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44号院的电梯梦

时间:2023-08-09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陈   华   通讯员   潘   炜

“滴答,滴答……刷刷刷”,雨下得急促,不一会儿,楼前施工的机具已被雨水打湿,工人们赶紧把工地围挡又检查了一遍,才放心返回工棚避雨。

今年5月以来,北京丰台,杜家坎44号院的静谧被一阵阵紧张的施工声打破。“多少年的电梯梦,就要有指望了!”人们欣喜地期盼着。

一个大院,平均年龄86岁

杜家坎44号院,是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军休大院,院里环境清幽,分布着8栋六层住宅楼,共17个单元210户居民。但是,跟其他老旧小区一样,由于当年不属高层住宅并未安装电梯,当年退休时五六十岁仍健步如飞的军官,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平均年龄86岁,最年长的95岁,加上逐渐体弱多病,上下楼成了他们的大难题。

子女们跑到军休所里反映:“现在眼见着父亲爬楼,那真的是用四肢在爬,一手拽着栏杆、一手支撑着膝盖,一步一颤地向上爬……可自己最担心的是老人下楼,万一哪怕是一次踏空,将会是我们做儿女的终生遗憾。父母是空巢,我们年轻人有时候给父母送米面,也得歇两回才能到达顶层。”有的子女劝父母干脆搬出去住,可老人念着老战友,说啥也不愿搬。老人为了少爬楼,不得已只能尽量少出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4号院里的“能人们”根本闲不住,他们不仅下得楼来而且走出大院,甚至奔忙在祖国大江南北从事着燃烧余热、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北京榜样”和“北京军休榜样”陈荣超就是其中之一,他和老伴常年为我国希望工程奔走呼吁、捐资助学,几乎没见到他们休息过。

居住在杜家坎44号院的军休干部们,就是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老革命功臣。

供图/北京市丰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一次改造,点燃心中梦想

多年来,如何能让久居楼上的“老伙计们”毫无障碍地见见面、聚一聚,一起回顾军旅、畅谈天下成了许多人的奢望。

44号院办公楼前的小空场儿,是全院老人们休息、晒太阳、聊天的地方,尚能行动自如的老人们也把这里当成了信息交流中心。在这儿,大家也曾认真讨论过、求证过近年来国家和北京市接连出台有关涉及老旧小区改造、为住宅楼安装电梯的文件精神,每到此时大家都显得格外兴奋。

2022年,按照北京市工作部署,为老旧小区住宅楼加装电梯工作被纳入到“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作为市委书记点评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区级考评激励机制。听说市直管莲花池军休所成功为军休干部住宅楼安装了电梯,44号院军休干部们的“电梯梦”又被点燃了,要求加装电梯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对这一加装电梯难题,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丰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高度重视,反复协调,加强指导,第十三军休所所长俞飞跑前跑后,积极联系上级、社区,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支持。2022年4月18日,为44号院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会上成立了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军休所、社区负责人及军休干部组成,各单元推举1—2名业主代表,负责加装电梯的具体工作。同时,成立了加装电梯监督小组,成员由军休所工作人员及军休干部担任。

研究国家大政方针,是军休干部的强项。不等不靠,是44号院的一贯作风!经过研究政策,领导小组告知业主,加装电梯的资金主要以房屋所有权人自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市级补贴资金分为管线改移定额补助24万元/部、电梯建设安装定额补贴24万元/部,丰台区财政补助14万元/部,剩余资金由各单元的业主自筹解决。同时,明确旧楼加装电梯应当经本单元或者本幢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户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按照相关规定或计划施工。

招投标工作随即展开。领导小组分别组织各单元选派的代表对3家报价公司的工程和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并现场答疑。最终,经反反复复几次协商和竞标,确定了大家满意的施工单位。

一场接力,打消心理顾虑

政府出资改造老旧小区,大家都愿意,但真要加装电梯,并非那么容易。

为了讲清加装电梯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领导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府的各项加梯政策。即使如此,业主的意见也很难达成一致,尤其住在低层和有出售或出租意向的户主,有的口头答应了,但说到签写加装电梯意向书、加装电梯资金意向书、提供房产证的时候又反悔了。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必须做到家喻户晓,争取大家理解和支持!”为此,俞飞多次给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军休干部子女做工作、讲道理,并请他们的亲朋好友一道说服,终于做通思想工作,从坚决反对到不再对抗。

