入款(物)420.56万元,使5770名群众直接受益。同时,成立三明市公益慈善联合会,筹集款物331.19万元,为困难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各类关爱服务。三是对接项目洽谈。全市各县(市、区)民政局积极引导本地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实地了解村(社区)需求,面对面与村(社区)进行项目洽谈,实现有效对接,增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行动的实效。截至目前,215家县级社会组织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29个,投入资金2409.87万元。

突出需求导向,推动要素下沉。一是筑巢引凤,社区服务多元化。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全市建成12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公益类、服务类、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1.04万个,开展公益活动900期,服务群众5100人次。二是完善设施,乡村治理显成效。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业优势和商业资源,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亮化工程方便群众出行。如福建省三明市江西商会投入10万元,为尤溪县联西村3公里村道安装路灯,进一步改善了梯田旅游环境。三明市旅游协会主动完善建宁县高峰村的旅游步道、旅游指示标识、旅游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引进共享单车50辆,开展旅游讲解员培训,编制1万份旅游手册,扭转村民有景不会说、有路不懂导的被动局面。三是强化“造血”,产业振兴有后劲。市民政局组织13家社会组织参与“阳光1+1 奋进新征程”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打造永安市养蜂技术协会“智慧蜂场”、三明市律师协会“村律红色联盟助力乡村振兴”等特色品牌项目。三明市沙县区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定期开展小吃制作创新技艺培训和小吃门店运营经验提升培训,推进沙县小吃“食品工厂”“人才培养”和“供应链”体系发展,目前已培训3000余人次。

突出多元模式,着力提升实效。一是助力产业振兴。推广泰宁县“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永安市“协会+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20家农业产业协会通过产业培训指导、苗木籽种提供、产品订单回收等方式带农增收。二是助力电商致富。大力引导电商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帮助农民快速掌握直播带货技能,培育一支“懂乡村、留得住、专业强”的电商人才队伍,以直播带货促进农产品销售。全市累计开展电商就业创业培训20期,培训农户1100人次,培育电商帮扶示范户50户,各级社会组织共购买帮销农产品230.66万元,以直播方式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助力上岗就业。鼓励引导餐饮烹饪、建筑、快递、青年企业家等行业协会和职业培训类学校,强化技能培训,积极稳岗扩岗,发布就业岗位380个,设立就业实习岗位120个,吸纳农村就业人口200人,更好应对当前需求不平衡、岗位选择少的就业环境。四是助力乡风文明。引导社会组织有力发挥推进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的积极作用。如三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指导宁化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修订村规民约、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村民自治”等举措,解决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宁化县团结村将“彩礼最高不超过10万元”“红白喜事宴席不超过20桌”、办理宴席需向红白理事会提交申请等条款写进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落实落地。 

(本文由福建省三明市民政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