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责任担当,推动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本报介绍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4省区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榕江县相关经验,以供借鉴参考。
黑龙江省
强基筑底 扩围增效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对照民政部各项工作安排,坚决扛起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资源整合夯实“底座”,铸牢社会救助共同体
一是高站位推动。将兜底保障、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等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工作要点,纳入省委指标考核,强化民政部门统筹牵头责任。二是大民政统筹。以民政品牌创建为牵引,打造“民政牵挂”系列服务品牌,实施“五统五兜”工程,统筹保障困难家庭教育、残疾人康复、困境儿童保障、困难老人养老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基本生活。三是多部门协同。牵头30家中省直单位打造“大救助”工作格局,参与卫健、人社、乡村振兴、住建、医保等部门专项救助政策制定,推动各类救助政策、资金、力量向民政服务保障对象倾斜。2022年,全省教育救助345.4万人次、医疗救助419.2万人次、住房救助40万户、就业救助10万人。
大胆实践扩围增效,延展社会救助覆盖面
一是创制政策主动“扩”。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重点优抚对象等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实行最长1年的低保“渐退期”,低保不计入家庭收入项目拓展到8大类25项;全面推进临时救助“全省通办”,明确救助范围、标准、异地协查方式、责任划分等,高效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二是共享数据主动“找”。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融入黑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一盘棋”,汇聚220余万低收入人口数据信息,印发《民政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若干规定》,与18家省直部门、20家银行实现35类数据共享比对。2022年全省比对信息241.3万条,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中有26.8万人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形成监测、预警、帮扶工作闭环。三是引导社会主动“帮”。依托省慈善总会设立“救急难”基金,2022年带动慈善捐赠1.5亿元;实施福彩进社区暨“幸福家园·善行龙江”村社基金建设项目,推动“慈善+福彩+社工+救助”共同赋能村社;举办“千村千品帮万农”系列活动,引领省内200余家社会组织携会员企业帮助销售农副产品1117个品种,受益农民近万人。
创新服务规范管理,提高社会救助满意度
一是强化服务能力。与财政部门联合制发文件,明确可以提取不超过2%比例的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持政府购买服务,2022年全省使用资金近1亿元,购买455家社会组织、2000多名专业人员参与社会救助服务;通过企业微信民政版,支持1.2万名社会救助基层经办人员开展入户调查、代办、帮办等便捷服务。二是打造典型引领。打造同江市“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有效衔接”典型,依托线上平台链接困难群众需求和慈善资源供给,线下提供多元救助服务;打造五大连池市“党建+社会救助”典型,促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打造哈尔滨市“信易助”典型,试点社会救助申请环节实行“告知承诺制”。三是完善运行机制。巩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专项治理成果,健全完善15项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台账式”管理近亲属备案低保家庭6308户;强化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监管,明确市县乡三级责任,确保接得住、管得好;严格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全部纳入省政府惠民惠农“一卡通”平台发放,实现阳光规范运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
倾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融入乡村振兴大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现有农村人口2295万人,其中老年人约380万人;全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600多万人,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问题叠加,老年人兜底和服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2022年以来,广西把农村养老为老服务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坚持兜底线、补短板、提质量、促发展,努力让广大农村老年人幸福颐养、健康长寿。
聚焦中心大局,抓好谋划推动
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就加强农村养老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把农村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养老为老设施建设等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乡村振兴工作清单,把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出台《广西养老服务条例》,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
聚焦重点任务,优化服务供给
一是聚焦设施建设优服务。针对农村养老设施欠账多的实际,2022、2023年将养老领域48%以上的资金直接下达县级,共筹措5.2亿元建设县、乡镇、村(屯)养老设施,安排5000多万元为2.3万户农村困难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结合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完成376家敬老院改造。目前,全区111个县都建有特困供养机构,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86个、覆盖率达到34%。二是聚焦机制创新优服务。创新运营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全区一半以上农村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推动照料供养质量提升和专业养老服务延伸拓展。推动建立“村委会+村医+社工”关爱巡访机制,将农村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保障人群,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困难救助等服务120万余人次。依托“金民工程”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化管理,全区农村定期探访制度建有率达到100%。三是聚焦产业发展优服务。发挥广西独特的乡村生态资源和长寿资源优势,支持引导长寿产业发展,出台《广西旅居养老服务规范》,盘活养老机构空置床位,推动养老与旅游、农业、食品等产业融合,让更多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孝老敬亲。
聚焦重点对象,强化兜底保障
