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 正文

为民心托底 为逐梦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政事业发展再续新篇

时间:2019-04-0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新华社
【字体:    打印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为民心托底为逐梦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政事业发展再续新篇

新华社记者罗争光、王鹏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民政事业直接关系到每一位百姓,是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体球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民政工作高度重视,体球网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更加坚实的兜底保障

“这个月领到了225元低保金,比上个月涨了30元哩!”2019年2月,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朱家胡同村村民杨风霞刚收到低保金发放的手机短信通知,就高兴地发现了这个小变化。

这笔低保金是杨风霞为瘫痪的老伴申领到的。早在2013年,杨风霞就曾到有关部门咨询过,但因为家庭条件不符合申领条件,一直没有被纳入低保范畴。

如今,得益于临邑县开展的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杨风霞家在申领低保之外,原先每月80元的残疾补贴也变成每月160元的“两残补贴”。

以低保为代表的社会救助政策,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兜底保障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事业保基本、兜底线制度不断健全,不断为各类困难群众提升生活保障水平。

201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2013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8400多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9.2%、14.7%,目前每年有近5000万困难群众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1000多万人次得到临时性生活救助。

将兜底保障与不同困难群体相结合,社会救助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

——持续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相衔接,将1813万建档立卡人员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力服务了脱贫攻坚大局。

——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每年惠及1000余万困难残疾人和1100余万重度残疾人。

——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帮助78万多名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受委托监护责任人,为18万多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落户,让1.8万多名失学辍学的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继续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惠及32.2万名孤儿。拓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累计为12.2万名残疾孤儿免费开展手术矫治和康复。

——出台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救助服务对象1767万人次。

——推动制定实施慈善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5570个,给予公开募捐资格1507个,净资产总计1400亿元。网络慈善蓬勃发展,2018年累计获得84.6亿人次的点击、关注和参与。2013年至2018年福利彩票累计销售12320.32亿元,累计筹集公益金3516.56亿元,支持了民生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更加丰富的民生福祉

“日常看病不用往外跑,养老社区里就有医院,非常方便!”江苏常州的居民马女士对当地养老社区的服务赞不绝口。

据了解,常州全面打通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的体制机制壁垒,吸引各地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和管理,探索出了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民政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编制实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16.3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民办养老机构的比重达48%,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部城镇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得到了更加切实的保障。

民生福祉的拓展,还远不只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不仅各方面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对受灾群众的安置水平也不断提高。

面对四川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江苏盐城龙卷风、四川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民政系统高效有序应对。2017年,大幅提高因重特大自然灾害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过渡期生活救助和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的中央补助标准,年均下拨中央救灾资金90亿元,紧急转移安置740万人(次),救助受灾群众5570万人(次)。

此外,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每年约有50多万士兵退役,总体上都得到妥善安置。连年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推动设立烈士纪念日,完善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机制……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英雄荣耀和待遇,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更贴基层的社会治理

今年3月,上海市虹口区在全区探索“条线部门围着社区转”,提升基层自治共治的能力和活力。通过搭建“街道-居委会-楼组”三级议事协商平台,健全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共同参加的物业联席会议,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最具活力的细胞。以上海虹口的探索为代表,近年来,各地积极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把更多资源和力量下沉到社区,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8.2%,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3.7%,社区对居民群众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背后,离不开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组织管理力度的加大。民政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村(居)委会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城乡社区协商,“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成为普遍共识,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更加充满活力。把党建作为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重要抓手,基本实现全国性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民政事业的改革步伐蹄疾步稳。

各地全面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倡导节地绿色生态安葬,整治违建墓地,加大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互联网+殡葬服务”,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强行政区划管理提供了基本法规制度遵循。开展了177件县级以上区划调整事项,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行动,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和遗产保护,规范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建立一支120万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其中有44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持。

《志愿服务条例》出台,志愿服务不断走向制度化。1亿多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改革发展永不停步,民政事业大有可为。在以体球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民政工作者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呵护着这项温暖人心的事业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