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走进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向阳而生 与爱同行

时间:2023-05-26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安 娜

据统计,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500多万人,在这个特殊困难群体中,精神残疾人尤为特殊。地处昌平区沙河镇的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科研教学、社会保障于一体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收养的对象是特困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近日,该院举办首届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特殊的治疗方式——

在玩乐中“治病”

时而高亢铿锵,时而婉约轻柔……在康复中心的舞蹈室里,几名休养员正在进行非洲鼓训练。在护士的耐心指导下,休养员们已经可以完整准确地演奏出很多乐曲。

据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何睿介绍,福利院目前建立了以“住院部、休养区、康复中心”为框架的一体化精神诊疗康复模式。“在做好常规诊疗和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由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组成的医疗团队,通过音乐、书画、阅读、手工、农艺等形式,开展以心理治疗、娱乐治疗等为主要特色的精神康复治疗。”

在康复中心的展示台上,摆放着由休养员们参加康复治疗后制作的作品,衍纸、串珠、彩陶、绘画、剪纸……五颜六色、生动有趣。手工教室里,有的休养员用彩纸制作花束,剪切、折叠、拼接,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有的休养员比照着画册进行素描,没一会儿工夫就把一幅画的雏形勾画出来……大家专心致志、互不干扰,屋内非常安静。“心理疗法和娱乐疗法,不仅能让休养员感受生活的乐趣,而且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精神和行为,对精神疾病康复起着显著的作用。”何睿说。

■特殊的护士团队——

以男护士为主

“丁零零、丁零零……”在休养区内,一名休养员突然情绪失控,不停地大呼小叫。警报铃声响起后,几名护士合力将他稳定在床上,进行心理安抚以及用药处理后,休养员终于慢慢地冷静下来。

今年37岁的护士蔡鹏,在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有10年。上面这样的场景,是他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细心照护、应对危险和承受委屈,是这里所有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除了为休养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他和同事们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休养员可能突然出现暴力行为,导致危害自身、伤害他人。每当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控制,这也是我们院里男护士更多一些的原因。”蔡鹏告诉记者,虽然这份工作很辛苦,但大家总能感受到服务对象的温暖。

“对于休养员来说,我们是他们的‘心灵治疗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家人。面对一次次危险,我们有过困惑也有过委屈,但我们深知身上的责任。在我们心里,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有爱心的事业。”蔡鹏说。

■特殊的科研平台——

精神疾病诊疗大师工作室

在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有一间精神疾病诊疗大师工作室,这里汇集了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的优秀业务骨干。

“工作室于2022年成立,主要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在把老一辈工作者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传承下去的同时,为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为大家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提供方便。二是搭建科学研究平台。针对普通精神疾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不同特点,我们将分别制定治疗、护理的规范流程。目前,正开展跌倒、噎食的处置流程优化,以及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和除颤仪使用的流程优化。”工作室负责人邓朔介绍,“工作室的科研项目都是为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设,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针对精神疾病进行治疗,还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从医疗护理到生活照护,从接运流转到康复转归,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内处处体现着细心和温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模式,突出兜底保障公益职能,着力推动服务扩面提质增效,努力建设成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何睿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