许多军休干部受到感染。7号楼的党支部书记崔立水,不顾85岁高龄爬上爬下,如同公关一样做通了该楼5个单元几乎全体业主的工作,使得7号楼施工全面展开。5号楼虽不在本次加梯范围内,但身患重病的81岁老人包立春和72岁的顿孟生,仍大力宣传政府的加梯政策,包立春还多次撰写44号院情况说明与加梯报送材料,“在这春光明媚、春夏之交,我们共同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时刻……”喜悦与期盼溢于言表。3号楼的88岁老人庞鸿儒、84岁老人李春也不顾年迈体弱、不顾冷言冷语多次上门做反对加梯业主工作……

这样的正能量不断传递着。军休干部刘学华的女儿刘成美,从美国回来探望刚刚动过手术的父亲,她主动承担起了加装电梯意向书的登记及反馈工作,“这是我深深眷恋的地方,也利用这次机会看看爸爸的老战友,目前除了不在家的两户,其他10户都签了字,希望早日开工。”

实施加装电梯过程中,除了军休所工作人员付出努力,社区的作用也功不可没。在已故军休干部的遗属和子女中开展工作,很多都需要社区去做。每遇到这种情况,军休所、社区工作人员和工程实施主体都要一起入户征求意见,再由街道办事处将加装电梯的合同审核后报区房管局审批,并发布加装电梯的确认书。目前,44号院所有17个单元中已有10个单元被确认,加装电梯的前期工作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

同时,为了改善军休干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丰台区政府承诺给社区每部加装电梯4万元的财政补贴,用于加装电梯费用。

一个期盼,只为办点实事

为积极推进杜家坎44号院加装电梯工作,丰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房管局以及长辛店街道、玉皇庄社区,还有产权单位和居民代表们不懈努力、反复沟通,前前后后仅协调会就召开了23次。

7月3日,杜家坎44号院加梯项目图纸终于审核通过,加装电梯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建设流程”阶段。今年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季,降水也较往年明显增多,记者采访期间看到,虽然整个院落处于施工期,但是井然有序。进入伏天儿和雨季,施工单位冒着潮湿闷热天气加班加点,以时间换进度,7号楼的三个井坑、地坑工作已经完结,其他楼前也划出了施工隔离区和安全通行区。

“业主们都很配合,我们在施工中也格外注意植被恢复和林木保护,所有渣石会及时清理。”施工经理小谭告诉记者。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自来水、污水、燃气、电力的管线改移基本结束,正加紧进行通信、电视管线的改造。为了确保安全,每天上、下午及晚上三次安全巡检雷打不动,白天由轮值人员、施工方负责人带领物业人员负责巡视,晚上由住在院内工作人员带领物业值班人员负责巡视。院内的军休干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起到了安全监督的作用,遇到事情也会及时反映到所里。丰台区房管局老改办加装电梯专班主任胡驰风、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主任刘国红多次抽时间来工地,着重强调施工安全。

施工中,也涌现出一些感人故事。由于施工,大型搅拌车、吊车、渣土车不时往返44号院,院内的停车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住户都将爱车在院外自寻车位停泊。一天,一辆弱电车不小心剐蹭了住户新购的车辆,司机师傅和施工方负责人赶忙主动与车主沟通赔偿事宜,车主说“工人们不容易,大热天还在为我们搞建设,没多大事,可以自行处理。”7号楼电梯所用电缆,需要穿过军休干部的储物平房,施工方需要挖地布线,由于房主不在院内居住,军休干部包立春主动联系到房主,讲明原委,并将自己的平房纳入施工备选方案。

在开展加装电梯工作中,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勇等各级领导纷纷来到现场指导,并时刻关心施工进程,对44号院加装电梯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7月26日,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卢彦带队到现场调研,对施工进度与质量表示肯定,要求切实做好这一“民心工程”。

看着如火如荼的工地,尚未通过审核单元的住户们满眼的羡慕。有人反映说:“我的父亲今年80多岁了,在这里居住了24年,因患腿疾,很少出门。像个‘老小孩’似的,没事就在窗户边上遥望外面自由活动的人们,嘴里常念叨着什么时候能下楼。我们单元为什么没有通过加梯审核?”得知装梯须达到三分之二人同意才能获得批准后,他们主动承担了各自单元的调查及说服工作,并表示:“等有了电梯,那些和我父亲一样,长年下不了楼的老人,都可以坐轮椅下楼自由活动了。”

北京市、区各级情注军休,千方百计为44号院加装电梯,想方设法解决老同志们“出行难”问题,不正是一面锦旗上“真情服务情系军休干部,助力国防彰显作用担当”的真实写照吗?!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