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老人长期卧病在床,护理难题如何破解?高龄老人居家,安全洗澡痛点怎样打通?机构老人患病,换床位困难怎样解决?近年来,面对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痛点、堵点、难点,江苏省常州市着力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紧扣民生实事任务指标,让养老服务更丰富、更有质量、更具温度。
适老屋、暖心餐 居家养老变“享老”
2022年,家住钟楼区永红街道清潭清园小区的顾大爷老两口,圆了个长期以来的心愿——通过适老化改造,实现在家里便捷安全洗澡。老两口都80多岁了,患有基础病,腿脚不利索,过去在家洗澡十分不便。
2022年起,常州市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老两口家老屋换新颜——拆除老浴缸,换上适老盆,装上淋浴扶手和折叠助浴凳,地面做了防滑处理……“经过改造,我和老伴现在住得可舒坦了。”顾大爷说。
和顾大爷一样选择了居家养老的谢梅娣老人,则因为新建的工人新村第二社区老年助餐点解决了吃饭的难题。“每天中午不到11点,社区老年助餐点的送餐人员就将午饭送上门了,两荤两素,很丰盛。”谢梅娣老人十分满意,“每天菜都不重样,每顿饭还有补贴,花不了多少钱。”
据工人新村第二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行动不便老人的吃饭问题,2018年开始,天宁区政府和兰陵街道牵头,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据统计,平均每月服务辖区80余名老人。
为解决居家养老的多种痛点难点,让养老变“享老”,截至今年,常州市已累计为1万余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同时,全市积极构建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2022年新增60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助餐点总数已达304个。市民政局与财政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老年人助餐补助政策,通过“中央厨房+配送”、社区老年食堂和机构食堂对外开放等多种模式,提升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品质,让更多老人吃上放心餐、暖心餐。
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解老人燃眉之急
每周二、周六,护理员陈桂英都会来到钟楼区五星街道蓝天花园社区居民老吴家,为他和儿子做按摩护理。老吴2018年患上脑梗,成了植物人,他儿子早年因意外瘫痪在床。从2022年7月开始,陈桂英每周按时上门为吴家父子做按摩护理,每次护理2小时。
“长期护理保险真是帮了大忙。陈师傅和每周四上门提供助浴服务的崔师傅,都是通过长期护理保险请来的。”老吴妻子说,去年,她得知市里推出长期护理保险,便第一时间给老伴和儿子报了名。“现在,政府每月补贴给老伴近1000元,护理人员每周多次上门服务。老伴的养老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像老吴这样遇到困境的老人不在少数,如何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需求?2022年,常州市民政局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常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目录(2022版)》,聚焦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服务需求,建立共性清单和个性清单,涵盖市、区两级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和服务标准,突出基础性、普惠性和兜底性基本养老服务。该养老清单中,新增了长期护理保险、健康管理服务等内容。
据统计,2022年常州市享受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达15.8万人,上门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洗头理发、助浴、送餐等。
身边、床边、家边 享受高质量老年生活
“没想到在养老机构看病这么方便!”今年86岁的吴咏楠老人入住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已经6年了。过去,她最害怕的就是跑医院看病。入住医养融合型的老年公寓后,老人的看病难问题迎刃而解。
老人入住的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在设计建设中将四星级酒店标准和适老化服务标准充分结合,同时与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配备门诊中心和康复医疗病区。每当遇到小毛病,吴咏楠老人便到一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如果病情严重需要住院,就到三楼办理住院手续。
今年以来,钟楼区还推行医养融合床位转换,养老机构老人住院不再需要从养老床位搬到医疗床位,轻松实现“床边”治疗。“少了换床位的折腾,我康复起来也快了,躺在病床上几天身体就好了。”吴咏楠说。
去年起,幸福天年老年公寓承接运营荷花池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给生活在辖区的老年人带来极大便利。家住附近的薛阿姨就经常参加老年公寓组织的社区活动,猜谜语、包粽子、做手工等十分丰富。此外,当她生病时,还可以来这里看病拿药,进行中医理疗。
近年来,常州市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在业养老机构117家,机构床位2.5万余张,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72%。
此外,常州市还加快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2022年全市新建改造了10家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总数达32家,发挥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