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经验做法

时间: 2019-03-12 19:03   来源:黑龙江省民政厅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前两年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的探索和积累前提下,黑龙江省民政厅着眼三年,立足长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体球网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的同时,从六个方面工作入手,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抓实落靠,既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同时牵引带动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集中打响“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力求制度上的突破。2018年-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脱贫压力大、硬性任务重,兜底保障既要应保尽保、又要科学精准。为贯彻落实民政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全面履行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责使命,依据《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体球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对民政工作的要求,制定了《黑龙江省民政厅体球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黑民规〔2018〕12号),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民政部门职责,统筹谋划部署、创新思路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省民政系统脱贫攻坚任务全面高效完成。我厅牵头与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制定了《体球网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黑民规〔2018〕14号),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造血输血协同,发挥两种方式的综合脱贫效应,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为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了低保对象的认定方法,在制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突破。如对于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依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可以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从按户施保到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结合,从而把脱贫的底兜得更加全面,更加牢固。

二、进一步加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好低保制度的兜底作用。印发了《体球网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通知》(黑政办规〔2018〕36号)。《通知》强调要对于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各地要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三保障”,共享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带来的实惠。《通知》明确建立“低保渐退”制度,对于贫困户通过帮扶收入水平已经超过农村低保标准,但仍属于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继续给予过渡性低保保障,帮助家庭稳定脱贫,过渡性保障期一般以一年为准。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通知》对家庭土地的收入、劳动能力的鉴定等进行了相应规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都能够纳入到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通过省低保信息系统数据和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比对,截止2018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农村低保对象24.8万人,占40.5 %。

三、建立规范化管理瞄准机制,全力推进“六精准”活动。我省强化“兜底务必精准,精准科学兜底”的理念,以规范化管理为牵引,以“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为目标,结合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在全省实施了低保规范管理“六精准”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六精准”即:精准认定、精准衔接、精准退出、精准发放、精准管理、精准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依法依规,提升城乡低保管理服务水平,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作用。通过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和低保规范管理“六精准”活动,农村低保保障比例由年初的5.7%下降到年末的4.9%,在民政部和厅本级登记的全省社会救助类信访事项比去年分别下降了28%和25.8%。

四、发挥社会救助综合效能,多维度兜牢困难群众生活网底。兜牢救助底线,不是农村低保单项救助制度的运用,而是多项社会救助制度的协同,在综合体系框架内,多维度解决困难群众多方面的生活困难。我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困救助供养政策,及时将农村建档立卡人员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截止2018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特困供养人员2万人,占3.3%。下发了《体球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黑民函〔2018〕55号),细化了救助标准,完善了审批程序,及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

五、集聚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编织多位一体共扶同帮集群网。民政部门在发动社会力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兜底作用在民政,编织社会力量网络集群更是民政部门的责任。省民政厅下发了《体球网全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通知》和《体球网进一步动员全省各社会组织踊跃参与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倡议书》,开展了“社会组织帮百村进百户”扶贫攻坚活动。召开了省本级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接会, 12家全省性社会组织与18个深度贫困村完成了对接,带动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贫困人群走上致富道路。截止2018年底,全省有449家社会组织参与了脱贫攻坚工作,直接投入达1.1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34.29万余人,其中58家社会组织参与深度扶贫,资金支持数量5957.05万余元,受益34496人。黑龙江省女创业者协会致力产业扶贫,坚持“扶贫必扶智,扶智必赋能”的扶贫理念,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与海伦市(深度贫困县)49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9个)26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扶贫一亩田及小菜园粘玉米种植协议”,并建立了精准扶贫培训基地、产业扶贫种植基地、产业扶贫实训基地,通过实地培训与现场指导,实现扶智赋能,助力脱贫。下发了《体球网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黑民规〔2018〕2号),加强贫困地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工服务平台和社工服务站(室),设置专职社工岗位,为农村留守人员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留守儿童社工服务项目,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部省合作、特困老年人社工服务试点项目,提升社工服务机构、社工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的能力和水平。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社工人才支持计划,为4个贫困县派驻20名专业社工,开展专业服务。派驻两批10家社工服务机构进驻贫困地区,扶持当地10家社工服务机构发展。

六、突出特殊群体,加强儿童保护和困难残疾人生活保障。困境儿童和困难残疾人是脱贫攻坚的特殊群体,需要给予特殊的帮扶措施,才能取得稳定的帮扶成果。为此,我省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建设以及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纳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重要改革事项部署进行部署和跟踪督办。下发了《体球网进一步做好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础性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黑民发〔2018〕17号),进一步加强了儿童福利机构、未保机构建设,明确了职能定位。设立了儿童督导员和儿保专干,进一步健全了儿童工作队伍。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足额安排两项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截止到2018年底,全省残疾人两项补贴共发放对象54万人,资金7.1亿元。(根据黑龙江省民政厅信息整理)