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水无言 记忆永存——追记“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舒刚海

时间:2023-05-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黄瑶

悠悠?水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民政好干部,挺膺担当,18年如一日守护特困供养人员,只为他们晚年生活有保障、有温暖、有笑声。

巍巍明山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民政好干部,花甲之年不言退,仍心系老人的冷暖安危,自己却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定格在了67岁。

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罗旧镇敬老院,19名在院老人更不会忘记,他们的好院长、好兄弟舒刚海,再也不能陪着他们说笑、劳动了……

“没人接?要不我来吧”

2004年,罗旧镇敬老院建院成立,急需一名能干事、干实事的负责人。但因敬老院位置偏僻、工作繁重,没人愿意接这个担子。

“没人接?要不我来吧。”年近半百的舒刚海时任罗旧镇民政助理员,扶老济困的使命始终装在他的心中。

面对舒刚海的主动请缨,镇领导既欣喜,又有不忍。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舒刚海,做事踏实勤恳,把敬老院交给他一百个放心。但他年纪偏大,敬老院的一大摊子事很是熬人。“他说希望自己能为老人做点事,当时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所以最终决定让他兼任院长。”时任罗旧镇党委书记的李贵元回忆说。

刚就任罗旧镇敬老院院长,舒刚海就遇到了两大难题——事没人做、钱不够花。为了保证敬老院的正常运转,他让妻子唐新青来帮忙,两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一起守护着院里的老人。

为改善院民生活,舒刚海带领有劳动能力的院民一起开荒种田、建果园、搞养殖,不仅吃菜吃肉不发愁,还开辟了“以副养院”的新路子。他用结余的钱为敬老院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等,老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2014年,罗旧镇敬老院迁址扩建。青砖白漆的二层小楼、宽敞平坦的硬化路面、美观整洁的院舍,凝结了舒刚海的心血、热情和执着。2016年,因放心不下敬老院的老人们,本该退休的舒刚海决定继续坚守,专职担起了院长的责任。

“为老人做点事是他的责任,他很开心,也确实喜欢这份工作。”唐新青说。

“18年来,他从未在家过一个春节”

从担任院长的那天起,舒刚海就与老人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好敬老院、照顾好老人上。哪怕逢年过节,他也顾不上回家吃个团圆饭。

每逢过年,母亲都会问他回来吃饭不?舒刚海为了不让母亲失望,每次都说:“妈,我会回来的,等我把那边的事情忙完了就回来。”母亲总是盼了又盼、等了又等,好不容易等到他匆匆赶回家,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舒刚海便又急火火地回到院里。

罗旧镇敬老院收住的都是特困供养人员,他们中大多数人存在听力、视力和肢体等方面的残疾,照顾他们的生活费心费力。特别是当有老人生病时,敬老院更是一刻都离不开人。有一次,一位老人不小心摔伤了脚,血流不止。舒刚海得知后,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赶,楼上楼下跑了好几次;有位轻微智障的老人外出走失后,他骑着摩托车寻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老人;有位老人鼻血流个不停,在外开会的舒刚海不顾雪天路滑,赶紧回到院里查看情况……将老人紧急送医,陪护在老人病床前,帮老人换洗衣服、端屎倒尿、喂饭送药,这些烦琐的日常工作是舒刚海的职责,不管多苦多累,他都无怨无悔。

“18年来,他从未在家过一个春节。院里事情多,家人知道他真的脱不开身,也都理解、支持他。”唐新青轻叹了口气,言语中流露出遗憾。

那是2015年的一天,舒刚海的弟弟突然打电话说母亲得了急症,当时他正在照顾生病住院的唐召银、张应炳两位老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接到了母亲去世的噩耗。错愕、悔恨、伤心,复杂的情感一股脑涌上他的心头。“妈,我对不起您,没好好照顾您一天啊。”那是结婚40年来,唐新青第一次见舒刚海哽咽流泪。

“再干一年,一年之后我肯定来陪你”

在罗旧镇敬老院院长办公室里,陈设还是一幅旧模样:除了一张简陋的单人床,最显眼的莫过于几摞摆放整齐的档案文件、全天候开启的视频监控画面,以及一直工作的紧急呼叫灯……这一切,似乎还在诉说着舒刚海对老人们的无限牵挂。

2022年9月21日,舒刚海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那天,舒刚海从集市买回来4头猪崽,午饭过后,他突然感到单侧身子变得麻木、不听使唤,同事们赶紧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但病情发展迅速,舒刚海很快陷入昏迷。

临终前半个小时,他突然醒过来,尽管说不出话,却坚持用手指颤颤巍巍地比画着什么。“我太了解他,他肯定是放心不下敬老院里的老人。”唐新青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里噙满了泪水。

2021年,舒刚海高血压病情加重,唐新青劝他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他说:“我再干一年,一年之后我肯定来陪你。”

在罗旧镇敬老院副院长唐翠华看来,舒刚海可能早已感到力不从心,一直在物色、培养接班人。2020年年底,他找到了唐翠华,希望把敬老院院长的“接力棒”交到她的手上。

“舒院长几次给我打电话游说,他看中我为人实在、做事踏实,如果让其他人当院长,他觉得不太放心。”2021年,唐翠华来到敬老院上班,舒刚海一边亲力亲为地照顾老人,一边耐心地带着唐翠华熟悉敬老院的大事小情。如今,她已是院民的主心骨。

?水呜咽,见证一场特殊的送别

2022年9月23日,罗旧镇敬老院背靠的笔架山上,疾风掠过、松涛阵阵;?水无言,却又如泣如诉。

罗旧镇敬老院内异常沉静,悲怆之情弥漫开来。一阵哀乐声从远处缓缓响起,老人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好兄弟啊,我们离不开你啊。”

一场特殊的送别在这里上演。

当时,敬老院因疫情影响采取封闭管理措施,任何人都不能跨出院门半步。心心念念想送舒院长最后一程的老人们,无不感到惋惜、难过,只好打开门窗,或者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循声远望、寄托哀思。

“灵车过来了!”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所有人都奔向敬老院大门口,向门外翘首期盼着。哀乐声越来越大,灵车也越来越近,老人们早已泣不成声。灵车驶过敬老院的门口,并缓缓地远去,老人们又爬到二楼阳台目送亲爱的舒院长,只为能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

“他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今年69岁的陈金龙从建院起就跟着舒刚海,一提起院长,他就老泪纵横。他常梦见院长跟大伙一起吃饭、聊天。“每次梦醒,我都在心底默默地对院长说,你好好休息吧,新院长对我们挺负责,你放心吧,别挂念我们了。”

舒刚海的墓,就在生他养他的青鹤溪村。2023年清明节,女儿舒榕来到墓前祭奠,手里拿着父亲获得“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表彰的材料,眼泪再也止不住了。“爸爸,您看一下,这是党和国家给您的荣誉,大家没有忘记您的好,您应该会欣慰吧……”

“愿为国人苦,甘为孺子牛。”罗旧镇敬老院院长办公室墙上的十个大字,是舒刚海默默守护、勤恳工作、无私奉献的生动注脚,他用满腔的热情日复一日地做着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留下了一曲无言的赞歌。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