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俊
5月12日,国务院印发《体球网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批复》,上海等21个省市纳入试点范围,6月1日起实施。双方均非上海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只要一方持有上海居住证,就可凭一方的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上海任意一个区级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作为试点城市,上海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精心准备、优化服务、周密实施,积极推动婚姻登记服务提质增效,持续创新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努力把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实、办好。
直面需求,提升信息化水平
长期以来,按照婚姻管理制度的要求,上海婚姻登记服务只面向1400万本市户籍人口中的适婚人员。市民政局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长期在沪工作、生活、学习的群众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不仅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也存在很多不便,群众对“跨省通办”的需求十分强烈。
如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近年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为解决不少老问题提供了新方案。
实现“跨省通办”,最关键的是证照数据信息准确。市民政局完成了1950年以来共计531万余条婚姻登记历史档案数据分析,补录182万余条数据;完善与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并与市大数据中心、公安、法院、残联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确保信息核验准确。
同时,市民政局指导各区婚登机关配置智能婚登一体机、自助照相机、高拍仪、签字屏等,上线新版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集图像采集、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并接入了全市“一网通办”平台,让婚姻登记手续更“简”、办证效率更“快”、办事体验更“佳”。
市民政局重点关注居住证核验,升级改造婚姻登记业务预约系统和登记系统,并与市大数据中心、市公安局人口办建立了居住证电子证照调用机制,为“跨省通办”精准服务打好基础。
接力推进,提升服务水平
效率的提升,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2022年9月,上海开始在9个区开展“全市通办”试点,12月在全市16个区全面实施,仅用时3个月。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蒋蕊在今年4月做客上海电台“民生访谈”直播节目时谈道,“全市通办”是第一步,“跨省通办”是持续深化、接力推进的第二步,让婚姻登记这项基本公共服务能逐步向常住人口覆盖,让持有居住证的群众能享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的便利。
市民政局将“跨省通办”作为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的重要契机。国务院批复后,市民政局第一时间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制订相关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纳入市局对区局重点考核内容,纳入婚姻文明行业创建评价责任,各区也成立专班,落实好主体责任。同时,修订办事指南,统一规范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等,制作便民服务问答,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简洁的语言将开始时间、携带材料、注意事项等一次讲清讲明,并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点等进行梳理。
今年元旦、“五一”“2·14”“5·20”结婚登记高峰日,上海开展岗位练兵,做到了婚姻登记“零投诉”“零差错”,实现了婚姻登记合格率100%,还建立定期案例交流学习制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等总结共性,提升能力。“跨省通办”首日“大考”前,市民政局开展模拟登记演练,邀请前期咨询过“跨省通办”相关业务,持居住证且有登记结婚意愿的准新人作为“体验官”模拟登记,在新的预约系统和登记系统上进行操作演练。同时,召开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信息系统操作专题培训会,为全市所有婚姻登记人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业务培训,解读政策、交流学习、演示系统、答疑解惑。
持续创新,打造优质窗口
6月1日,准备已久的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终于拉开帷幕。截至6月1日21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首日,上海16个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迎来了133对跨省办理婚姻登记,占到这一天全国21个试点地区跨省办理婚姻登记881对的15.1%。
这一天,上海16个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叫响“证照准、查得到、就能办”的口号,坚持依法办理,该有的程序一步不能缺、该提交的材料一件不能少、该核查的信息一条不能漏;坚持系统核查验证,确保信息查得到、查得准、可核验;坚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落实“首问负责制”。各区还发挥“首日效应”,广泛宣传婚姻登记工作、婚俗改革成果、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
浦东新区开展主题颁证活动,让新人们通过共同制作黏土纪念相框,在浪漫的氛围中感受默契以及创造的乐趣。
奉贤区在服务大厅特设本地非遗“南桥撕纸”婚俗文化体验环节,展示非遗婚俗文创,邀请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志愿者等,为新人开展“南桥撕纸”等非遗公益活动,让婚姻登记服务和民俗文化充分融合。
嘉定区在婚姻登记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登记服务第一线。
黄浦区开设婚姻家庭辅导学堂和线上讲堂,把婚前教育、婚姻咨询、情感辅导、心理疏导教育延伸到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背后,是民政人的辛勤付出和爱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