一是强化脱贫老年对象兜底保障。针对脱贫人口中60周岁老年人的困难家庭财产状况,整户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救助,不符合条件的依规将老年人按“单人保”纳入。截至2022年底,广西634万脱贫人口和52.1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纳入救助保障的老年人分别达到41万人、8万人。二是强化特困老年人救助关爱。推行“物质+服务”“慈善+救助”“党建+救助”三项行动,创新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走访探视工作机制。截至2022年底,全区对18万人次特困老人实施基本生活救助和关爱服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4400多万元。三是强化失业困难家庭救助帮扶。对因老年人患重病、有重度残疾等遇困家庭,依规适当扣减其家庭成员务工成本纳入救助,解除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就业增收。
贵州省榕江县
健全“四个机制” 惠民生暖民心
贵州省榕江县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全县围绕健全“四个机制”,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健全监测预警机制,用心察民情
一是线上筛查。依托贵州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时筛查预警重病、重残、重灾、失业等9类易返贫致贫风险人群,做到快速核查、依规救助。2022年以来共预警418条,核查纳入民政救助63户。二是线下摸排。驻村干部会同村组每月开展摸排,全面掌握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三是协助申请。完善主动发现“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急难情形“即发现、即报告”,村干部协助遇困群众提出救助申请。2022年以来共协助遇困群众提出各类救助申请2158户7989人次。
健全部门联动机制,用情纾民困
一是强化对象衔接。建立农村低保对象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三同步”识别机制,依托乡村工作力量,同步开展入户核查、乡镇审核、县级(民政局、乡村振兴局)确认,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全县共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927户3271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围。二是推动综合救助。按月将低保、特困、孤儿等数据推送至教育、住房、人社、医保等部门,推动落实专项社会救助。三是坚持定期核查。坚持“按月清理、季度微调、年度核查”,按月开展民政内部对象数据比对,严防“重复保”;每季度开展公安、卫健、财政、司法等部门数据比对,严防“错保”;每年第一季度集中县乡村工作力量开展低保年度核查,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健全关爱帮扶机制,用爱暖民心
一是深化“救急难”机制。采取“取消户籍限制”“先行救助”“个案会商”等方式,加大急难社会救助力度。2022年以来共实施急难救助26例,实施综合救助1457户5967人。二是开展定期走访探视。扎实开展“人在外爱回家·人在家爱常在”专项行动,建立特殊群体“一对一”“二包一”健康管理台账,因人施策开展帮扶。2022年以来共访视特殊群体5267人次、救助帮扶1046人次。三是引导慈善公益关爱。“贵州聚才公益基金会”等4家全省性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榕江县。全县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358家。开展“慈德圆梦助学”“善行贵州益童乐园”等项目,帮助497名困境未成年人购买“诶拉计划”医疗保险,资助在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1万元。
健全协商共治机制,用力解民忧
一是健全治理体系机制。深入开展“榕易谈”“院坝协商”,引导各村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二是加强移风易俗治理。深入开展“村村崇德向善·人人善行点赞”系列主题文明实践“善治”活动,全面整治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实现“四控四减”,有效消除随礼返贫风险。三是深化民政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对象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敬老院和卫生院“两院合一”、引进市场主体参与移民社区服务等改革,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安徽省
夯实兜底保障基础 扎实推进“衔接并轨”工作
近年来,安徽省民政厅坚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特别是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安徽各级民政部门从地处中部地区、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任务艰巨等实际出发,着力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坚决扛起“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政治责任。
优化政策供给,夯实“衔接并轨”的制度基础
一是高位推动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纳入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工作要点,纳入省政府督查激励、绩效目标考核和民政重点工作评估。二是整合基层力量。省民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等12个部门制定《体球网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重点工作的若干措施》,推进乡镇(街道)整合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力量协同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形成“一套表、一张网、整件事”闭环式工作机制。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建立与乡村振兴部门常态化会商工作机制,做到周安排、月调度、季会商、年考核,通过开展省、市抽查,县(市、区)互查,乡镇(街道)、村(社区)巡查等方式,充分发挥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基层力量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信息共享,为推进“衔接并轨”提供有力支撑
省级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安徽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乡村振兴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实现与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11个单位和2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常态化数据比对。各市民政部门积极升级优化社会救助业务系统,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聚部门信息。目前,各级民政部门与乡村振兴部门已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帮扶互补,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经民政部门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进行经济核对后,才按相关程序进行认定;同时,民政部门也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走访巡访等工作范围,加强政策兜底帮扶的脱贫人口和通过正常帮扶有能力稳定脱贫人口分类管理,做到动态监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2022年,全省预警监测107210人,纳入保障1687人。
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兜底保障水平
一是优化救助程序。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满足不同困难群众申请需求;简化申办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办理时限一般在20个工作日内,急难临时救助即发现即救助。二是完善主动发现。充分整合利用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救助协理员等基层力量,完善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服务”为依托的主动发现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目前全省共配备17400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建成村(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点)13540个,实现综合施策、及时救助。三是引导慈善力量参与。依托慈善组织设立社会救助专项基金,全省村(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4096个,为重病、重残、重大变故等困难家庭和个人提供救助帮扶,发挥救助综合效益。
江西省
兜底线 强治理 促融入 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留得住、融得进”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万户13.47万人,建设集中安置点886个。近年来,江西省坚持“兜底线、强治理、促融入”,全面提升安置社区治理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健全“三保”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在进城入园大型安置点新设居民委员会,将集镇安置点纳入当地居委会管理,将村级安置点纳入当地村委会管理,优化社区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群众搬到哪,服务跟到哪”。二是强化兜底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将包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在内的365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整乡整村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强化就业保障。大力实施安置点就业帮扶专项行动,通过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帮扶车间安排一批、项目建设吸纳一批、公益岗位兜底一批、就业培训提升一批等举措,同时依托社区、社会组织、“一老一小”等资源广泛开辟就业岗位,帮助2.92万人发展产业、6.53万人稳岗就业,就业率达到87.7%,基本实现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
实行“三员”共治,强化社区治理
一是“点长”牵头管。全省58个有搬迁安置点的县设“总点长”,由县领导担任。886个安置点按规模大小,由县、乡两级领导担任“点长”,逐点制定方案,因点施策帮扶,加强社区治理。二是“专职管理员”驻点管。在200人以上安置点所属村(社区),增配1—2名专职管理人员,统一纳入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成为纾解民困、化解矛盾的重要力量。三是“物业人员”协助管。进城入园安置点全部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聘请第三方物业公司,协助做好安置点服务管理工作。乡镇和中心村安置点结合实际设置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
推行“三心”服务,力促社会融入
一是温馨服务暖民心。全力推进村(社区)“365天服务不打烊”,在171个较大规模安置点建立“一站式”服务代办窗口,其他安置点建立迁入地和迁出地对接机制,充分利用“赣服通”等信息平台,变“群众两头跑”为“干部帮代办”。聚焦“一老一小”,完善安置点童伴之家、居家养老、孝老食堂等服务场所建设。二是丰富活动聚民心。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作用,重点挖掘社区“活力老人”等银发人力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2022年以来,组织各类活动2400多次,参与的搬迁群众超7万余人次,有效融洽了搬迁群众邻里关系。三是文明新风顺民心。积极推进村级议事协商,落实“四议两公开”,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引导群众有序参与乡村事务。指导安置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巩固兜底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政系统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以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为牵引,把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作为有力抓手,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四个不摘”,始终把牢有效衔接“方向盘”。围绕“过渡期”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将“巩固兜底保障成果”纳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得到党委政府关心重视。将社会救助等民政工作内容纳入对县市、乡镇目标绩效考核。利用各种会议、培训,通过讲清形势、讲透政策、讲明要求,压紧压实各级民政部门工作责任。州级财政配足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购买服务经费,连续两年向县级下拨经费524万元。
二是完善兜底机制,做到“三个格外”,不断织密兜底保障“安全网”。健全完善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对象识别认定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政策,推动救助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救助政策向低收入人口拓展、单项救助向综合救助转型。健全完善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分档补差”保障机制,将农村低保档次由4档细化为6档,综合评估和确定保障家庭补助档次。2022年共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临时价格补贴8764万元、惠及252万人(次),有效缓解疫情灾情等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影响。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加快“政策衔接”,提高低收入人口监测“时度效”。开展低收入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标准确定、程序衔接、信息共享,做好“进、退、调”动态管理工作。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对年人均收入低于8640元的家庭开展走访排查和监测预警,全面覆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年累计走访摸排低收入人口11.6万人次,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68.7万人。
四是实施数字赋能,打通“最后一米”,着力增强民政服务“可及性”。依托“天府救助通”智慧救助平台、“一卡通”发放平台和“省内通办”改革,打造社会救助线上线下服务场景、再造经办服务流程、重造监管闭环,实现困难群众在居住地、急难发生地在线申请救助,实现救助资金“一卡直发”。加强区域合作,开展与云南省交界县救助对象跨区域专项核对。
五是创新帮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探索有效衔接“新路径”。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社会组织彝区行活动、集中安置社区“彝路相伴”计划、地名文化创作等,以“五社联动”助力乡村“五个振兴”。持续加大脱贫地区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2022年新(改、扩)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11个;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建成4个样板站点;将1万余名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儿童按规定转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制度化保障。开展高价彩礼治理深化移风易俗,减轻农村群众婚丧嫁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